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燕敏 張楚珊 張麗冰
彈性排班在血液科中的實施效果
鄒燕敏 張楚珊 張麗冰
目的:探討針對血液科實施彈性排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本院血液科12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在2013年6月~2015年5月行包干責任制整體護理,對比分析實施前后的護理質量情況。結果:實施后各護理項目評分均有所提高,且護理質量總分(69.74±4.18)分明顯高于實施前評分(52.87±3.86)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彈性排班在血液科護理中作用明顯,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
血液科;整體護理;包干負責制;效果分析
血液科是內科的一個分支,主要治療血液系統(tǒng)疾病,是醫(yī)療科系中較大的科室之一,患者的流動數(shù)量相對較大,實行有針對性護理對整個治療過程十分重要[1]。包干責任制整體護理是一種現(xiàn)在臨床上采用合理化、科學化的護理工作方案并成為護理模式[2-3]。為探討該護理模式的效果,特對我科護理人員實施彈性排班管理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血液科12名護理人員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1~40歲,平均(24.4±9.2)歲。學歷為中專7名,大專4名,本科1名。職稱為護士8名,護師1名,主管護師3名。在2013年6月之前實行常規(guī)護理模式,在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間內行彈性排班管理。
1.2 方法 本科室實行了彈性排班之前實行常規(guī)護理模式,即護士長安排12名護士輪流進行APN值班,A班4名護士,P班2名護士,N班1名護士,A班責任護士沒有固定護理相應患者,護士也沒有固定班次。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行包干責任制整體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競爭上崗。實施前對12名護理人員的情況及對班次的看法進行調查,結果最喜歡上A班的人數(shù)為11名,最喜歡上P班的人數(shù)1人,說明上A班與不上A班比具有競爭性。護士長根據(jù)每名護士的個人能力,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排班。(2)將護理人員分成高級責任護士和初級責任護士2個層級,通過全科室醫(yī)護人員投票分別產(chǎn)生護理組長1名和責任護士3名,每8周為1個周期,當選的護理組長和責任護士固定上A班,不上PN班,A班4名護士(組長1名和責任護士3名)各自固定護理相應的患者,組長除了負責管理本組的患者外,還每天對每組的護理人員進行質控和指導, P班和N班護士人力情況和各班次工作職責同常規(guī)護理模式。(3)護士長排班清楚合理。合理安排日夜班。安排每名護理人員固定護理相應的患者,并定期檢測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并在每名患者出院前對自己的責任護士進行滿意度評價,并進行記錄[4-5]。(4)護理人員明確工作職責。認真記錄每名患者的化療方案、化療前后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有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等,認真填寫患者的護理記錄單,認真負責自己該管轄的每名患者,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患者潛在的危險[6-8]。(5)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耐心與患者進行解釋溝通,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避免工作重復,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9]。
1.3 評價方法[10-11]將實施前后的護理質量進行對比分析,護理部對所有護士進行評定,護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健康教育、護理文書書寫、病房管理與危重患者護理5個大方面進行評分,每一方面包含5道題,分數(shù)范圍5~15分,總分75分,其得分與護理質量成正比。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實施彈性排班前后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分
以往護理人員只執(zhí)行醫(yī)囑,只知道為患者打針、記錄,對患者的關心很少,健康教育做不到位,機械性動作使護理人員工作量也較大,與患者不能進行有效溝通,無法提高護理質量,嚴重影響到護患關系。我科在2013年6月~2015年5月在競聘的基礎上實行包干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安排班次上實行彈性排班,效果較為理想。
包干責任制整體護理中彈性排班管理是一種科學、高效的臨床護理體系,要求每位護理人員都有其固定需要照料的患者,患者的疾病資料完全掌握,提高護理人員實施護理工作的針對性和高效性,在做每一項操作時提前為患者進行解釋溝通,在患者受益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業(yè)務水平,進而提高了護理質量,還可以為患者提供連續(xù)和完整的服務,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解除患者心中的消極情緒,讓患者從心理和生理上均得到更好地照顧,患者更加配合護理人員工作,也可以避免護理差錯的發(fā)生,增強科室的質量,并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12-13]。同時,通過競聘可以提高全體護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全體護士的工作熱情和潛能,全面提升病區(qū)的護理質量,使護士自覺、主動、高效活動在患者身邊。此外,護理部定期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進行檢測,對某些護理人員操作不到位應及時做到改正,做到及時反饋[14-15],起到質控和指導的作用。由此可見,彈性排班管理可以讓護理人員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提高護理工作的有效率,通過競聘可以提高全體護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全體護士的工作熱情和潛能,全面提升病區(qū)的護理質量,相對于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在各方面均有一定的優(yōu)勢。結果顯示,實施彈性排班后各護理項目評分均有所提高,且護理質量總分分明顯高于實施前,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彈性排班在血液科的護理中具有顯著作用,可以有效加強護理工作安排的有效性,可以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工作順利開展及患者的健康,在臨床護理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1] 白 靜,李春梅,李 桐,等.“帶班護士組長負責制”對兒科夜班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1):2560-2563.
[2] 花 蕓,胡曉燕.兒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護理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雜志,2013,28(17):13-15.
[3] 付愛珍.兒科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護理質量的影響研究[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2):2861-2862.
[4] 歐陽鳳珍.ICU 護理小組對危重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5):1032-1034.
[5] 田桂榮.小組包干責任制在優(yōu)質護理示范病房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6):630-633.
[6] 易李蓉.整體護理觀念和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在門診觀察室的運用[J].吉林醫(yī)學,2013,34(35):7560-7561.
[7] 唐紅輝.手術室整體護理的現(xiàn)代研究與進展[J].吉林醫(yī)學,2015,36(1):162-163.
[8] Wang X,Wang YL, Han YF.The effects of region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J].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2013,13(3): 61-63.
[9] 黃紅友,黃惠根,黃蝶卿. 層級全責一體化護理模式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J]. 護理學報,2013,5(12):29-31.
[10]黃炎輝,張文惠,陳雪萍,等. 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在老年病房中應用效果的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6(23):744-745.
[11]張紅霞. 分層級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在普外科優(yōu)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9(31):106-107.
[12]劉曉麗.探討護理風險授權管理模式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7(21):281-282.
[13]陳遠文,曾建芬,周蘭芬. 優(yōu)質護理在血液凈化中心的應用效果分析[J]. 吉林醫(yī)學,2014,6(31):7047-7048.
[14]馮 勵.血液凈化中心實施責任護士包干負責制的效果分析[J].全科護理,2014,12(13):1227-1229.
[15]謝葉麗,洪蝶玟,黃曉丹,等.責任包干制整體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病人動靜脈內瘺管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5,13(15):1418-1419.
(本文編輯 劉學英)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flexible shift arrangement in hematology department
ZOU Yan-min,ZHANG Chu-shan,ZHANG Li-bing
(Jieyang People’s Hospital,Jieyang 522000)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nursing effect of flexible shift arrangement in hematology department. Methods: Selected 12 nursing personnel in hemat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received the overall nursing of lump sum responsibility system from June 2013 to May 2015, and the nursing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score of each nursing item increased, and the total score of nursing quality (69.74±4.18)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mplementation(52.87±3.86),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Flexible shift arrangement had a significant role in hematology department nursing and could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Hematology department;Overall nursing;Lump sum responsibility system;Effect analysis
522000 揭陽市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qū)揭陽市人民醫(yī)院血液科
鄒燕敏:女,本科,主管護師
2016-12-19)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8.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