羅沛龍
摘 要:通過對汽缸套結構特點的介紹,提高修理工對汽缸套的認識,詳細闡述了干式缸套和濕式缸套安裝技術要點,為提高發(fā)動機修理質量提供了新方法。
關鍵詞:柴油機;汽缸套;安裝
中圖分類號:S218.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07.059
汽缸套的正確安裝是提高發(fā)動機修理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缸套安裝不合適,缸套修理質量再高,往往也會造成其早期磨損、拉缸、排氣冒煙、漏水、損壞缸墊等現(xiàn)象,甚至會造成壓斷缸套、壓裂缸套安裝孔支承凸緣等事故性損壞。為了提高修理質量,延長汽缸套的使用壽命,我們必須正確認識汽缸套,安裝缸套時必須科學、規(guī)范。
1 認識汽缸套
汽缸套的作用是延長汽缸體的使用壽命,并降低柴油機的修理成本。汽缸套為一圓筒形,一般選用強度較高的耐磨材料,如珠光體灰鑄鐵、合金鑄鐵、高磷鑄鐵及含硼鑄鐵等。汽缸套有干式缸套和濕式缸套兩種,干式缸套外表面不與冷卻水接觸,壁厚約為2~3 mm,與汽缸體采用過盈配合,過盈量一般為D/1500(D為汽缸直徑,mm)。例如,YC6110QC型柴油機干式缸套的過盈量為0.07~0.09 mm,缸套壁厚為2.5 mm。
濕式缸套的外表面與冷卻水接觸,其壁厚為5~8 mm,外圓柱面上有兩個凸出的圓環(huán)密封定位帶。上部采用凸緣外圓面定位,或凸緣下面一段環(huán)帶定位。密封是依靠缸蓋螺栓擰緊后使缸套凸緣底面與汽缸體支承面緊密貼合實現(xiàn)的。因此,兩貼合面的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應予以保證。濕式缸套下凸緣上通常有2~3個圓環(huán)槽,槽中裝入耐熱、耐油的橡膠水封圈。為了防止配合面生銹而影響汽缸套的拆裝,有的柴油機將第一密封環(huán)槽布置在緊靠汽缸體導向面倒角的下方。
2 汽缸套的安裝
2.1 濕式缸套的安裝
(1)缸套安裝孔要清潔。發(fā)動機長時間工作后會使汽缸套安裝孔上下凸肩處形成很堅硬的沉積物及其他污垢。安裝缸套前必須用鋼絲刷、刮刀等工具清除,必要時還須用汽油或清洗劑清洗,最后用棉紗擦干凈;否則,會使阻水圈損壞,或缸套歪斜、變形造成安裝困難等。
(2)檢查調整汽缸的高出度。汽缸套高出度不足會使缸蓋壓不緊缸套而造成漏水、漏氣現(xiàn)象;高出度過大會使缸蓋壓不緊缸墊,同樣會漏水、漏氣,嚴重時會壓裂缸套安裝孔的上凸肩。所以現(xiàn)代柴油發(fā)動機的汽缸高出度應在0.10~0.18 mm之間,各缸高出度差在0.02~0.05 mm范圍內。汽缸套在未裝阻水圈前,帶上缸肩墊片裝入汽缸套安裝孔。然后用直尺靠在汽缸套上口平面上,并用塞尺檢查直尺與汽缸體上平面間的間隙。該間隙就是汽缸的高出度。汽缸高出度也可以用百分表測量。測量時先將百分表頂觸在汽缸體上平面上,并調零。然后輕輕移動表座,使百分表觸桿頂在汽缸套凸緣上。此時百分表的讀數(shù)即為汽缸的高出度。高出度不合適時可通過改變汽缸套上凸肩墊片的厚度來調整。
(3)阻水圈的安裝。阻水圈安裝不正確,會使冷卻液漏入油底殼。一旦發(fā)生阻水圈漏水現(xiàn)象,必須做大量的返修工作。因此,安裝阻水圈時一定要認真、仔細。安裝阻水圈前應對安裝槽進行認真清理。對于不同的阻水圈應根據(jù)其結構特點認真分析,以使不同結構、不同材質的阻水圈裝入相應的槽內。例如:D80拖拉機發(fā)動機的缸套上裝有三道阻水圈:最上面的是“U”型圈,氯丁橡膠,表面呈藍色,耐酸性能好;第二道是“O”型圈,丁晴橡膠,耐油、耐水性好,表面呈黑色;最下面一道也是“O”型圈,但材質為硅橡膠,耐油性能好,表面呈紅色。類似這種結構型式的阻水圈絕對不能裝錯。安裝阻水圈時,應使阻水圈均勻地拉長變形,依次裝入相應的槽內。避免局部變形過大或用力過猛而拉斷阻水圈。阻水圈裝入槽內應認真檢查,不允許有扭曲現(xiàn)象,高出度應為0.8~1.0 mm。
(4)汽缸套的安裝與檢驗。缸套安裝時,可在阻水圈處涂以肥皂水,帶好缸肩墊片,垂直放入汽缸安裝孔內。當阻水圈到達汽缸安裝孔的下凸肩處時,應使阻水圈四周均勻接觸安裝孔(缸套不得歪斜),并用雙手在汽缸套的上口施加一定的推力即可裝入。如果用手推不進去,應查明原因,不得強制壓入。一般裝入困難的原因是阻水圈凸出槽外過高所致。若阻水圈過高,應修整或更換,直到能用雙手壓入為合格。缸套安裝后應進行圓度、圓柱度檢驗,以確認缸套有無變形。如果缸套確有變形,必須取出重新安裝。所有的缸套都安裝合格后,最后進行水壓試驗,以檢查阻水圈的密封性。
2.2 干式缸套的安裝
(1)選擇缸套。第一次鑲套選用標準尺寸的汽缸套,其外徑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3.2 μm,圓柱度不超過0.02 mm;如有倒錐形時,其圓柱度不超過0.005 mm,圓度不超過0.05 mm,下口外圓方向有10×5 mm的倒角。
(2)根據(jù)汽缸套的外徑尺寸進行試缸,要保證缸孔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3.2 μm,并留有適當?shù)膲喝脒^盈。
(3)壓入汽缸套。在壓入汽缸套之前,先將汽缸套外徑涂以機油,將汽缸套放正,用壓力機徐徐壓入,或用其他器具壓入,其壓力為103 N為宜。為保證汽缸套正直地壓入,在壓入前應用直角尺在汽缸套各方向上進行測量。汽缸套確實垂直于汽缸體上平面時,再緩慢施加壓力。在壓入過程中,如壓力突然增加,應立即進行檢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般可能是汽缸套偏斜或過盈量過大,配合過緊。反之,如果壓入壓力過低,則可能是汽缸孔尺寸過大,配合過松。壓入后,汽缸套應與汽缸體平面平齊。在壓入汽缸套后,應對汽缸體進行水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