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 刁春梅
[摘 要] 針對中高職銜接“3+2”模式的課堂教學問題進行探討,希望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盡力做到中高職課程的無痕銜接。
[關 鍵 詞] 中高職銜接;“3+2”教學模式;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0-0040-01
構建中高等職業(yè)教育銜接的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目標,為中職、高職、本科院校人才的貫通開辟通道,培養(yǎng)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和熟練操作技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升職業(yè)教育整體辦學水平。根據國情,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高級技術型、技能型人才顯得十分迫切,而中職教育是高職教育的有效補充,必須辦好。
一、中職學校教學現狀
通過這些年不斷的努力,雖然在教學方面中職學校有很大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學生在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的掌握方面仍存在較大問題,不容樂觀。具體分析如下:
1.受生源素質和中高職銜接“3+2”模式不需要參加高考的影響,學生的惰性比較強,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都不高,不愿意學習理論知識,也不愿意動手實踐,或是為了學分被迫學習、敷衍學習等。
2.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人們對職業(yè)教育存在偏見,不關注職業(yè)學校的教學,或是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輕視實踐技能的練習,而理論知識對中職生來說太抽象太不容易理解。若教師在授課時只是照本宣讀,那么教學效果更不樂觀。
3.受資金不足的影響。一些中職學校實訓設施不齊全,校外實習也缺少基地,使學生的實踐能力更為低下。
4.受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教師為了完成限定的教學任務,或是按照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只注重教學的數量,輕視了教學的質量。這樣的“填鴨式”教學在理解上一知半解或是完全不理解成了學生的常態(tài),有些學生甚至完全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方法使教學質量十分低下。
5.學生缺少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踐環(huán)節(jié)中不主動思考,只是在老師或是書本的牽引下被動學習,缺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和研究的精神。
二、對教學質量的一些想法
(一)提高“3+2”中高職銜接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每一位老師在任職期間,基本都能做到“傳道”的工作,苦口婆心說教、多多鼓勵、做心理咨詢等都是老師常用為做學生工作的方法,但總體上看來,收獲極小。在諸多做法中,我認為這項工作很重要,只要學生覺得自己的未來有希望,老師、家長甚至大家都認為學生的未來很有希望,那么學生的未來就一定會有希望。只要有了希望,學生學習就有了動力。當然在做中高職銜接“3+2”模式下學生的思想工作時,首先要做到教師從心里喜歡學生,讓學生也從心里喜歡教師。其次要與學生成為朋友,要讓學生相信教師是為他好,哪怕是他受到了教師嚴厲的批評。最后要讓學生懷揣理想,不自卑、不自大,規(guī)劃未來,做自己喜歡的自己,過自己向往的理想生活。
(二)運用多種現代化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使理論教學更加直觀、形象,課堂效果更好,教師在課堂理論教學中可結合實際使用各種模型、標本、實物等教具,有條件的可采用動態(tài)模型演示。比如在解剖課程教學中給學生播放解剖視頻,更直觀、形象;在學習人體構造課程中使用人體模型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也可以走出小課堂,走進實踐的大課堂,如植物生產與環(huán)境課程在學習植物培育和生長的內容時,能組織學生到室外大棚直觀形象地學習,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汽車美容課程中,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嘗試,不僅能起到實踐的作用,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中高職銜接“3+2”模式的數學課程,應該靈活使用中高職銜接“3+2”模式的數學教材,并針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改動。如對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可補充學習二進制的相關知識,為學生學習計算機打下必要的基礎。上述方法的應用,可以把理論學活,也可以把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具體,可以讓學生的視野更開闊,也可以放飛學生的想象力,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三)重視中高職銜接“3+2”模式下教師素質的提升
要想提高中高職銜接“3+2”模式下的教學質量,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十分必要的。按照中高職銜接“3+2”模式人才培養(yǎng)整體要求,在各種學習教研活動中,領會人才培養(yǎng)的精神,鉆研新時代、新形勢的變化,調整傳統(tǒng)觀念。學校可按照教師培養(yǎng)目標,有計劃地選派中職校教師進高職院校進修學習,并選派中職校教師參加各類國內外的職教師資培訓等。由資深高職教師指導中職教師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及科研水平。同時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使用要被鼓勵,學校對獲獎或有突出教學貢獻的教師應給予精神或物質獎勵,激勵教師刻苦鉆研業(yè)務,積極改進教法,從而促進教學工作的發(fā)展。
教學質量是所有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現代社會急需的人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教學實踐因課程不同而有所不同,也因時間不同而有所不同,與此同時,多元化的教學不能與理論課程相脫節(jié),這樣才能使教學活起來、動起來,才能使教學水平大幅提高,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王菲,陳昕.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服務吉林經濟建設[J].吉林農業(yè),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