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柳 (眉山職業(yè)技術學院 620010)
音樂課堂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
王 柳 (眉山職業(yè)技術學院 620010)
自古以來,音樂都是一種可以陶冶情操,使人精神愉悅的一種藝術形式,而音樂的教學也是現(xiàn)如今藝術教學的重要內容,也受到了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應該多秉承多元素的理念,并且在其中應該深入對民族音樂的傳授。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愛國情懷,并且能夠通過對民族音樂的學習使學生們感受到民族音樂中帶有的民族氣息,使得學生們產生濃厚的興趣?;诖?,本文通過對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以及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建議進行探討。
音樂教學;民族音樂;重要性
當今社會,但多數學生較傳統(tǒng)音樂更喜歡聽流行音樂,并且許多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重要性也不是十分了解,進而使得民族音樂在學生的視野中地位較低。如今大多數的唱片公司也是只針對流行音樂下功夫,導致人們身邊接觸到的都是流行音樂,民族音樂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尤其是某些地域的音樂甚至面臨著被滅絕的危險。因此,要想徹底改變這一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就要從音樂教育方面對民族音樂教學進行深化,讓民族音樂重新回到人們身邊,也使得學生們再次拾起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懷,因此,民族音樂教學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不能忽視。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精神
首先,民族音樂會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決定整個民族興衰的重要因素,我國的民族音樂作品中不缺乏較為深刻的民族精神,例如,中華民族的信仰,傳統(tǒng)文化思想等,并且做到了將這些與民族精神相結合。很好的引導學生們學習民族音樂的知識能夠在某種意義上提升學生們的民族精神,并且提升愛國情懷,讓學生們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也產生興趣。
(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上面也提到過,現(xiàn)如今大多數得學生都比較喜歡流行音樂,而這種現(xiàn)象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存在一定的阻礙,進而使得學生們的審美也比較局限,學生們也會出現(xiàn)對明星的盲目模仿,長期下去甚至會導致學生們的身心受到傷害,而學習民族音樂會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塑造人格等方面帶來便利,對提高學生們的文化素質起到很大程度的推進作用。
(一)在教學中展現(xiàn)民族音樂的內涵
音樂在表現(xiàn)的過程中具有深刻的藝術形式,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對民族音樂有更深的理解,要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到民族音樂中含有的內涵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將民族音樂中的感情添加到學生的身上,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好地領會民族音樂中所包含的民族思想。
(二)深化民族音樂教學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也要深化民族音樂教學,學習民族音樂可以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能夠深刻領會老一輩革命家的精力,并且對一些富有地域風情的音樂也會有更深的了解,感受不同民族音樂的特點和特色。通過深化民族音樂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例如曲藝、影視、美術、文學等同民族音樂做對比,發(fā)現(xiàn)其中的特色。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們介紹一些具有特色的音樂鑒賞節(jié)目,開闊學生的視野,在觀看后讓學生們大膽的交流從其中體會到的含義,進而讓學生體會到不同形式的民族音樂所含有的不同韻味,并且將對這些的理解逐漸融入到其他形式的音樂中,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對傳統(tǒng)音樂有所創(chuàng)新。
(三)將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
民族音樂的種類豐富,形式多樣,單單依靠書本上的介紹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代教學的要求了,因此,教師在進行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應靈活運用多媒體,多搜集不同形式的音樂,供學生們鑒賞和學習,將現(xiàn)代化的設備與傳統(tǒng)音樂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水平。多媒體因為其生動形象,資源豐富,方便快捷的特點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們對于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一些民族樂器的演奏,對于傳統(tǒng)戲曲以及說唱藝術等的賞析,單憑教師口頭的講解遠遠不能使得學生真正領會其中的藝術形式,此時就需要通過多媒體進行擴展,一段視頻,一段音頻就能將一些原生態(tài)的民歌化艱難為通俗、化抽象為具體,對枯燥的理論進行講解,使得學生聽起來更加有興趣,不至于枯燥無味,通過生動的演繹,豐富的感官信息,讓學生在課堂上仿佛身臨其境,更能深刻的領會到其中的藝術形式。例如在讓學生對《二泉映月》《百鳥朝鳳》等作品進行賞析時,教師通過多媒體的形式介紹音樂在創(chuàng)造時的背景,音樂家的簡介等,讓學生在鑒賞音樂作品的同時也擴展了學生的知識,更好地感悟其中的辛酸,體會當時在創(chuàng)作時的處境,對民族音樂的理解更深刻。
(四)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
在中小學音樂的課堂上,通過對民族音樂的教學,使得學生們在學習之余能體驗到民族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意義,用民族音樂去感染學生們,讓他們在其中感受到祖國的壯麗山河,領略到歷史的發(fā)展,時代的變遷,感悟到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領略到民族的興衰,感受到不同民族特有的特色以及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民歌的獨到之處。在聲樂課堂上,在演唱民歌時,教師應在教學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進行民族文化傳播,例如在感受到《龍船調》《采茶燈》《看秧歌》等這些富有民族色彩的民歌時,因為其內容的豐富以及不同的民風民俗,讓學生們在欣賞之余也能認識和了解一下各個地區(qū)的地域文化,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民歌的興趣和熱情,樹立民族自尊心,熱愛自己的民族和國家。
民族音樂的教學本身就帶有獨特的特點和力量,在音樂教學中加入了民族音樂的內容并且加大民歌的學習也是順應時代的要求和特點,我們必須遵守規(guī)定并且以一顆尊重的心去接受去領會其中的內涵,只有從心底熱愛民族音樂,才能更好的學習,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適當運用多媒體設施進行擴展,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教師本身也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在教學中探索,向學生們滲透民族音樂的影響,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從心里接受和喜歡民族音樂。
[1]肖梅.民族音樂教學中應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J].藝術科技,2016(11):348+323+355.
[2]李娜.關于民族地區(qū)的高校音樂教學[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1):265-266.
[3]唐捷.論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J].戲劇之家,2016(15):79.
[4]聶婷.論音樂教學對民族音樂發(fā)展的影響[J].西部素質教育,2016(14):57+68.
[5]高海燕.芻議我國高校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10):124-126.
[6]潘青峰.民族音樂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J].音樂時空,2016(03):187+150.
王柳(1983—),女,漢族,籍貫:四川眉山,學歷:教育碩士,職稱講師,工作單位:眉山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