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佳
一場雨后,大氣像是放了一個加濕器似的,濕漉漉地都能看見空氣里的小水滴,房間里散發(fā)著一股霉味。太陽出來后,媽媽決定把房間里的東西全部拿出去翻曬。
在爸媽房間衣柜的小角落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條頗有年代感的棉褲,據(jù)我估計,應該是十年前的產(chǎn)物。我用兩根手指嫌棄地把它拎出來抖抖,發(fā)現(xiàn)上面還有一個大洞,邊緣焦黑,也許是被老鼠啃的!媽媽見我拎著這條棉褲,眼里的笑意迅速收斂了,她阻止性地伸出手說:“可別丟了!”我不解。媽媽瞧見我眼睛里的疑惑,神色凝重地告訴我:“你兩歲多的時候,冬天,我和你爸在外面干活,聽見你在屋里哭,等我們跑進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你跌坐在炭盆里!驚魂落魄的我把你抱起來的時候,棉褲就燒成這樣了!虧得它厚實,你才沒被燒傷。都怪我們當時太不小心了,于是我就留下這條褲子給自己提個醒,對你不能太疏忽了,搞不好……”
“搞不好……”這句沒說完的話里該藏著媽媽的多少情緒??!擔心、后悔、害怕……也許情緒太過厚重,壓得我眼皮沉沉的,眼眶里的液體好像不斷嘶吼的困獸,叫囂著想越過這情感的大門……
媽媽打開了往事的話閘,開始絮叨起來:“這事之前,你穿著這條棉褲站在池塘邊蹦跳,只聽‘咚的一聲,你就掉進池塘里了。在一旁洗菜的我,一腳踢開菜籃子,跨進池塘,一把將你薅了上來。幸好你穿著棉褲,才沒有沉下去。之后,只要看見你在水邊,我就莫名地緊張……”
聽媽媽說著,我的思緒不禁飄回幾年前那個火熱的夏天。那天,我貪玩去河邊摸河蚌。腳一伸進水里,涼涼的感覺激得我身體一抖,身上的毛孔好像都縮小了不少。我擼起褲管,捋起袖子,忙開了……
“你在干什么?”突如其來的一聲怒吼嚇得我扔掉了手里的河蚌。完了!是媽媽找過來了!過于投入摸河蚌的我竟沒聽到媽媽呼喚我的聲音。我滯笨地從水里爬出來,上了岸,卻不敢走到媽媽身邊。
“給我過來!有膽玩水沒膽過來是嗎?”我害怕極了,慢慢地挪過去,才驚覺媽媽手里還拿著一根竹篾,正隨著手一起抖動著?!斑?!”我聽到竹篾劃破空氣的聲音,緊接著就感受到竹篾嵌進皮肉又迅速拉出的痛感。媽媽竟然打了我!從沒嘗過皮肉之苦的我委屈極了,卻又不敢掉眼淚。
“還敢玩水嗎?”媽媽帶著怒氣的聲音里又帶著輕微的顫抖。我不敢抬頭,哭號著:“不敢了,不敢了,再也不敢了……”結果媽媽還是沒饒過我,我?guī)缀跏且宦繁恢耋榇蚧丶业?。我很傷心,不就是摸河蚌嗎?村里孩子誰沒下河摸過?我委屈極了,憤怒極了,我覺得媽媽太不可理喻,從此對她有了很多偏見。
而現(xiàn)在,當這條舊棉褲重新被拾起時,我才明白媽媽當時為何那么嚴厲——她是害怕失去我!因為愛之深,所以責之切?。?/p>
思及此,我的眼睛酸澀得厲害,我接過媽媽手里的棉褲,認真地將它晾曬在陽光下……
點評
本文通過撿拾一條破棉褲,從而引出這條棉褲背后的故事,促使“我”理解了媽媽,抒發(fā)了“我”對媽媽的感恩之情。作文的開頭直陳其事,下雨物品受潮,要翻曬,為下文舊棉褲的出現(xiàn)作鋪墊。主體部分由三件事組成:一是媽媽講述“我”跌坐火盆燒破棉褲;二是媽媽講述“我”穿著棉褲掉進池塘;三是“我”回憶河邊摸蚌被媽媽狠抽。媽媽講完第一件事時,“我”通過媽媽的神情語氣已能初步感受她當時的心情,內(nèi)心有所動容。媽媽講完第二件事后,作文插敘了一件和“水”有關的事件,即“我”在河邊摸蚌被打。小作者對這件事進行了細致的描畫,摸蚌時的歡快、被媽媽發(fā)現(xiàn)時的驚恐、挨抽時的慘狀以及對媽媽不講情面的怨恨……乍一看,這部分內(nèi)容和“棉褲”似乎沒有關系,好像脫離了主題,其實不然,摸蚌被打是“我”與媽媽產(chǎn)生隔閡的緣由,而解鎖的鑰匙正是“棉褲”,這恰是小作者構思的巧妙之處。最后,“我”明白了媽媽的狠心原來是對“我”愛之深!結尾部分寫“我”晾曬棉褲,照應了開頭。小作者沒有直接表達內(nèi)心波瀾壯闊的感情潮流,只是說將棉褲“晾曬在陽光下”,“陽光”一詞,讓人感受到了小作者內(nèi)心的明媚,理解了母愛,心里便如陽光般溫暖!
(幸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