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青海省宗馬海湖地區(qū)始新—中新統(tǒng)干柴溝組沉積相探析

    2017-07-07 13:18:16崔慶崗張樹淇韓廣振魏斌趙淑芳
    山東國土資源 2017年7期
    關(guān)鍵詞:棕紅色灰綠色沉積相

    崔慶崗,張樹淇,韓廣振 ,魏斌,趙淑芳

    (1.中化地質(zhì)礦山總局山東地質(zhì)勘查院,山東 泰安 271000;2.濰坊安平工程地震研究院,山東 濰坊 261041;3. 山東省第五地質(zhì)礦產(chǎn)勘查院,山東 泰安 271021;4.新汶礦業(yè)集團泰山鹽化工分公司,山東 泰安 271024)

    ?

    青海省宗馬海湖地區(qū)始新—中新統(tǒng)干柴溝組沉積相探析

    崔慶崗1,張樹淇1,韓廣振2,魏斌3,趙淑芳4

    (1.中化地質(zhì)礦山總局山東地質(zhì)勘查院,山東 泰安 271000;2.濰坊安平工程地震研究院,山東 濰坊 261041;3. 山東省第五地質(zhì)礦產(chǎn)勘查院,山東 泰安 271021;4.新汶礦業(yè)集團泰山鹽化工分公司,山東 泰安 271024)

    宗馬海湖地區(qū)位于柴達木盆地的北緣,有著良好的油氣、鉀鹽勘探前景。該文在分析柴達木盆地北緣宗馬海湖地區(qū)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的基礎(chǔ)上,對始新-中新統(tǒng)干柴溝組的巖石學特征、地層特征、沉積構(gòu)造特征及沉積相等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干柴溝組沉積相以濱湖亞相、淺湖亞相及扇三角洲相為主,濱-淺亞湖沉積發(fā)育最為廣泛。扇三角洲相具牽引流、重力流沉積特征,中、粗粒碎屑巖為主;濱湖亞相具較高流態(tài)的水動力條件,以砂和粉砂為主,砂泥間互層頻繁;淺湖亞相以泥質(zhì)沉積為主,顯示低能的淺水靜態(tài)沉積作用。文中總結(jié)了研究區(qū)干柴溝組沉積期沉積相演化特征,建立了干柴溝沉積相平面展布圖;干柴溝組沉積相的形成與季節(jié)性變化息息相關(guān),湖水上漲、后退導(dǎo)致北部山區(qū)扇三角洲較發(fā)育,而南部區(qū)域始終位于濱、淺湖環(huán)境中。

    宗馬海湖地區(qū);干柴溝組;濱湖相;淺湖相;扇三角洲相;沉積模式;相平面展布

    0 引言

    20世紀80年代初,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與青海石油管理局研究院合作對柴西古近-新近系開展研究。錢凱等*錢凱等,柴達木盆地內(nèi)陸湖泊相第三系沉積特征的初步研究,1980年。將柴達木盆地古近-新近系沉積相粗略劃為洪積錐、河流相、三角洲相、濱湖、淺湖、深湖及鹽湖沉積亞相。屈平彥等*屈平彥,青海省柴達木盆地西部地區(qū)第三系沉積體系與儲層預(yù)測,1982年。在此基礎(chǔ)上將柴西地區(qū)古近-新近系沉積體系劃分為阿爾金斜坡西段水上洪積錐-水下洪積錐(水下扇)-湖泊相帶沉積體系、阿爾金斜坡東段水上洪積錐-辮狀河道-湖泊相帶沉積體系、昆侖山北緣河流三角洲相帶沉積體系等3大類。此后,柴達木盆地古近-新近系油氣勘探主要集中在西部和西南部,沉積相研究也集中在

    這2個地區(qū),其中西部為扇三角洲-湖泊相,西南部為沖積扇-辮狀河-辮狀河三角洲-湖泊相[1-5]。陳峰等[6]認為柴西地區(qū)油砂山組發(fā)育了沖積扇相、河流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泊相。

    相比之下,柴北緣沉積相研究程度較低,且存在較大的分歧。劉偉等[7]依據(jù)地震相,將柴北緣沉積相劃分為河流-扇三角洲-湖泊相,局部沖積扇-河流-湖泊相;青海油田認為柴北緣為沖積扇-辮狀河-辮狀河三角洲-湖泊相。王鵬等[8]認為柴北緣自干柴溝組下段至油砂山組下段沉積相以濱-淺湖砂壩亞相和湖泊三角洲相為主;趙加凡等[9]認為柴北緣古近-新近系沉積相為洪積相-沖積平原相-濱湖相,洪積相和濱湖相帶最寬,沖積平原相次之。金振奎等[10]認為柴北緣結(jié)綠素-紅山地區(qū)古新-始新世發(fā)育沖積扇-辮狀河-湖泊沉積體系,漸新-中新世發(fā)育辮狀河-湖泊沉積體系。郭澤清等[11]確定了柴北緣一里坪地區(qū)新近系發(fā)育沖積扇、河流-泛濫平原、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等。王振強等[12]認為柴北緣馬海地區(qū)沉積相有沖積扇、辮狀河及湖泊沉積相。李鳳杰等[13]認為冷湖地區(qū)發(fā)育沖積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積體系,南八仙地區(qū)為沖積扇-辮狀河-辮狀河三角洲-湖泊沉積體系,兩者以南八仙-馬海西北部的濱淺湖為界。陳吉等[14]認為柴北緣古近系-新近系發(fā)育沖積扇-辮狀河-辮狀河三角洲-濱淺湖沉積體系。鄒妞妞等[15]認為柴北緣馬北、馬西和平臺地區(qū)一帶以沖積扇和辮狀河沉積為主,靠近湖盆中心的南八仙、冷湖六號、冷湖七號、鄂博梁等地區(qū)發(fā)育辮狀河三角洲平原或前緣相帶。

    經(jīng)過在青海省冷湖行委宗馬海湖地區(qū)開展1∶5萬四幅聯(lián)測,對該區(qū)古近-新近系沉積相進行研究,明確了沉積體系的巖石結(jié)構(gòu)構(gòu)造類型和砂體的展布規(guī)律,以期為研究區(qū)沉積古環(huán)境提供基礎(chǔ)地質(zhì)資料。

    1 研究區(qū)概況

    研究區(qū)地處青藏高原北緣柴達木盆地北部邊緣,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93°45~94°00′,北緯38°20′~38°30′,大部分地區(qū)為平坦的鹽湖沉積平原,地形起伏不大,海拔2700~3045m,地勢總體為沿NW向,中間低,兩側(cè)高;湖畔四周堿灘與沼澤廣布、溝梁交錯、沙丘散布。

