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明
[摘 要] 影視動畫視聽語言作為動漫制作技術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專業(yè)基礎理論課,對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傳統的課程教學主要是以介紹知識的理論教學,教學中學生以被動學習為主。通過對課程在專業(yè)中的定位和目標分析,結合在教學中體會總結,提出針對高職動漫專業(yè)影視動畫視聽語言課程教學的教學改革方法。
[關 鍵 詞] 影視動畫視聽語言;課程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0-0150-02
一、影視動畫視聽語言的前景
視聽語言是一門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活躍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影視動畫的發(fā)展是一個有機的進化過程,視聽語言的演進是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互動的結果,其主要是在傳播學、心理學等基礎上,探討信息傳遞的緣由和有效性,而不單純是商業(yè)目的的視聽快感。在21世紀的今天,關于影視動畫視聽語言的研究已經進入科學的領域。因此,必須遵循科學的方法和精神,運用新的觀點、新的思維、新的觀念,使用正確的、系統的方法指導實踐、開展研究。影視動畫視聽語言的理論應該建立在對大量影視動畫作品的視聽段落、鏡頭表達、聲音構成、組接方法、內外部運動方式以及色彩光影效果等嚴謹的分析總結基礎上,所得研究成果都又經過影視動畫作品的實際創(chuàng)作與制作實踐來再次進一步論證。
影視動畫視聽語言可研究和探索的空間非常豐富,其理論的完善與系統化同樣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及推廣價值。新世紀,影視藝術的步伐跨進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期。研究和探索新時期影視視聽語言的規(guī)律,特別是當代語境下的影視動畫視聽語言規(guī)律,是當代影視藝術的研究者和創(chuàng)作者保持清醒頭腦,緊隨時代脈搏,不斷更新觀念,積極作出的一種努力。
二、課程定位
影視動畫視聽語言是動漫制作技術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專業(yè)基礎理論課,課程通過系統。闡述動畫視聽語言的各構成要素,從不同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了解影視動畫語言的一般規(guī)律,學習通過視聽方式來進行敘事,表達情感,拓展其藝術思維空間。
視聽語言主要是影視動畫的藝術手段,同時也是大眾傳媒中的一種符號編碼系統。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態(tài),主要內容包括:鏡頭、鏡頭的拍攝、鏡頭的組接和聲畫關系。課程通過系統闡述動畫視聽語言的各構成要素,從鏡頭、構圖、景別、角度、運動、軸線、場面調度、剪輯、聲音等不同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掌握視聽語言在影視動畫中的主要特點與常用表現手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視聽語言概念,了解影視動畫視聽語言規(guī)律,掌握分鏡頭原理,拓展其藝術思維空間,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課程改革目標
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系統闡述動畫視聽語言的各構成要素,從鏡頭、構圖、景別、角度、運動、軸線、場面調度、剪輯、聲音等不同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掌握視聽語言在影視動畫中的主要特點與常用表現手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視聽語言概念,為后續(xù)的技能課程學習,如,劇本創(chuàng)作、鏡頭設計、前期拍攝、動畫制作、后期剪輯等,產生很好的行動指導作用。學生通過掌握視聽語言的相關理論與基本常識,拓展藝術思維空間。
(一)提升專業(yè)素質,形成專業(yè)遷移能力
對動漫制作技術專業(yè)學生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要思維和技能并重,既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也要重視對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塑造,因為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并不是光靠軟件好、技能好就能完成的。所以,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使學生在專業(yè)技能課程的學習上能夠形成廣泛的遷移能力是本課程的設計理念。
(二)案例教學,提高知識的易受性
課程廣泛采用案例作為資源,運用圖像提升知識的易受性,有效地使學生維持對信息的關注度,提高學習效果。以案例資源為依托,豐富學生的學習載體,學生除了通過閱讀教材、書刊等文本形式進行知識學習,再通過大量案例素材更加感性直觀地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進一步加深,加上老師的指導,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知,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信息,實現視、聽、讀、寫四位一體的教學體驗。
(三)化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
影視動畫視聽語言課程介紹的就是影視視聽的表達方式,教學中結合課程特點,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可以用有效的視覺畫面引起注意,強化視覺元素在課程教學中的作用,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講授的內容。通過豐富的視覺信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課程教學中增加視覺圖像的使用比率,將抽象的課程理論具象化、直觀化與生動化,達到凝聚注意力的目的。學生的主動參與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變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改革創(chuàng)新
(一)課程內容體系結構改革創(chuàng)新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開設注重實操而忽視理論學習,看似提升了應用能力,實則得不償失。學生的實操能力是有所提升了,但在設計創(chuàng)新方面,因為缺少扎實的理論作為支持,顯得力不從心,無法更加深入地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
課程內容選取上,根據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增減教材內容。通過認真研讀課本,分析、觀察學生能力,整體課程規(guī)劃下,篩選教材,搜集更多代表性強的視頻素材,以供學生分析、學習。重視學生對視聽語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正確的認識,通過欣賞影視作品,使學生正確掌握視聽語言的特征,逐漸對電影藝術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對視聽語言的分類、特點、發(fā)展歷史及其流派形成正確的認識,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并加強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意識、相互協作解決問題的意識,深入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視聽語言的綜合能力,打破課程教學對教材過于依賴、“從一而終”的模式,努力實現“實用、能用、夠用、有用”的課程建設目標。
(二)教學組織方法創(chuàng)新
1.任務驅動,從傳統到現代教法的轉變。傳統《影視動畫視聽語言》課,先介紹視聽語言的歷史,然后分部分介紹知識,在講解過程,先給出知識點,然后用案例來分析知識點。而任務驅動教學法,先給出所要達成到的目標,同時提出問題;學生在接受這個任務時,會帶著問題去學習。然后進行簡要的知識講解,最后學生通過剛剛學到的知識去進行任務實施。這樣就改變了學生完全被動接受的弊端,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是積極參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