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廣西旅游業(yè)發(fā)展現狀,結合高職旅游管理專業(yè)的課程特點,提出“廣西旅游概況”課程的設計既要適應新形勢下高職教育的需求,又要突出少數民族地區(qū)旅游特色,采取重構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考核評價等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旅游管理 課程設計 教學內容 考核評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C-0075-02
一、“廣西旅游概況”課程的地位
“廣西旅游概況”是廣西高校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必修課。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旅游文化知識、培養(yǎng)從事旅游服務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職業(yè)素質的位核心課程。其前導課是“旅游概論”“導游基礎”“旅游漢語言文字”“旅游地理”等;也要為后續(xù)課程“導游實務”“旅游英語”“中國旅游資源概況”奠定基礎。本課程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了解并掌握廣西的歷史淵源,人文景觀,自然特點,旅游資源及旅游資源類型、特點、發(fā)展等概況,是廣西旅游從業(yè)人員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也是廣西高職“導游服務”賽項比賽的重點內容。
開設“廣西旅游概況”課程的目的在于讓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認識、了解廣西旅游資源基本概況,從而使其專業(yè)結構知識更加全面和合理。同時,“廣西旅游概況”也是廣西導游從業(yè)者必須掌握的知識,課程的開設可以使學生更扎實掌握廣西旅游資源知識,為以后從事旅游相關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該課程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廣西旅游資源概況,熟悉廣西區(q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qū)位優(yōu)勢、人文風情等,并對廣西旅游相關文化、民俗、旅游業(yè)發(fā)展以及地理、人文概況等有一個全面的、準確的認識和把握,甚至使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成為廣西旅游的形象代言人和宣傳的窗口。
二、“廣西旅游概況”課程的課程目標
“廣西旅游概況”課程的總體目標是通過該課程學習,使學生能夠運用所掌握的廣西的人文、地理、歷史、飲食、民族、宗教、建筑、自然等知識,有效地開展旅游服務工作。具體來說,其知識目標是通過學習使學生對旅游活動過程中涉及的文化知識由一個個初步的全面的認識,形成在廣西從事旅游相關從業(yè)者的知識框架。職業(yè)目標是通過知識點的啟發(fā),引導學生提高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能觸類旁通,最終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的學習習慣和文化積累,并將知識點應用到導游服務、景點介紹、人文歷史和對各類景觀分類等旅游相關工作中,為將來從事旅游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專業(yè)基礎。本課程的職業(yè)素質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勤思考、愛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對廣西文化、自然、歷史等熱愛和對旅游相關工作的熱情;提高對各類旅游景觀的審美能力;提高旅游相關工作的職業(yè)技能。
三、“廣西旅游概況”課程的課程設計
對于旅游管理專業(yè)來說,概況類的課程上課是比較乏味、枯燥的。一是從課程性質來看,純粹的知識介紹內容比較多;二是學生大多來源于廣西本地,對家鄉(xiāng)景點、歷史典故、人文景觀等知識,了解的深度和廣度甚至是高于授課教師的。筆者通過學情分析和多次實踐,重新設計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評價,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一)教學內容的設計。傳統的旅游概況類課程一般是按照地理位置,逐步介紹各地的旅游資源。而“廣西旅游概況”課程結合“導游服務”競賽和導游資格考試內容,從一名帶隊導游從業(yè)者的視角來設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尋找知識規(guī)律,產生知識點之間的關聯,以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辨識和記憶,最終達到掌握的目的。教學內容的設計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職業(yè)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設置教學情景,集合多媒體教學軟件,以及眾多的圖片、視頻、動畫、影像資料等。通過設定項目、分派任務、團隊合作的方式,將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知識點的領會和應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從事旅游業(yè)工作奠定基礎。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而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是發(fā)展當地文化旅游的重要基礎?;诖?,筆者重構了教學內容,打亂傳統的按區(qū)域劃分的教學內容,而根據旅游資源內容和游客偏好進行設計。具體如表1所示。
根據課程體系對課程分配30課時,在課程設計上必須重點突出,有的放矢。整個課程分為四大項目進行,即廣西旅游概覽、廣西旅游點、廣西旅游之“吃、住、行”、廣西旅游之“娛樂、購物”。在“廣西旅游概覽”項目中,主要由任課教師進行講授,這也是教學設計的前導內容,根據景點分配以下三個項目的任務,即由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進行項目二、項目三和項目四各個任務的呈現。而任務的選取原則上由4A以上景區(qū)所在地或附近區(qū)域的學生選取,以使其他學生有更廣的知識面。如在“紅色旅游”任務小組的學生,若選取“百色起義”相關內容,則最好是由百色籍的學生來完成小組任務。呈現形式必須有視頻、圖片、動畫、影像、網站等形式中的三種形式。每個任務完成后,教師要進行點評,并對此任務之外的其他景點進行介紹和補充,以使學生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
(二)教學方法的設計。根據“廣西旅游概況”課程的教學內容,課程教學方法設計采用任務驅動法為主導,“任務+專題”的教學方法。在前4次課的授課過程中,任課教師把“廣西旅游概況”課程的主體內容轉化為3個項目、15個任務。學生通過小組學習、小組演示講解,通過完成典型的具體給定任務來學習導游的基礎講解、旅游相關知識和服務技能,從而培養(yǎng)旅游管理專業(yè)的學生綜合專業(yè)能力。尤其在項目二“廣西旅游點”的項目中,把廣西所有旅游資源分為10個任務專題,在團隊小組和任課教師指導下,以一個具體的景點為背景,進行案例導入、分析、導游活動設計,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從而達到準確掌握導游基本理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養(yǎng)學生實實在在的導游服務技能和旅游相關知識,解決理論知識單調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性。由于后續(xù)考核的是整個小組表現、組員表現,因而形成了各個任務小組的競爭機制,真實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也能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三)教學評價的設計。一般情況下,對于一門課程的評價采用“一考定終身”的形式,或者“平時考勤+試卷考試”相結合的形式。根據“廣西旅游概況”課程實際情況,建立多元的教學考核評價方式。在評價組織形式采用整體上采用教師測評、學生自評和集體評價相結合;而具體的分數組成由任務完成情況、課堂表現、團隊活動、期末測試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課程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占70%和期末考試占30%來構成。
1.平時成績70%的組成如下:小組任務完成度占50%;個人在小組中的表現占20%;回答其他小組問題或互動環(huán)節(jié)占20%;考勤占10%。
2.期末考試占30%:由于本課程需要掌握課本上一定的理論知識,因此期末考試以導游資格考試的題型和范圍組織考試,由個人完成。
四、小結
對“廣西旅游概況”課程進行重新教學設計后,在2014級旅游管理專業(yè)1班進行試驗,在期末總評結果是平均分為81.37分,標準差只有4.47分;80分以上的學生比例占63.34%,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班上原來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亦有所提高,班級整體的學習興趣也比較濃厚,獲得較好的評價。
【參考文獻】
[1]孫英朋.基于職業(yè)特點的旅游專業(yè)英語課程設計[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2(3)
[2]李建春.基于項目化教學的高職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設計[J].廣西教育,2012(3)
【作者簡介】李小青(1982— ),女,山西靜樂人,工商管理碩士,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經貿系經濟師,講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營銷管理。
(責編 盧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