    1—全新統(tǒng)Ⅲ型鹽殼:鹽丘高度>30cm;2—全新統(tǒng)Ⅱ型鹽殼:鹽丘高度10~30cm;3—全新統(tǒng)Ⅰ型鹽殼:鹽丘高度<10cm;4—全新統(tǒng)風蝕山前洪積扇:扇狀洪積物;5—全新統(tǒng)扇三角洲平原沉積物:支流河道和河道間泛濫沉積物;6—全新統(tǒng)沖積物:帶狀河流沖積物;7—上更新統(tǒng)風蝕沖積物;8—上更新統(tǒng)風蝕洪積物;9—下更新統(tǒng)七個泉組:灰黑色沖洪積礫巖夾淺黃色粉砂巖;10—中新統(tǒng)油砂山組上段:土黃色巨厚層礫巖夾棕紅、灰綠色含鈣質(zhì)粉砂巖、泥質(zhì)粉砂巖、泥質(zhì)砂巖、泥巖;11—中新統(tǒng)油砂山組下段:棕紅色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泥巖與灰綠、黃綠色含鈣質(zhì)粉砂巖、粉細砂巖、礫巖;12—始新-中新統(tǒng)干柴溝組上段:棕紅色泥巖夾黃綠色粉細砂巖或互層為主,夾黃綠、淺灰黃色含粉砂細砂巖、含鈣質(zhì)中、粗砂巖;13—始新-中新統(tǒng)干柴溝組下段:棕紅色泥巖為主,局部夾淺灰綠色中厚層狀含石膏中細砂巖、含鈣質(zhì)粉砂質(zhì)細砂巖及少量含礫中粗砂巖、含粉砂質(zhì)灰?guī)r圖1 研究區(qū)地質(zhì)圖

    2 巖石組合與剖面描述

    研究區(qū)干柴溝組按巖石組合分成2個巖性段,其中:下段巖性以棕紅色泥巖為主,局部夾淺灰綠色中厚層狀含石膏中細砂巖、含鈣質(zhì)粉砂質(zhì)細砂巖及少量含礫中粗砂巖、含粉砂質(zhì)灰?guī)r,地層厚度641.6m。上段巖性以棕紅色泥巖夾黃綠色粉細砂巖或互層為主,夾黃綠、淺灰黃色含粉砂細砂巖、含鈣質(zhì)中、粗砂巖,地層厚度447.1m。巖性垂向上呈現(xiàn)出明顯的正韻律旋回,平面上整體表現(xiàn)為沉積物粒度由盆地邊緣往盆地中心逐漸變細。現(xiàn)以剖面為代表逐層描述(起始坐標X=16579813,Y=4263662,Z=3014)。

    中新統(tǒng)油砂山組下段(N1y1)

    38.黃綠色薄層狀粉細砂巖為主,夾零星棕紅色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二者量比為5∶1。夾多處灰綠色細礫巖

    48.7m

    ----------整合接觸----------

    始新統(tǒng)-中新統(tǒng)干柴溝組上段(E2N1g2)

    厚度447.1m

    37.棕紅色中層狀泥巖為主,局部夾零星薄層狀黃綠色粉細砂巖,二者量比為6~5∶1

    9.7m

    36.棕紅色中層狀泥巖與中薄層狀黃綠色粉細砂巖互層,二者量比為1.5~1∶1

    9.2m

    35.棕紅色中層狀泥巖為主,夾極少量薄層狀黃綠色粉細砂巖,二者量比為5.5~5∶1

    69.4m

    34.黃綠色巨厚層狀粉細砂巖,夾黃綠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中砂巖,二者量比為3∶1

    2.6m

    33.棕紅色中層狀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與灰綠色中厚層狀含鈣質(zhì)中粗砂巖互層,二者量比為2~1.5∶1

    29.4m

    32.多期沉積旋回,自下而上巖性依次為灰綠色細礫巖→棕紅色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淺灰黃色含鈣質(zhì)粉砂巖→灰綠色含礫粗砂巖→土黃色細砂巖,細礫巖未見底,巖性復(fù)雜,最大礫徑10cm,平均礫徑2~3cm,分選性一般

    14.0m

    31.淺灰黃色厚層狀含鈣質(zhì)粉砂巖為主,夾棕紅色中層狀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二者量比為4~3∶1

    48.8m

    30.棕紅色中薄層狀泥巖與淺灰黃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粉砂巖互層,二者量比為2~1.5∶1

    15.0m

    29.棕紅色中薄層狀泥巖

    47.0m

    28.棕紅色中層狀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夾淺灰黃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粉砂巖,二者量比為3~2.5∶1

    14.4m

    27.棕紅色薄層狀泥巖為主,局部夾中薄層狀黃綠色含粉砂細砂巖,二者量比為8∶1

    28.1m

    26.棕紅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夾灰綠色中薄層狀細礫巖,二者量比為5∶1,其中礫巖礫石含量55%,最大礫徑50mm,平均礫徑5mm,成分復(fù)雜

    3.1m

    25.棕紅色薄層狀泥巖與黃綠色中厚層狀含粉砂細砂巖互層,二者量比為1.5~1∶1

    84.2m

    24.黃綠色巨厚層狀含粉砂細砂巖

    1.1m

    23.灰綠色塊狀含粉砂質(zhì)泥巖,見暗紅色斑點及草根狀形態(tài)遺跡

    6.8m

    22.棕紅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局部夾黃綠色紋層狀含粉砂細砂巖,二者量比為5∶1

    64.3m

    ----------整合接觸----------

    始新統(tǒng)-中新統(tǒng)干柴溝組下段(E2N1g1)

