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廣宇
[摘 要] 針對中職學校理論課與實操課之間的脫節(jié)問題以及實操教學的方法問題,結合電子專業(yè)自身的特點談談對該專業(yè)實操教學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 鍵 詞] 實操教學;任務驅動;分類指導;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0-0067-01
電子實操課是電子專業(yè)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材施教,講究實操教學方法,誘發(fā)學生實操興趣,達到預期的實操效果,是每個電子實操指導教師都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多年以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通過實際操作來證實理論。對工作原理與過程、操作方法與步驟,可通過啟發(fā)學生主動提問求答案的方式來解決學生理論和實操中的重點、難點等問題,使全體學生在每次電子實操課中都學有所得,使優(yōu)等生有成就感,使中等生有所收獲,使差生也感受到進步的喜悅。具體做法如下:
一、任務驅動
任務驅動法教學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在學習某課程內(nèi)容時,以任務為線索,學生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知識的運用,完成既定的任務,引導學生產(chǎn)生一種學習實踐的活動。例如,在學習直流穩(wěn)壓電源電路時,學生通常是按照電路原理圖焊裝電路后不懂得如何測量相關的電壓,更不懂得如何運用理論知識分析所測量的數(shù)據(jù)是否正確。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實訓操作時,可以運用任務驅動法教學,結合理論知識,明確教學目的,用心設計教學項目,提出任務。教學方法如下:(1)任務的提出。包括熟記電路原理圖;選擇電子元器件,判斷其質量;焊裝電路;分別測量變壓器次級線圈的電壓,整流后的電壓,濾波后的電壓,穩(wěn)壓后的電壓。(2)工具及組裝材料的準備。萬用表,萬能板,電烙鐵,12V輸出變壓器,二極管,電解電容,三端穩(wěn)壓管,負載電阻。(3)學習過程。用萬用表判斷所有元器件的質量;按要求焊裝電路;檢查電路是否有漏焊、虛焊現(xiàn)象;接通電源,利用萬用表測量任務中要求測量的數(shù)據(jù)并記錄下來。(4)小結。分析與比較測量的數(shù)據(jù)與理論值是否相符合。(5)思考。橋式整流后電路中任一個二極管接反,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為什么?橋式整流電路中任一個二極管開路,整流電路是否還有輸出電壓,為什么?濾波電容的大小與濾波效果之間有什么關系?通過實踐證明任務驅動法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
二、摸底考查
進行實操前摸底提問,在實操內(nèi)容中要掌握的應知問題,指導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實際問題考核,口頭提問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開門見山,有意抽出成績上、中、下三類學生回答實操要運用的應知知識,如對大家都能答對,證明學生掌握得不錯;如有學生答不出來或答錯,證明應知知識不夠牢靠,指導教師就應該及時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分析原因找答案,然后指導學生按照大綱要求進行理論知識上的查漏補缺,嚴格按規(guī)定進行實際操作。
三、演示過程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基礎上,指導教師先演示實操現(xiàn)象、方法、過程、特征等,并向學生強調哪些需要基本了解、哪些需重點掌握,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才能盡量使學生在實操時胸有成竹、得心應手、應付自如。當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也要根據(jù)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程度提出不同檔次的要求。
四、分類指導
當大多數(shù)學生已掌握理論上的操作原理與方法,才能進行抽樣考核。指導教師演示過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演示都正確后才能進行實際操作。
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底子和基本技能強弱不一,水平參差不齊,大致可分三類。實操指導教師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解決“優(yōu)等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差生吃不消”的問題。
第一類:素質好的學生。對這類學生,指導教師講解時可花少時間,因他們基礎較好,一聽就懂,此類學生可操作一些深奧的知識,力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指導教師應引導他們自學,刻苦鉆研,在實操中向最高目標奮進,并力求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實操時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類:水平中等的學生。對此類學生應多花時間,要多講、多演示、多分析,做一遍不行,就做第二遍,培養(yǎng)他們肯做、肯學的興趣,會學會做的實際操作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第三類:基礎差的學生。對此類學生,不能講得太深。指導教師講得太深,學生絕對聽不懂,學起來很吃力,操作起來很困難,久而久之就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畏難心理和厭惡的情緒,就會失去實操興趣,喪失進取的斗志。因此指導教師必須手把手,一對一去教,應拿著他們的手去操作。對他們?nèi)〉玫倪M步,也應及時鼓勵,多表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下定決心,誘導他們奮起直追,趕超中等生。只有這樣才能使差生既能學到操作知識,又能進行實際操作,不斷掌握實操技能,逐步提高實操水平。引導學生學“死”東西,提“死”故障,解決“死”問題,收到“對癥下藥”分類指導”的理想效果。
總之,因材施教,不斷大面積提高優(yōu)等生、中等生特別是差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使他們有信心學、有興趣鉆,有恒心練,每次操作都有進步,有收獲有歡樂,是每個電子實操課指導教師應盡的天職,也是每個電子實操課指導教師應有的本領。
參考文獻:
[1]鄒松林.論“思維導圖”在任務驅動鉗工實訓教學中的運用[J].赤子(上中旬),2016(10).
[2]唐利明.淺析“任務驅動法”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