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潔?
摘 要:為適應現(xiàn)代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文章以開放資源的慕課教學與法學基礎課程教育相結合的視角來探討其應用研究。從闡述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和慕課在法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結合,提出當前大學生法學基礎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進一步論述了慕課教學模式下通過慕課實現(xiàn)教學途徑與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發(fā)展,為大學生法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更多載體,通過慕課教學模式降低師資水平不同造成的大學生法律素質教學效果不統(tǒng)一的影響等相應解決對策。
關鍵詞:慕課;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6-0128-02
面對當前法治中國來說,大學生要適應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和法律運用能力。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是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是指在大學系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法律知識以及進行法律實踐教育的實現(xiàn)過程,其核心目的是培養(yǎng)大學生自覺學習和遵守法律的意識,在其權益受到侵害時能主動運用法律來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
一、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對于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教育來說應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全體社會公眾都需要接受的普法教育,要求大學生對我國社會運行的法律有一個明確地認識。目前其實現(xiàn)途徑主要是大學新生第一學期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二是相關專業(yè)法律教育。大學生在專業(yè)學習的過程中,要能夠對自己專業(yè)所涉及的相關法律有專業(yè)性地認識,以促使其在今后的職業(yè)過程中遵法守紀。這類法律課程主要設置在各個不同專業(yè)的教學計劃中,例如財務管理專業(yè)開設《會計法》、《稅法》等法律課程。這些課程往往都是由專業(yè)教師來教授,本文暫且不論。本文更側重于我國大學生都要接受的普法教育部分。
筆者通過制作調查問卷并分析得出我國當代大部分大學生較為注重專業(yè)知識學習,對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不足。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大學生對法律的認識仍較為感性,未形成法律的信仰,同時亦并未將法律視作社會規(guī)則的底線。但從整體上看我國大學生適用法律的能力普遍提高,因其更傾向于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故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素質處在由初級階段向更高階段發(fā)展的過程中[1]。
二、慕課在法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結合
慕課是指大規(guī)模開放的在線課程,在美國興起的,是以連通主義理論和數字化學習的開放教育學為基礎的。慕課課程大規(guī)模性開發(fā)且具開放性,網絡化分布,慕課視頻資源的廣泛應用可使想接受教育的人隨時隨地的獲取知識,慕課不專為學生打造,其適用性能得到廣泛好評,而且資源的不斷補充、更新,能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慕課教學形式由課程范圍、授課形式和測驗組成。課程范圍涉獵多方面的科學學科,大體分為理科性和文科性。慕課倡導自主學習。授課形式以同一學科將布及各地的授課者和學習人員聚集在同一網絡狀態(tài)上,進行教學、討論。同時以每一小節(jié)課后測驗來進行測評。
我國法律類課程具有邏輯性、客觀性、思維縝密性、內容可變性等的特點,法律課程法律類課程的特質就是將學習各類法規(guī)的具體內容,并了解其中的運行作用,再系統(tǒng)性地把所有法律法規(guī)關聯(lián)起來,打造完整的法律體系關系圖,通過學習使大學生以法律邏輯性的思考,學會以法律思維行事而不被情感支配行為,有利于學生法律思維的構建。
法學課程的教育可借助于慕課這個媒介,我國復旦大學早在2013年就以慕課的教學形式講授《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這是我國高校的慕課教學方式改革和探索。法學教育借助慕課達成在網絡化資源形式上與多數學生在線探討、鉆研,實現(xiàn)傳統(tǒng)法學缺少交流環(huán)節(jié)的補充。慕課與法學結合亦利于創(chuàng)新思維,經過反復的實踐、總結、改進,會不斷完善慕課的系統(tǒng)教育,在法學教育界中邁進一大步[2]。
三、當前大學生法學基礎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法學基礎課程教學途徑和評價方式單一
傳統(tǒng)法學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落后是造成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現(xiàn)狀問題的原因之一。雖然法律在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是整個社會的共識,但是對于高校來說,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教育實施途徑較為單一。當前我國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的實施途徑主要是在大學一年級的第一學期普遍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其中思想道德修養(yǎng)內容開設在一年級是適合的。而法律基礎內容的教學則較為吃力。大學生在這個時期對于我國法律尚無明確的認識。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應盡量做到在最少的課時使其具備基本的法律知識和法律信仰。對他們的培養(yǎng)只能是作為一種具體法律知識教育來開展。同時,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的評價方式也較為單一。針對大學生法律素質的評價手段也是側重法律知識的考察。這實際上與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的目的是有異的。當前高校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在教學評價時更側重于法律知識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而忽視對大學生參與到法律素質教育實踐能力的教學評價。高校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的評價也沒有將這一方面的內容列為評價標準之一。