    厚度641.6m

    21.灰綠色塊狀含礫粗砂巖,礫石含量約2%~5%,最大礫徑5mm,多集中在2~3mm。垂向上呈現(xiàn)粗細韻律變化,單層厚度大于1m,未見底

    0.4m

    20.棕紅色中厚層狀泥巖夾淺灰綠色中薄層狀含石膏中細砂巖,二者量比為4∶1

    9.4m

    19.淺灰綠色塊狀含石膏中細砂巖

    1.4m

    18.棕紅色中薄層狀泥巖為主,局部夾灰綠色薄層狀中砂巖,二者量比為5∶1

    9.2m

    17.棕紅色中薄層狀泥巖與淺灰綠色中薄層狀含石膏中細砂巖互層,二者量比為1.5~1∶1,見生物擾動,巖性面相互侵蝕,表面不平整

    2.0m

    16.棕紅色中薄層狀泥巖,夾零星淺灰綠色薄層狀含石膏中細砂巖,二者量比為4.5~4∶1,見含石膏中細砂巖透鏡體

    76.3m

    15.棕紅色中薄層狀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夾淺灰綠色中厚層狀含石膏中細砂巖,二者量比為4∶1,見小斷層,斷距10cm,斷層接觸面間見泥礫和結(jié)晶良好的石膏顆粒,礫石呈角礫狀

    15.3m

    14.棕紅色中薄層狀泥巖為主,局部夾淺灰綠色中厚層狀含石膏中細砂巖,二者量比5∶1

    193.3m

    13.淺褐灰色厚層狀泥質(zhì)粉砂巖為主,含少量灰綠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細砂質(zhì)粉砂巖,二者量比為5.5~4∶1

    2.2m

    12.棕紅色中層狀泥巖為主,夾灰綠色中薄層狀含鈣質(zhì)粉砂質(zhì)細砂巖,局部夾磚紅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三者量比為5.5∶1.5∶1

    148.0m

    11.棕紅色礫巖。礫石成分復(fù)雜,大小混雜,礫石含量占80%以上,小者1~3cm,大者15~20cm,平均礫徑多在3~5cm,固結(jié)成巖作用差

    7.9m

    10. 棕紅色薄層狀泥巖,夾少量灰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粉細砂巖,二者量比為6~5.5∶1,見生物擾動現(xiàn)象、小型斜層理,含輪藻化石Obtusocharacf.ellipticaZ.wangetal.,CroftiellaparallelosTang et Di,Croftiellacf.subsphericaLu,Croftiellasp.

    86.6m

    9.灰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粉細砂巖→磚紅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灰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粉細砂巖一套沉積旋回,三者量比約1∶3∶1,呈現(xiàn)粗?!毩!至5某练e旋回序列,為古環(huán)境中湖泊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

    25.8m

    8.棕紅色薄層狀泥巖與灰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粉細砂巖互層,二者量比1.5~1∶1,局部見砂巖明顯灌入到泥巖之中,推測為震積巖

    19.7m

    7.棕紅色薄層狀泥巖夾灰色中層狀含鈣質(zhì)粉細砂巖,二者量比4∶1,見2處含鈣質(zhì)粉細砂巖透鏡體,最大長寬分別為50×150cm、50×106cm

    8.8m

    6.棕紅色薄層狀泥巖與褐紅色中厚層狀含粉砂質(zhì)灰?guī)r互層,二者量比2~1.5∶1,見疙瘩狀泥灰?guī)r透鏡體,大小20×200cm,10×15cm;見鈣質(zhì)結(jié)核

    4.0m

    5.灰綠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細砂巖,夾少量薄層狀棕紅色泥巖,二者量比4.5~4∶1,見小型板狀交錯層理、波狀層理

    0.5m

    4.棕紅色薄層狀泥巖,夾零星灰綠色薄層狀粉細砂巖,二者量比5∶1

    5.3m

    3.棕紅色薄層狀泥巖→灰綠色、深黃色薄層狀粉細砂巖→灰綠色紋層狀含鈣質(zhì)細砂巖一套沉積旋回,三者量比1∶2.5∶2.25,見平行層理

    7.2m

    2.灰綠色中厚層狀含礫中粗砂巖。礫石含量5%,見斜層理、泥礫、礫石沖刷等現(xiàn)象,泥礫2×3cm,斜層理厚<1cm

    5.7m

    1.棕紅色薄層狀泥巖為主,夾零星灰綠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細砂巖、磚紅色薄層狀含鈣質(zhì)泥質(zhì)粉砂巖,三者量比5~4.5∶1.5∶1

    12.6m

    ----------整合接觸----------

    古新-始新統(tǒng)路樂河組(E1-2l)

    0.三組沉積旋回,灰綠色含鈣質(zhì)粉砂細砂巖→灰綠色泥質(zhì)粉砂巖→灰綠色含鈣質(zhì)粉砂細砂巖→黃褐色泥質(zhì)含細砂粉砂巖、灰綠色含鈣質(zhì)粉砂細砂巖→棕紅色泥質(zhì)粉砂巖→灰綠色含鈣質(zhì)粉砂細砂巖→黃褐色泥質(zhì)含細砂粉砂巖、灰綠色含礫粗砂巖→灰綠色含鈣質(zhì)粉砂細砂巖→黃褐色泥質(zhì)含細砂粉砂巖

    25.2m

    3 沉積相識別標志

    3.1 巖石學特征

    研究區(qū)干柴溝組常見巖石結(jié)構(gòu)有泥狀結(jié)構(gòu)(圖2a)、泥質(zhì)粉砂狀結(jié)構(gòu)(圖2b)、粉砂狀結(jié)構(gòu)(圖2c)、微細粒砂狀結(jié)構(gòu)(圖2d)、細粒砂狀結(jié)構(gòu)(圖2e)、不等粒砂狀結(jié)構(gòu)等(圖2f)。

    研究區(qū)砂巖以長石巖屑砂巖為主,其次為巖屑長石砂巖,主要成分為石英、長石、巖屑三種組分,砂粒磨圓較差,主要呈次棱角狀外形,少量次圓狀,偶見分選較好。其特征如下:

    3.1.1 石英

    石英碎屑含量15%~35%,其中15%~25%最為常見,以單晶為主,多晶少量,含量比例較低,表現(xiàn)出“低石英”特征,表明砂巖的成分成熟度較低。部分石英粒內(nèi)見波狀、帶狀消光現(xiàn)象,少見變形紋,反映其物源區(qū)母巖以花崗巖、花崗閃長巖與變質(zhì)的片巖、片麻巖共同控源的特征[17]。

    3.1.2 長石

    長石碎屑5%~30%,包括鉀長石和斜長石兩種,部分粒內(nèi)具波狀消光,少見雙晶變形、錯位現(xiàn)象。鉀長石主為微斜長石,條紋長石少,部分見格子雙晶;斜長石具高嶺土化、絹云母化,輕高嶺土化,少見碳酸鹽化和綠簾石化,聚片雙晶較發(fā)育。

