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榮
《師說》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币还?jié)好的語文課,不在于知識的成功傳授,而在于情感的默契交流。
一、語文教材是情感教學的良好范例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闭Z文教材大多是名篇佳作,凝聚著先人的智慧和經驗總結。豐富的情感是這些作品成功的關鍵。如《再見了,親人》之所以感染了幾代人,究其根底是因為其感情濃烈深沉,震撼著每一位讀者的心靈,隨之產生出對敬愛的“志愿軍戰(zhàn)士”們的那種由衷的懷念和敬仰。作品本身滲透著情感,通過學習,學生就會受到感染,以致產生共鳴。因此,教師必須認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準確揭示它的情感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這種鑒賞能力不僅是頭腦對作品的冷靜而客觀的理解和認識,而且是對作品的一種情感體驗。
二、教師要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
馬卡連柯說過:“做教師的決不能沒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師。”因為學生畢竟不是建筑工程師手中的磚和瓦,他們是“情感王子”。教師只有飽含感情地去教學,才能使學生以豐富的感情和充沛的激情參與學生活動,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在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時,我應用豐富的感情范讀文章,把桂林山水之美洋溢在臉上,把自然風光表現(xiàn)在抑揚頓挫的聲調里,這樣學生就會被教師的朗讀所感染,情不自禁地進入春的境界當中,得到美的享受。學生聽課的吸收率和記憶保持率達到頂點,這就是教師情感構建帶來的魅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在渲染氛圍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進入作品的意境。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喚起學生興趣,激發(fā)情感
學生情緒不穩(wěn)定,注意力易分散,他們喜歡新鮮的東西,新穎刺激對他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是十分必要的。如:“富有啟發(fā)性的開場白,巧妙的切入口,定會使學生在‘好之與‘樂之的氛圍中去‘求之”。為此,教師在新課導入或闡述教學內容時要有藝術性、幽默的語言和形象的動作,同時還需要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如投影、錄音機、錄像等多媒體教具。在教學《草原》一文時,我利用錄音機播放了騰格爾演唱的《天堂》,把學生引入一個充滿草原風情的意境中,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情感生機勃勃。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求知欲強烈,為以后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十分重要。因為情感是溝通教師和學生心靈的橋梁,是聯(lián)系教材和學生的紐帶,更是促進人生發(fā)展的不竭動力。
(作者單位:湖北省竹山縣文峰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