(二)實踐性教學方法環(huán)節(jié)在法學課程中不足夠重視
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中應著重于法律知識的掌握和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國目前基于法律基礎課程課時的限制,更重視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法學實踐環(huán)節(jié),常見的實踐教學方法多為模擬法庭、案例分析、旁聽庭審、法律診所等,由于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原因,實踐中往往受到忽視,較少真正得以開展。
(三)法學基礎課程教學師資水平存在差異性
在教學質量評價方面,師資質量水平是起重要性作用的。法學基礎課程教育的師資質量也決定了教學效果的不同。目前我國高?!端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師研究領域大多數更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而導致其法學功底偏弱。在授課過程中對于法學基礎知識講述難免吃力,教學效果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不具備專業(yè)教學水平的教師難以實現(xiàn)有效解決大學生法律基礎教育現(xiàn)狀的根本問題。
四、慕課教學模式下的解決對策
(一)通過慕課實現(xiàn)法律基礎課程教學途徑與評價方式的多樣化發(fā)展
采用慕課方式教學,其開放式起到引導性作用,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都有所提高。高校課堂講授教學模式存在一次性的弊端,導致聽課者對一些知識點感到困惑,而慕課可多次學習單獨某堂知識點繁雜的課,二者的結合,互利互補,揚長避短,慕課的掃盲點和課堂教學的提點引導,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慕課教學評價方式可以改善傳統(tǒng)課堂教學局限性,在慕課課堂上先以要點提綱,教學要點作為開篇,再以播放10~20分鐘的小視頻來作為自學續(xù)篇,再接著以選擇、判斷題來作為測驗,來考察學生掌握程度;另外,開設小考題庫將不斷完善更新,可設置多次隨機重復訓練,強化記憶,適當增加解析讓同學深刻理解;還有,可借助在線平臺采用探討式教學,大學生隨時隨地可進行需求性研究和探討學習。教師可根據其積極性、參與主動性、觀點的準確性,角度的多樣化,理解的深刻性等方面予以評價并給出教學評價成績。
(二)為大學生法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更多載體
慕課在法學基礎課程教學應用中教學理念中變革,實現(xiàn)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其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訓練其協(xié)作互助能力。同時利用課后教學還可以減少課時的占用。慕課教學過程可采用兩到三種展示教學,例如視頻教學、文本展示、案例分析等。慕課可設置模擬法庭、對抗庭審等專欄,掌握基本法律實務技能,在慕課網絡上實現(xiàn)課程實踐,慕課技術可將其設置留言探討,留給實踐者一些經驗,但也要經過精煉篩選,避免被錯誤性的觀點蒙蔽新手,避免留下盲目跟風的誤導性留言。同時慕課可以結合國家法律時事,參考國外案例,拓展視野,借鑒前人豐富經驗,介紹各種好的資源。激起同學的探究好奇心,突出法學實踐教學重點;慕課還可設置動畫情境探究平臺,即制作動畫情境動態(tài)案例,讓同學自己作為第三方位置獨立思考,并可和眾多人談論研究,培養(yǎng)同學們在情境中具有代人感,思考獨立性和合作精神。慕課通過結合傳統(tǒng)講授教學法,利用課外時間綜合運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角色扮演、頭腦風暴法等法學實踐教學方法,更好地培養(yǎng)的學生的法律實踐技能。經過反復的實踐、總結、改進,總會不斷完善慕課的系統(tǒng)教育,在教育界中邁進一大步[3]。
(三)通過慕課教學模式降低師資水平不同造成的大學生法律素質教學效果不統(tǒng)一的影響
普遍提高高校師資法學素質,培養(yǎng)通識法律常識和具備處理案件經驗的法學教師才是有效解決大學生法律教育現(xiàn)狀的根本途徑,但這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改善的。在當下法學基礎教學過程中,利用慕課形式可通過專業(yè)權威人士、高素質教師及時制作、更新、補充新的法學理念、案例和思想。從教學設計、學生個體、創(chuàng)新教學出發(fā),就可以大大降低師資水平不同造成的大學生法律素質教學效果不統(tǒng)一的影響。另外,慕課模式的創(chuàng)新,依據教學需求,打破慣性思維,由優(yōu)秀教師提供思路,技術人員提供技術,各司其職,將事半功倍。慕課方式可使得教育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有效控制學習者的學習進度,力求學習資源平等性,可促進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通過研究慕課在結合法學基礎課程教育給學生及老師帶來好的學習平臺,實現(xiàn)法學資源的有效利用,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斷更新慕課的技術與法學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通過積極倡導法治精神的傳導與慕課資源的全面應用,將為我國大學生法律素質教育提供好的教學思路和新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 宋潔,田興峰,孫麗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法律素質教育培養(yǎng)研究與探索[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3):82.
[2] 宮百慧.民辦本科高校二級教學管理發(fā)展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3):86-87.
[3] 張一川,錢揚義.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13(6):26-27.
[責任編輯:東方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