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邊城》是沈從文先生最負盛名的代表作,寄托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yōu)秀的抒發(fā)鄉(xiāng)土情懷的中篇小說。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yōu)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凈。
風日清和的天氣,無人過渡,鎮(zhèn)日長閑,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門前大巖石上曬太陽。或把一段木頭從高處向水中拋去,嗾使身邊黃狗自巖石高處躍下,把木頭銜回來?;虼浯渑c黃狗皆張著耳朵,聽祖父說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戰(zhàn)爭故事?;蜃娓竿浯鋬扇耍靼研≈褡龀傻呢Q笛,逗在嘴邊吹著迎親送女的曲子。過渡人來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獨自跟到船邊去,橫溪渡人,在巖上的一個,見船開動時,于是銳聲喊著:“爺爺,爺爺,你聽我吹,你唱!”
爺爺到溪中央便很快樂地唱起來,啞啞的聲音同竹管聲振蕩在寂靜空氣里,溪中仿佛也熱鬧了一些。
有時過渡的是從川東過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轎,翠翠必爭著作渡船夫,站在船頭,懶懶地攀引纜索,讓船緩緩地過去。牛羊花轎上岸后,翠翠必跟著走,送隊伍上山,站到小山頭,目送這些東西走去很遠了,方回轉船上,把船牽靠近家的岸邊。且獨自低低地學小羊叫著,學母牛叫著,或采一把野花縛在頭上,獨自裝扮新娘子。
茶峒山城只隔渡頭一里路,買油買鹽時,逢年過節(jié)祖父得喝一杯酒時,祖父不上城,黃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備辦東西。到了賣雜貨的鋪子里,有大把的粉條,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紅蠟燭,莫不給翠翠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邊,總把這些東西說個半天。那里河邊還有許多上行船,比起渡船來全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不容易忘記。
(節(jié)選自沈從文《邊城》第一章,題目為編者加)
寫作示范
這幾段描寫翠翠和祖父閑適淡然的日常生活,表現祖孫相依為命的親情。
沈從文先生在刻畫人物形象上,筆法極為細膩。如第三段中描寫翠翠看到喜歡的牛羊與新娘子,搶著拉船,并“懶懶地攀引纜索”,刻意將船速放慢,讓這些新奇的東西能在船上多待一會兒,讓自己好好看個夠,表現出翠翠的能干和對新鮮事物的好奇。
另外,作者還以景色來襯托人物形象。邊城山青水清,養(yǎng)育了翠翠的清純天真;溪水、黃狗、渡船、牛羊、迎親曲子等相互調和,渲染出濃郁的湘西風情,映襯出翠翠的乖巧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