    3.1.3 巖屑

    巖屑含量一般10%~40%,其中30%~35%最常見。巖屑類型以變質(zhì)巖(絹云砂板巖、絹云硅板巖、石英巖、變質(zhì)細砂巖)、巖漿巖(花崗巖)和沉積巖巖屑(硅質(zhì)巖、泥巖、泥質(zhì)粉砂巖、粉砂巖)3種類型均發(fā)育為特點,以細晶及隱晶質(zhì)最為常見。巖屑含量高,表明巖石成分成熟度不高,很可能是由于近源、快速堆積形成。

    3.2 沉積構(gòu)造標志

    研究區(qū)干柴溝組主要發(fā)育層理構(gòu)造、變形構(gòu)造、生物成因構(gòu)造。

    3.2.1 層理構(gòu)造

    a—泥狀結(jié)構(gòu);b—泥質(zhì)粉砂狀結(jié)構(gòu);c—粉砂狀結(jié)構(gòu);d—微細粒砂狀結(jié)構(gòu);e—細粒砂狀結(jié)構(gòu);f—不等粒砂狀結(jié)構(gòu)圖2 干柴溝組巖石結(jié)構(gòu)顯微照片

    槽狀交錯層理(圖3a)、波狀交錯層理(圖3b)、透鏡狀層理(圖3c)、平行層理(圖3d)主要發(fā)育于扇三角洲相;水平層理主要在濱-淺湖相發(fā)育。

    3.2.2 變形構(gòu)造

    常出現(xiàn)在具有一定沉積坡度、堆積速度相對較快的粉、細砂巖與泥巖互層中,是識別扇三角洲相的重要標志之一[7]。研究區(qū)見包卷層理(圖3e)、滑塌構(gòu)造(圖3f)、泥礫(圖3g)等?;鷺?gòu)造見于粉砂質(zhì)泥巖、粉砂巖和細砂巖;包卷層理見于軟薄層的細粉砂巖、粗粉砂巖中。泥礫多存在于中細砂巖中。

    3.2.3 生物成因構(gòu)造

    生物擾動(圖3h)和生物潛穴構(gòu)造是研究區(qū)干柴溝組中最常見的構(gòu)造類型之一。生物潛穴形態(tài)多種多樣,常具生物擾動由強變?nèi)趸蛴扇踝儚姷捻嵚桑家娚镆捠尺z跡等,為平緩的濱-淺湖相沉積環(huán)境。

    4 沉積相類型及特征

    通過上述沉積相識別標志,在分析研究地質(zhì)剖面的基礎(chǔ)上,將研究區(qū)干柴溝組沉積相劃分為扇三角洲、淺湖泊、濱湖相3種沉積相類型。

    4.1 扇三角洲相

    扇三角洲由Holmes(1965)最早提出,定義為“從鄰近高地進入穩(wěn)定水體的沖積扇”[18]。干柴溝組扇三角洲相中沉積序列如下(圖4)。

    a序列以含礫粗砂巖、礫巖為主。含礫粗砂巖中礫石含量約5%,最大礫徑0.5cm;礫巖中礫石含量60%以上,最大礫徑1.5cm。

    b序列以礫巖為主。見多層韻律,自下而上,礫石含量從55%減少至35%,最大礫徑由1.0cm減至0.5cm。

    a,b沉積序列均以A段為主,中、粗粒碎屑巖為主。礫巖表現(xiàn)為雜色,礫石成分復(fù)雜,磨圓度以次棱角狀為主,碎屑支撐,雜基支撐,分選性差—中等。層理以平行層理、小型交錯層理等沉積構(gòu)造為主。沉積環(huán)境水動力大,底部沖刷現(xiàn)象普遍存在。形成環(huán)境為沖積扇從鄰近的賽什騰山推進到穩(wěn)定的湖中,具有牽引流、重力流雙重沉積特征,反應(yīng)了暫時性、突發(fā)性水系引起的快速沉降、堆積作用。

    干柴溝組粗碎屑巖利用篩析法對烘干的沉積物進行粒度分析,樣品篩子采用0.5φ間隔,從-5φ~6φ共22套篩。每個粒級分別電子天平稱重,記錄重量、計算各粒級的重量占比,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作出粒度概率曲線圖。

    a—槽狀交錯層理;b—波狀交錯層理;c—透鏡狀層理;d—平行層理;e—包卷層理;f—滑塌構(gòu)造;g—泥礫;h—生物擾動圖3 干柴溝組沉積構(gòu)造特征野外照片

    圖4 干柴溝組扇三角洲相沉積層序

    (1)兩段式:由推移和懸移2個總體組成(圖5b)。懸移質(zhì)顆粒較細,推移質(zhì)粒度稍粗;推移總體斜率在30°~45°,含量高達90%,分選性良好;曲線截點在3~4.5φ之間,說明沉積環(huán)境是動蕩的,介質(zhì)擾動強度很大,能量高,遷移快,符合河流相沉積物累計曲線一般特征。

    (2)三段式:由懸移、躍移和推移3個總體組成(圖5a、圖5c)。懸移總體含量5%左右,線段斜度很陡,分選性好;推移總體粒度-4.5φ~1φ,含量5%~70%不等,說明水動力差別很大;躍移總體含量40%~60%之間,分選性中等。這些特征與河流、扇三角洲沉積粒度曲線一致。

    (3)四段式:推移總體不發(fā)育,躍移總體分成2個斜率相近的次總體(圖5d)。反映洪水期水流動蕩,流體密度大,同時受湖浪、湖流多向、多組水流影響,碎屑物近源快速堆積,沉積特征突變性明顯。

    巖石后生作用可以使其粒度分析呈多段式,但是測區(qū)氣候特征及沉積環(huán)境特點很難發(fā)生后生成巖作用[19]。分析測區(qū)碎屑物混雜、成熟度低,是物源區(qū)山體隆升、大量基巖被快速剝蝕、搬運、堆積至沉積區(qū)所致。

    取樣層位:下段:1—LF0002-1;上段:2—LF0005-1;3—LF0005-2;4—LF0006-1;5—LF0026-1;6—LF0061-2;7—LF0061-4;8—LF0061-5;9—LF0061-6;10—LF0061-7;11—LF0061-8;12—LF0061-9;13—LF0061-10圖5 干柴溝組粒度概率累積曲線圖

