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憲航
(浙江省金華市九峰職業(yè)學校,浙江 金華 321075)
[摘 要] 機械識圖在機械專業(yè)中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其專業(yè)性和特殊性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時代的發(fā)展,機械識圖的教材內容也出現了重大的變化,教材中融入了更多關于實踐方面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在機械識圖的教學過程中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活動實踐有效融合,更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深入地理解教材,組織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將機械識圖的教學質量推向更高的層面。
[關 鍵 詞] 機械識圖;就業(yè)需求;空間想象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45-01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有效開展,機械專業(yè)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也出現不同的要求。對于當前機械行業(yè)來說,社會對工作人員的識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機械識圖在教學過程中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幫助學生掌握畫圖方法的同時加強學生對不同層次零件圖的識別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學生識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切實提升機械識圖的教學質量。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豐富教學方法
由于機械識圖的內容比較抽象,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僅靠教材就容易限制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教學活動就不能有效地開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等手段,有效地整合教材內容,把抽象性較強的平面圖形轉化為立體圖形,給學生以立體的、形象的展現。比如,在學習剖視圖剖切、補畫視圖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剖切好的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利用CAD軟件進行相互對比,進而減少制圖時間,同時讓教學內容更加直觀,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向學生演示教學中的具體演變過程,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給學生動態(tài)的演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零部件的變形時,教師可以將零件的空間形態(tài)利用CAI課件,給學生以全方位的三維立體模型演示,任意對零件進行縮放和移動,幫助學生在學習演變的過程中更好地建立起空間概念,更好地促進教學的直觀性和有效性。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對圖像的辨別方法,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圖形構建、空間想象等能力。
二、創(chuàng)設探究式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人們會積極去動口、動手、動腦往往是由于問題引起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創(chuàng)設一個案例,以此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探究愿望至關重要。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加強學生的主角地位,圍繞案例展開分析和探究,能夠有效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在探究過程中更好地體驗樂趣是一門藝術。比如在學習機械識圖的過程中,立體空間被學生認為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很難進行立體空間的構建。在進行三視圖內容學習時,很多學生難以掌握,但其又是課程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在開展新課前,準備三個形狀不同的幾何體,為學生進行物體單面投影的演示。學生就會很容易發(fā)現:三個形狀不同的物體,但是它們在投影面上的投影是一樣。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什么形狀的物體也能得到這樣的投影?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用課前準備的泡沫材料進行切割,很快學生就得十幾種形狀不同的作品。學生面對著自己的作品,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一個零件準確、完整地表達出來?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分析,發(fā)現不能利用一個投影面上的投影確定物體的形狀。如果要將物體的形狀完整地反映出來,就需要將幾個投影面上的投影進行補充,才能清楚地表達物體的形狀。通過探究,學生得出利用三個投影面就能表達物體的形狀和大小的結論。這樣就形成了三投影面體系,很好構建起三視圖。
三、提供實踐機會,培養(yǎng)空間想象能力
對機械專業(yè)的學生來說,空間想象能力能夠極大地影響學習效率,是機械識圖學習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之一。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當今的教學中以理論為主的傳統教學弊端已得到充分完善,機械識圖教學過程中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為教學實效帶來了新契機。所以,幫助學生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充分掌握課本理論知識之外,教師還需為學生提供更多合理、合適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切身的實驗、參加過程中,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小主人翁”精神,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入手,讓實踐價值得到最大化提升。
四、利用微課,落實機械識圖教學
微課教學作為新時代的產物,能夠讓機械識圖的課堂充滿活力,讓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極大的提升。在機械識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微課適當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同時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有效地開發(fā)課程資源,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對機械識圖的知識進行思考和分析、自主地探究和實踐。教師在采用微課進行機械識圖的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機械識圖的學科具體特點,巧妙地融入微課教學。
綜上所述,在機械專業(yè)中,機械識圖是最基礎的學科,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學生機械識圖能力的水平對學生的機械專業(y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從學生的年齡特征、適應能力、學習興趣需要等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科的特點、就業(yè)形勢、時代特征,密切教材內容與生活實踐的聯系,重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fā)展,進而為學生開展深層次的學習打下牢固基礎。
參考文獻:
[1]邢鳳娟.機械識圖[M].3版.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3.
[2]霍振生.汽車機械識圖[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