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曉 荷
撐起一個家 養(yǎng)活兩代人
文丨 曉 荷
出生在桐梓縣木瓜鎮(zhèn)一個普通農(nóng)村家庭的楊天群,22歲那年嫁給丈夫敖體向?;楹笠恢笨嗯螣o子,直到有一天,聽說同村有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母親在生下他第三天就去世了,那個家中還有四個孩子,無力撫養(yǎng)他,看著苦命的孩子,楊天群柔軟的心被觸動,夫婦二人決定抱養(yǎng)這個孩子。這一年,楊天群32歲,她終于實現(xiàn)了為人母的愿望,并給孩子取名“正來”,預示著幸福的日子正在到來。
在以后的日子里,楊天群夫婦把全部的精力和疼愛都傾注到這個天賜的孩子身上,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家伙終于長大了、結(jié)婚了,老兩口如愿抱上小孫子,幸福的日子正在來臨。卻不想在兒子23歲這年,天降厄運,一向身體健壯的兒子忽然生了一場怪病,脖子無法正常轉(zhuǎn)動。為了給兒子治病,楊天群夫婦帶著兒子四處求醫(yī)問藥,只要聽說哪有一線希望,他們都會去試一試,就這樣輾轉(zhuǎn)了五年之久,家中早已債臺高筑,卻還是未能驅(qū)趕病魔。漸漸地,敖正來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直至有一天,他的雙手癱瘓,連吃飯、穿衣、洗臉、甚至上廁所這些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不久,他的雙腿也開始病變,走路只能緩慢地挪動腳步。看著原本身強力壯的丈夫變成如今這副模樣,敖正來的妻子經(jīng)受不住打擊,拋下一雙年幼的兒女離家出走了。這樣一來,楊天群老人不僅要負責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還要撫養(yǎng)年幼的孫兒。
俗話說“養(yǎng)兒防老”,可是自己抱養(yǎng)的兒子不僅不能成為自己的依靠,反而還需要自己去照顧,楊天群的丈夫心里很不是滋味,經(jīng)常借酒消愁,喝醉了便是對妻子的一通埋怨。
為了養(yǎng)活一家老小以及攢錢給兒子看病,老兩口每天早出晚歸,省吃儉用,生活還是過得十分艱辛。每天,楊天群天不見亮就要起床,為一家老小做好早飯后才上山干活,晚上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照顧兒子和兩個孫兒。看著為自己日夜操勞的母親,敖正來心中痛苦萬分,終于有一天,在母親外出干活的時候,他選擇了跳糞池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結(jié)束一家人苦難的生活。
或許是出于父母對子女的心靈感應,那天,楊天群比平時早一些回家,當她尋遍所有房間都找不到兒子,楊天群慌了,當發(fā)現(xiàn)躺在糞坑里的兒子時,老人雙腿一軟癱坐在地,嘴里哭著、喊著:“救命??!救命??!快來救我們正來?。 薄動嵹s來的鄰居趕緊幫忙撈起了敖正來,看著雙眼緊閉,全身發(fā)抖的兒子,楊天群難過極了,所幸的是,他還活著。
就在那天晚上,她想了很多,她噙著眼淚走到兒子床邊對兒子說:“你的手不能用了,以后娘就是你的手,你的腿不能走路,娘就當你的腿,只是我可憐的兒呀,你可千萬不要再做傻事了。你要是沒了,只怕娘也會跟著去呀!”敖正來聽著,抽噎著……
本以為老天的捉弄就此結(jié)束,然而,殘酷的命運并沒有停止折騰這個苦難家庭。2008年,丈夫敖體向生病去世,楊天群的天一下子全塌了。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命這么苦,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婦女,為什么要經(jīng)歷這么多折磨,也許死了就能夠一了百了??墒牵氲娇蓱z的兒子和孫兒還需要她,她明白,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自己倒下,咬牙撐下去。
為了不讓母親操心,很多事情敖正來都堅持自己做。吃飯的時候,他讓母親將飯菜拌好后放在桌子上,自己弓著身子去吃;起床的時候,他得使出渾身力氣慢慢挪動身子,再用腳借用床頭的柜子使勁兒將上半身立起來,對常人來說只需要幾秒鐘的事情,他卻要花上好幾分鐘,即使這樣,有的時候還會跌倒在地。
有一次,楊天群上山干活,敖正來在家中睡覺時不慎跌倒,他掙扎半天也爬不起來,就這樣在冰涼的地上躺了整整5個小時。當楊天群回來,看見滿臉通紅、神情無助的兒子,鼻頭一酸,眼淚直往下掉。從那以后,楊天群老人就再也沒出過遠門,即便是上山干活也會每隔一段時間就回家看看,因為她放心不下家中需要照顧的兒子。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今楊天群老人已經(jīng)77歲了,她為兒子操碎了心、熬白了頭,命運讓這位老人承受了太多的苦難,可她卻從未放棄。她說:“做人總要對得住自己的良心,既然抱來了,就是我的孩子,他叫一聲媽,就永遠是我的兒子。”
楊天群,一個平凡的農(nóng)村婦女,她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也沒有什么大智慧,但她卻用最質(zhì)樸的感情,悉心照料癱瘓兒子20多年,她用執(zhí)著和堅強撐起兩代人的希望,用她那瘦弱的身軀傳輸著無限溫暖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