    4.2 濱湖亞相

    濱湖相(圖6a)位于湖盆邊緣,可接受來自湖岸的粗碎屑物質(zhì),多屬枯水期-洪水期沉積[20]。在濱湖亞相沉積類型表現(xiàn)出3種沉積基本序列(圖6a序列與圖6b序列為同一類型)。

    a與b序列主要由灰綠色粉細砂巖(B段)和磚紅色泥質(zhì)粉砂巖(C段)組成。灰綠色粉細砂巖,細砂、粉砂結(jié)構(gòu),薄層狀構(gòu)造,由陸源砂粒80%、填隙物15%~20%組成。陸源砂粒由石英、長石、巖屑構(gòu)成,大小以粉、細砂(0.01~0.15mm)為主,少量中砂(0.15~0.18mm),棱角—次棱角狀;填隙物由鈣質(zhì)膠結(jié)物15%~20%、泥質(zhì)雜基1%~5%組成,鈣質(zhì)膠結(jié)物重結(jié)晶為他形粒狀方解石,粒徑0.02~0.05mm,交代砂粒并具輕微褐鐵礦化,泥質(zhì)雜基呈隱晶—顯微鱗片狀,似薄膜帶狀圍繞砂粒分布,局部泥質(zhì)相對略顯團狀聚集,屬于基底式及孔隙式膠結(jié)過渡類型。磚紅色泥質(zhì)粉砂巖,含泥質(zhì)粉砂狀結(jié)構(gòu),薄層狀構(gòu)造,由陸源碎屑65%、泥質(zhì)20%~25%、鈣質(zhì)膠結(jié)物5%~10%組成。陸源碎屑由石英、長石、巖屑組成,石英為主,長石、巖屑少量,粒徑以粉砂(0.005~0.05mm)為主,微細砂(0.05~0.1mm)少見,磨圓較差,主呈次棱角狀,次圓狀少,分選較好。泥質(zhì)粒徑<0.005mm,部分填隙狀分布,部分相對富集呈團塊狀產(chǎn)出,不均勻鐵染。鈣質(zhì)膠結(jié)物為他形粒狀方解石,粒徑0.01~0.05mm,少量0.05~0.1mm,膠結(jié)上述粒屑,不均勻鐵染,屬顆粒支撐、孔隙式膠結(jié)類型??傮w上,B段比C段更發(fā)育,均鈣質(zhì)膠結(jié)。其中b序列中粉細砂巖灌入泥質(zhì)粉砂巖中,具有震積巖特征,且b序列有一個向淺湖相過渡的漸變過程。

    c序列由淺灰綠色中細砂巖(B-C段)和棕紅色泥巖(D-E段)兩部分組成。淺灰綠色中細砂巖,細中粒砂狀結(jié)構(gòu),中薄層狀構(gòu)造,由陸源砂粒80%~90%、填隙物10%~20%組成。陸源砂粒由巖屑50%、石英25%~30%、長石5%~10%構(gòu)成,棱角—次棱角—次圓狀。砂粒以中砂(0.25~0.5mm)為主,細砂(0.05~0.25mm)次之,個別為粗砂(0.5~0.8mm)。填隙物為石膏質(zhì)膠結(jié)物,顆粒多較粗大,呈基底狀,其內(nèi)多嵌布砂粒,局部泥化、碳酸鹽化,屬于基底式膠結(jié)與孔隙式膠結(jié)過渡類型。棕紅色泥巖,泥狀結(jié)構(gòu),紋層狀構(gòu)造,中薄層狀構(gòu)造,由泥質(zhì)95%、泥晶方解石5%組成。泥質(zhì)呈隱晶—顯微鱗片狀,片徑<0.005mm,呈條紋、條帶狀,不均勻鐵染。泥晶方解石呈他形粒狀,粒徑<0.01mm,與泥質(zhì)混雜分布,局部鐵染。B-C段與D-E段互層產(chǎn)出時分界界面穩(wěn)定、平整。

    d序列以淺灰黃色粉砂巖(C段)為主,夾棕紅色泥質(zhì)粉砂巖(D段)。淺灰黃色粉砂巖,粉砂狀結(jié)構(gòu),中層構(gòu)造。由陸源粉砂75%~80%、泥質(zhì)<5%、鈣質(zhì)膠結(jié)物20%~25%組成。陸源粉砂由石英及少量長石、巖屑組成,粒徑0.005~0.05mm,磨圓度次棱角—次圓狀,分選較好。泥質(zhì)呈微鱗片狀,片徑<0.005mm,少鐵染。鈣質(zhì)膠結(jié)物呈他形粒狀,粒徑0.01~0.05mm,少量0.05~0.1mm,膠結(jié)陸源粉砂。棕紅色泥質(zhì)粉砂巖,含泥質(zhì)粉砂狀結(jié)構(gòu),中薄層構(gòu)造,由陸源碎屑65%~70%、泥質(zhì)10%~15%、鈣質(zhì)膠結(jié)物20%組成。陸源碎屑由石英及少量長石、巖屑組成,磨圓度次棱角狀,分選較好,粒徑以粉砂(0.005~0.05mm)為主,細砂(0.05~0.25mm)少,粒徑較大者相對富集,呈條帶狀、透鏡狀產(chǎn)出。泥質(zhì)粒徑一般<0.005mm,雜亂似填隙狀分布于陸源碎屑間,具鐵染。鈣質(zhì)膠結(jié)物為他形粒狀方解石,粒徑一般0.01~0.05mm,膠結(jié)陸源碎屑,局部少鐵染,見少量硅質(zhì)等充填的微裂隙,沿裂隙鐵染明顯,均鈣質(zhì)膠結(jié)。

    3種類型的沉積序列均具有水平層理,顯示對稱性韻律變化,各相序之間均為過渡接觸關(guān)系,具有較高流態(tài)的水動力條件(砂質(zhì)沉積),為以碎屑巖為主的濱岸沉積環(huán)境,在沉積過程中水動力有細微的變化。沉積時湖浪作用水介質(zhì)能量較高,沉積物以砂和粉砂為主;砂泥間互層頻繁,單砂層厚度較穩(wěn)定,一般10~30cm,常顯示弱還原—弱氧化環(huán)境特征。

    4.3 淺湖相

    淺湖相位于濱湖相內(nèi)側(cè)至波基面以上的地帶,較濱湖而言,水體更深,且沉積物受波浪和湖流影響更強[20]。在淺湖相沉積類型中表現(xiàn)出3種沉積序列,總體上以棕紅色泥巖為主,夾雜灰綠色粉細砂巖、中細砂巖或粉砂質(zhì)細砂巖(圖7)。

    圖7 干柴溝組淺湖相沉積序列

    a序列為棕紅色泥巖(D-E段)為主,夾灰色含鈣質(zhì)粉細砂巖(C段)。棕紅色泥巖,泥狀結(jié)構(gòu),中層狀構(gòu)造。由泥質(zhì)>90%、泥晶方解石3%~5%、陸源粉砂3%~5%組成。泥質(zhì)呈隱晶—顯微鱗片狀,片徑<0.005mm,呈條紋、條帶狀,不均勻鐵染。泥晶方解石呈他形粒狀,粒徑<0.01mm,與泥質(zhì)混雜分布。陸源粉砂主要為石英,粒徑0.005~0.05mm,相對富集呈條紋、條帶狀產(chǎn)出,磨圓度次棱角狀?;疑}質(zhì)粉細砂巖,細砂粉砂結(jié)構(gòu),薄層狀構(gòu)造,由陸源砂粒80%、填隙物15%~20%組成。陸源砂粒由石英、長石、巖屑構(gòu)成,粒徑以粉、細砂(0.01~0.15mm)為主,少量中砂(0.15~0.18mm),磨圓度尖棱角狀—棱角—次棱角狀。填隙物為鈣質(zhì)膠結(jié)物及泥質(zhì)雜基,鈣質(zhì)膠結(jié)物重結(jié)晶為他形粒狀方解石,粒徑0.02~0.05mm。泥質(zhì)雜基呈隱晶—顯微鱗片狀,似薄膜帶狀圍繞砂粒分布。

    b序列棕紅色泥巖(D-E段)夾淺灰綠色含石膏中細砂巖(B-C段)。棕紅色泥巖,泥狀結(jié)構(gòu),中層狀構(gòu)造。由泥質(zhì)95%、泥晶方解石<5%、陸源粉砂<3%組成。泥質(zhì)呈隱晶—顯微鱗片狀,片徑<0.005mm,構(gòu)成巖石主體。泥晶方解石呈他形粒狀,粒徑<0.01mm,局部鐵染。陸源粉砂以石英為主,磨圓度棱角—次棱角狀,粒徑0.005~0.05mm。淺灰綠色含石膏中細砂巖,細中粒砂狀結(jié)構(gòu),薄層狀構(gòu)造,由陸源砂粒80%~90%、填隙物10%~20%組成。陸源砂粒由巖屑50%、石英25%~30%、長石5%~10%構(gòu)成,砂粒以中砂(0.25~0.5mm)為主,細砂(0.05~0.25mm)次之,個別為粗砂(0.5~0.8mm),顯棱角—次棱角—次圓狀。填隙物為石膏質(zhì)膠結(jié)物,顆粒較粗大,具泥化、碳酸鹽化。

    c序列為紅褐色泥巖(D-E段)夾淺灰褐色粉砂質(zhì)細砂巖(B-C段)。紅褐色泥巖,泥狀結(jié)構(gòu),中厚層狀構(gòu)造。由泥質(zhì)95%、陸源碎屑2%~3%。、泥晶方解石1%~3%組成。泥質(zhì)呈隱晶—顯微鱗片狀,粒徑<0.005mm。陸源碎屑以石英為主,長石、巖屑少,粒徑以粉砂(0.005~0.05mm)為主,細砂(0.05~0.2mm)次之,磨圓度次棱角狀,泥晶方解石呈他形粒狀,粒徑<0.01mm,與泥質(zhì)混雜分布。淺灰褐色粉砂質(zhì)細砂巖,粉砂質(zhì)細砂結(jié)構(gòu),薄層狀構(gòu)造,由陸源砂粒95%、填隙物5%組成。陸源砂粒以巖屑為主,長石、石英較少,長石包括斜長石、鉀長石。砂粒大小以細砂(0.05~0.2mm)為主,粉砂(<0.05mm)較少,磨圓度棱角—次棱角狀。填隙物包括鈣質(zhì)膠結(jié)物、泥質(zhì)雜基,填隙物少。泥質(zhì)雜基顯淺土褐色,似薄膜帶狀圍繞砂粒分布。鈣質(zhì)膠結(jié)物重結(jié)晶為他形粒狀方解石,粒徑<0.05mm,填隙狀分布。

    3種序列均以D-E段泥巖為主,夾少量C段泥質(zhì)粉砂、粉砂巖,均以陸源泥質(zhì)沉積為主,巖層間層面清楚、平整光滑,砂巖粒度均勻,分選性好,多為鈣質(zhì)膠結(jié),具有水平層理或砂紋層層理,顯示了低能的淺水靜態(tài)沉積作用的特征。

    5 相平面展布

    干柴溝組下段沉積期,湖盆繼路樂河組沉積期后穩(wěn)定下沉,地形變緩,降水量增加,湖平面快速上升,湖盆迅速擴張,湖平面一度覆蓋平臺甚至到達賽什騰山山前。此后,水動力趨于穩(wěn)定,水體鹽度增加。沉積物較路樂河組地層粒度變細,沖積扇萎縮消失,水下沉積區(qū)域擴大,湖岸線向北方侵入,扇三角洲不太發(fā)育,僅季節(jié)性出現(xiàn),此時濱淺湖沉積環(huán)境的泥巖面積非常大(圖8a)。

    干柴溝期上段沉積期,湖盆在該時期進入擴張期,地形已經(jīng)變得非常緩,干旱炎熱的氣候來臨,湖面積逐漸減小,南部依然為濱淺湖,湖岸往北東馬海方向繼續(xù)遷移,部分沉積區(qū)甚至出現(xiàn)湖水干涸,濱淺湖相泥巖、砂巖暴露于地表,有機質(zhì)和Fe2+化合物部分氧化變?yōu)榛揖G色、黃綠色、棕色、紫紅色等;賽什騰山前扇三角洲沉積為主,沿賽什騰山前自西向東呈條帶狀分布(圖8b)。

    總體來說,在干柴溝組沉積期內(nèi),北部山區(qū)地勢較高,季節(jié)性河流形成的扇三角洲相對較發(fā)育。南部區(qū)域始終位于濱、淺湖環(huán)境中。但伴隨著湖水持續(xù)上漲、后退,湖平面出現(xiàn)過幾次短暫上升、下降,地層在氣候干旱時露出水平面,可以歸因于區(qū)域氣候或季節(jié)性變化所致[21-22]。

    圖8 干柴溝組巖相平面展布圖

    6 結(jié)論

    (1)干柴溝組分為2個巖性段,下段以棕紅色泥巖為主,局部夾淺灰綠色中厚層狀含石膏中細砂巖、含鈣質(zhì)粉砂質(zhì)細砂巖及少量含礫中粗砂巖、含粉砂質(zhì)灰?guī)r。上段以棕紅色泥巖夾黃綠色粉細砂巖或互層為主,夾黃綠、淺灰黃色含粉砂細砂巖、含鈣質(zhì)中、粗砂巖。

    (2)干柴溝組沉積相主要類型有扇三角洲相、濱湖亞相和淺湖亞相,沉積相類型不同,巖石組合、沉積物顏色、結(jié)構(gòu)構(gòu)造等特征也存在較大差異。

    (3)干柴溝組沉積期內(nèi),北部山區(qū)地勢較高,季節(jié)性河流形成的扇三角洲相對較發(fā)育,南部區(qū)域始終位于濱、淺湖環(huán)境中。

    [1] 李軍,吳因業(yè),崔化娟,等.柴達木盆地七個泉地區(qū)下干柴溝組體系域和沉積相[J].新疆石油地質(zhì),2005,26(4):370-372.

    [2] 易定紅,王斌婷,裴明利,等.柴西烏南地區(qū)下干柴溝組下段沉積體系研究與有利儲集層預(yù)測[J].石油地質(zhì)與工程,2008,22(5):10-14.

    [4] 劉殿鶴,李鳳杰,鄭榮才,等.柴北緣西段古近系下干柴溝組沉積相特征分析[J].天然氣地球科學,2009,20(6):847-853.

    [5] 劉琪,潘曉東,李鳳杰.柴北緣西段新近系上干柴溝組沉積相特征分析[J].沉積與特提斯地質(zhì),2011,31(2):68-74.

    [6] 陳峰,馮喬,徐明璞,等.柴西地區(qū)上下油砂山組沉積相及有利儲層[J].山東國土資源,2014,30(5):9-13.

    [7] 劉偉,閆林,顧家裕,等.柴達木盆地西部古近系與新近系的地震相[J].天然氣工業(yè),2008,28(5):35-38.

    [8] 王鵬,趙澄林.柴達木盆地北緣地區(qū)第三系碎屑巖儲集層沉積相特征[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5(1):12-16.

    [9] 趙加凡,陳小宏,杜業(yè)波.柴達木第三紀湖盆沉積演化史[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4,31(1):41-45.

    [10] 金振奎,齊聰偉,薛建勤,等.柴達木盆地北緣結(jié)綠素—紅山地區(qū)古新統(tǒng)至中新統(tǒng)沉積相[J].古地理學報,2006,8(3):377-388.

    [11] 郭澤清,王宗禮,李雪峰,等.柴達木盆地一里坪地區(qū)新近系沉積相初探[J].古地理學報,2009,11(3):284-292.

    [12] 王振強,胡秀梅,吳義北,等.柴北緣馬海地區(qū)新生界沉積特征與沉積相演化[J].地質(zhì)學報,2010,30(2):129-131.

    [13] 李鳳杰,孟立娜,方朝剛,等.柴達木盆地北緣古近紀—新近紀古地理演化[J].古地理學報,2012,14(5):576-606.

    [14] 陳吉,史基安,龍國徽,等.柴北緣古近系—新近系沉積相特征及沉積模式[J].沉積與特提斯地質(zhì),2013,33(3):16-26.

    [15] 鄒妞妞,張大權(quán),龍國輝,等.柴達木盆地北緣第三系沉積體系演化模式[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2(2):149-158.

    [16] 青海省地質(zhì)礦產(chǎn)局.青海省巖石地層[M].武漢:中國地質(zhì)大學出版社,1997.

    [17] 王艷清,宮清順,夏志遠,等.柴達木盆地西部地區(qū)漸新世沉積物源分析[J].中國地質(zhì),2012,39(2):426-435.

    [18] 王平貴,李彥強,趙連素.東營凹陷王莊地區(qū)古近紀沙河街組三段扇三角洲砂礫巖體沉積特征分析[J].山東地質(zhì),2003,19(增刊):78-80.

    [19] 成都地質(zhì)學院陜北隊.沉積巖(物)粒度分析及其應(yīng)用[M].北京:地質(zhì)出版社,1976:31-139.

    [20] 趙澄林,朱筱敏.沉積巖石學[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1,256-259.

    [21] 吉利明,姜桂鳳,祝幼華,等.柴達木盆地堿石山地區(qū)中新世介形類及其古環(huán)境[J].新疆石油地質(zhì),2007,28(2):158-162.

    [22] 羅國文,陰志宏,楊樹文.斷裂構(gòu)造遙感識別和提取方法的現(xiàn)狀與展望[J].山東國土資源,2012,28(2):29-33.

    Preliminary study on Sedimentary Facies of Eocene-Miocene Ganchaigou Formation in Zongmahaihu of Qaidam Basin in Qinghai Province

    CUI Qinggang1,ZHANG Shuqi1,HAN Guangzhen2,WEI Bin3,ZHAO Shufang4

    (1. Shandong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stitute of China Chemical and Geological Mine Bureau, Shandong Tai’an 271000,China;2.Weifang Anping Engineer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stitute,Shandong Weifang 261041,China;3. No.5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rces,Shandong Tai’an 271021,China; 4.Taishan chemical company of Xinwen Mining Group, Shandong Tai'an 271024, China)

    Zongmahaihu are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Qaidam basin.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aidam Basin in Qinghai Province and has a good exploration potential of oil gas and potassium.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in Zongmahaihu area, through study on petrologic, stratigraphic, sedimentary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al features, Eocene-Miocene Ganchaigou Formation is studied in depth. In the study area, Eocene-Miocene Ganchaigou Formation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important types of sedimentary facies, including shore lake facies, shallow shore lake, fan delta facies. Among them, the lakeshore facies, shallow lake subfacies area is the most widely, Fan delta development in local area. Fan delta facies have two kinds of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traction current and gravity flow deposit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ocks, the content of conglomeratic sandstone and coarse sandstone is most, then with a thin layer of fine sandstone, mudstone.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f Shore lake faci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fluidity, the energy of water medium is higher under the effect of lake wave. Sediments are dominated by sand and sil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dstone and sandstone interbed are obvious, and the thickness of single sand layer is more stable. Shore lake facie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shallow water sediments with small energy and stable sediments, sediments are mainly mudstone. During the deposition period of Ganchaigou Formation, Regional climate or seasonal changes lead to lake water up or back, but the magnitude is limited. The northern mountain, fan delta facies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While the southern region of study area is always located in the lakeside and shallow lake environment.

    Ganchaigou formation; shore lake facies; shallow lake facies; fan delta facies; depositional model; phase plane distribution; Zongmahaihu; Qinghai province

    2017-02-09;

    2017-04-14;編輯:曹麗麗 基金項目: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青海省冷湖行委宗馬海湖地區(qū)J46E010015,J46E010016,J46E011016,J46E011017四幅1∶5萬區(qū)域地質(zhì)調(diào)查”,項目編號12120113033030

    崔慶崗(1984—),男,山東聊城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固體礦產(chǎn)勘查、區(qū)域地質(zhì)調(diào)查等工作;E-mail:cqg1985@126.com

    崔慶崗,張樹淇,韓廣振,等.青海省宗馬海湖地區(qū)始新—中新統(tǒng)干柴溝組沉積相探析[J].山東國土資源,2017,33(7):7-16.CUI Qinggang,ZHANG Shuqi,HAN Guangzhen,etc.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ation Significance of Diamond Paleoplacer in Manicaland of Zimbabwe[J].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 2017,33(7):7-16.

    TE122.31

    A

    猜你喜歡
    棕紅色灰綠色沉積相
    為何我早早起來
    三角洲(2024年34期)2024-12-17 00:00:00
    家的顏色
    氫氧化亞鐵制備中灰綠色物質(zhì)成分探究
    βGlcY染色技術(shù)在棗果實阿拉伯半乳糖蛋白組化定位中的應(yīng)用
    生物學雜志(2022年6期)2022-12-17 02:40:42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氫氧化亞鐵制備實驗改進和機理探究
    客聯(lián)(2020年9期)2020-09-10 13:23:29
    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黑色巖段對比與沉積相初探
    氫氧化亞鐵變?yōu)榛揖G色的理論探究
    化學教學(2016年9期)2016-10-20 09:15:05
    銅廠街蛇綠混雜巖帶上的牛井山蛇綠混雜巖特征
    城市地理(2015年24期)2015-08-15 00:52:57
    兄弟
    江南詩(2015年3期)2015-06-01 17:49:57
    中東卡塔爾地區(qū)二疊系Unayzah組沉積相分析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999精品在线视频| 老司机福利观看|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18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麻豆成人av在线观看|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日韩大码丰满熟妇|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另类|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亚洲男人天堂网一区|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国产av又大| 亚洲,欧美精品.| 香蕉久久夜色|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天堂动漫精品|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av教育| 大陆偷拍与自拍|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tocl精华|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婷婷激情| 国产区一区二久久|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av欧美777| 校园春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狼人影院|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亚洲激情在线av|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年|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中国美女看黄片|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av天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免费看a级黄色片|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 人体艺术 gogo|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深夜精品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欧美中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丁香欧美五月| 国产99白浆流出|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不卡一级毛片|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亚洲,欧美精品.| 悠悠久久av| 午夜激情av网站|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 国产激情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黄色 视频免费看| 老司机福利观看|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88av欧美|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 久久 成人 亚洲|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tocl精华|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丁香六月欧美| 成人18禁在线播放|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男男h啪啪无遮挡|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性av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吃奶|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欧美中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一级毛片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亚洲五月婷婷丁香|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av有码第一页| 午夜影院日韩av|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老汉色∧v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院|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好看av亚洲va欧美ⅴa在|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国产精品 国内视频|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久久伊人香网站|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亚洲熟女毛片儿|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999精品在线视频| 免费无遮挡裸体视频|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欧美绝顶高潮抽搐喷水|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亚洲 欧美 日韩 在线 免费|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av精品麻豆|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亚洲九九香蕉|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黄色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天堂动漫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99re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自线自在国产av| 18禁观看日本|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自线自在国产av|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区一区二久久|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性少妇av在线|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色综合欧美亚洲国产小说|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av天堂久久9| 人人澡人人妻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乱码|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一级毛片精品|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国产1区2区3区精品| 一级毛片高清免费大全| 欧美日韩瑟瑟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在线永久观看黄色视频|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欧美日韩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videossex|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乱人伦中国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全|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tocl精华| 亚洲avbb在线观看|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欧美久久黑人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www.自偷自拍.com|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亚洲av成人av| 18禁美女被吸乳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久久青草综合色|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全|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x7x7x7水蜜桃|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此物有八面人人有两片|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欧美黄色淫秽网站| 级片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女生性感内裤真人,穿戴方法视频| 麻豆av在线久日|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97碰自拍视频| 午夜免费观看网址|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国产av又大|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日日夜夜操网爽|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人妻熟女aⅴ| 国产区一区二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欧美性长视频在线观看|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长腿黑丝高跟| 一本久久中文字幕| 多毛熟女@视频| 少妇 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欧美在线黄色|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看免费av毛片|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村上凉子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宅男免费午夜|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涩受|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亚洲伊人色综图|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中国美女看黄片| 久久影院123| 侵犯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国产精品999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男女做爰动态图高潮gif福利片 |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大型av网站在线播放|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两性夫妻黄色片|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1024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我的亚洲天堂|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久久亚洲真实|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最新美女视频免费是黄的|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98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亚洲自偷自拍图片 自拍|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美女高潮喷水抽搐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国产亚洲欧美98| 九色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一本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亚洲色图av天堂|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老司机靠b影院|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两性夫妻黄色片|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www.精华液|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午夜免费鲁丝| 国产在线观看jvid|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色哟哟哟哟哟哟| 啪啪无遮挡十八禁网站| 久久 成人 亚洲|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成人欧美大片|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国产片内射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岛国在线观看网站|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的高清视频|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香蕉国产在线看|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av有码第一页| 欧美大码av|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国产av又大|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电影成人av| 咕卡用的链子| 长腿黑丝高跟|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亚洲五月色婷婷综合|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日日夜夜操网爽| 免费av毛片视频|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成人18禁在线播放| 国产男靠女视频免费网站| tocl精华|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 精品人妻1区二区|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国产精品98久久久久久宅男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岛国视频午夜一区免费看|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 日本欧美视频一区| 性少妇av在线|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一夜夜www| 咕卡用的链子| 日韩三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美女视频免费是黄的|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夜夜爽天天搞| 又黄又爽又免费观看的视频| 欧美激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亚洲激情在线av| 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麻豆av在线久日| 色哟哟哟哟哟哟|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成人国产一区最新在线观看|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色在线成人网|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乱码|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区|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日本免费a在线|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 色播亚洲综合网| 亚洲色图av天堂|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