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黃埔區(qū)華峰中學 孫瑞臻 何發(fā)明
引導學生正確運用標點符號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文/廣州市黃埔區(qū)華峰中學 孫瑞臻 何發(fā)明
對句子、段落、篇章來說,當今通用的16種標點符號作用顯得頗為重要。但是,筆者翻閱近幾年廣州市的語文 《中考說明》,只對標點符號在具體語境中的作用提出要求,但對標點符號的運用、特別是考查,幾乎在近幾年付諸闕如。這些 “指揮棒”指導下的學生,自然也會對它們主動 “陌生”起來,甚至漠視它們的存在。
不重視標點符號的現(xiàn)象,必然導致學生在寫作中隨意運用亂象的出現(xiàn)。我們對我校初一學生的第一篇作文有意識地進行了統(tǒng)計,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他們在標點符號運用方面觸目驚心,統(tǒng)計結(jié)果如表所示:
出現(xiàn)的情況一逗到底 53 25%不能正確運用標點 116 54.7%無標點 6 2.8%基本正確運用標點 37 17.5%人數(shù)(總?cè)藬?shù):212人)百分比
從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不能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的學生占抽樣學生的一半以上,其中一逗到底與無標點這兩種情況的學生也占了四分之一強,基本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的學生只有百分之十七點五。一對比,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在教學中不加以糾正,形勢會更加嚴峻。
現(xiàn)實是如此,我們反思的結(jié)果是,學生之所以對標點符號運用不重視或者不會運用,是由 “綜合癥”造成的。其中名家名作不規(guī)范、 “考試指揮棒”、標點符號新潮化這三方面,是 “綜合癥”中極為突出的影響因素。
1.名人名作:標點運用不規(guī)范
初中生的模仿能力極強,名家名作對標點的規(guī)范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但是,某些名作標點符號運用的不規(guī)范,也會導致學生作文運用標點時錯誤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我們在16種標點符號中,并沒有涉及到 “~~”這種拖音號的運用。但在學習魯迅先生的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卻遇到這一種符號。課文是這樣的: “于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 ‘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 ‘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 ‘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作者魯迅并沒有將學生所讀引號內(nèi)的內(nèi)容用逗號隔開,以使斷句清晰。而在“我”的先生讀的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坐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中卻不僅正確使用逗號斷句,還加上了拖音符號 “~~”。在這里,作者或者課文的編寫者完全可以用“——”號來標示拖音的效果,但課文卻沒有這樣規(guī)范。以致讓很多學生誤以為這種拖音號就是省略號,他們在作文中也很懵懂地用這一符號來替代省略號。
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能使文章更好地表情達意和方便他人閱讀。名家名作的示范作用和影響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即使是已經(jīng)不在人世的名人,只要他們的作品中標點有明顯缺陷的,教材編寫者也應(yīng)有義務(wù)從規(guī)范的角度把那些不規(guī)范的標點符號矯正過來,以使其能正確引導學生。
2.考試指揮棒:誘導功利思想抬頭
如果我們仔細回顧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各地升學的中考,都不強調(diào)標點符號運用的問題。廣州市從2007年至2016年的語文中考試題中,沒有出過一道對標點符號考查的題目。如此一來,語文教學圍繞中考指揮棒來 “打轉(zhuǎn)轉(zhuǎn)”這一功利思想必然會不斷涌現(xiàn),而且變得十分嚴重。老師們口中常常掛著 “要讓學生學什么,就得看中考考什么”,這種意識在迎接中考的師生中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這幾年的中考試題由于標點符號考題的缺席,很多教師自然就會認為沒有必要去為這無所謂的標點 “耗費青春”了,更談不上在作文中能否正確運用標點了。
3.新潮化因素:盲目運用導致符號混亂
正如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們生活中網(wǎng)絡(luò)的普及化,必然會帶來各種思潮的新潮化。網(wǎng)絡(luò)語言用在寫作中是常有的事,學生把網(wǎng)絡(luò) “標點符號”運用到寫作中比比皆是。網(wǎng)民們創(chuàng)設(shè)的各種臉型符號、靜態(tài)動態(tài)符號、情態(tài)符號等等,自然會有形無形地影響到學生對標點符號運用問題的質(zhì)量。如果老師對標點符號運用一概不理不睬,學生就會誤以為網(wǎng)絡(luò)上流行的符號,自然也能在作文中出現(xiàn),也會被老師接受。
1.明確標點符號的用法
任何實踐都離不開理論知識的指導。在語言運用中,要想能正確運用標點符號,就離不開對標點符號的了解。在我們所教的班級中,每位學生手里都有一份標點符號正確用法的資料,并和學生一起認真學習這份資料。通過老師的講解,學生對常見標點符號會有初步了解。同樣,學生在寫作中,如遇到自己模糊不清的標點符號運用時,他們就會拿出自己的資料進行對比,更重要的是,學生還會自覺地在文章中多用幾種標點符號,使文章的句式多變,句子生動活潑起來。
2.認識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運用標點符號,還得讓學生明白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的重要性。正因為重要,才更應(yīng)該引起我們足夠地重視。生活中錯用標點符號,會導致很多歧義,有的意思甚至完全相反。為了使學生明白這一點,教學中,我們叫學生給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加上不同的標點,并能表現(xiàn)不同的意思。對這一游戲?qū)W生產(chǎn)生了很大興趣,學生給的答案如下: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從以上五種答案,從不同的斷句和標點符號的運用,含義卻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標點符號的巧妙運用,得出的意思卻相反,很值得玩味。學生從這一簡單例子就能體會正確運用標點符號是多么的重要。更可貴的是有一個同學自己還能舉例子說出 “你好棒!”與 “你好棒?”的不同。學生對標點符號的正確運用很自然地上升到了一個主動的狀態(tài)。
3.教師認真批改學生習作中的標點符號
很多老師批改學生的作文,往往會從審題、結(jié)構(gòu)、立意、語句等各方面進行批改,卻忽略了對標點符號的批改。 “在特定地語境里,標點符號奇妙地傳達出用語言文字無法代替的細膩的情感波動,以及微妙而又變化莫測的心理態(tài)勢,展示出獨特的修辭作用?!本拍昙壣蟽哉n文 《故鄉(xiāng)》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么說才好,只是說:
“阿!閏土哥,——你來了?……”
這里 “我”的短短一句話,卻用了感嘆號、逗號、破折號、問號和省略號五種標點符號。而這五個標點符號卻透露出 “我”微妙的心理,這種心理是用任何語言來表達都顯得蒼白無力。
造成初中生標點符號濫用、亂用和錯用,就是平時教學過程不重視的結(jié)果。往深層次說,就是我們沒有讓學生明白 “不會運用標點符號就不會作文”的簡單道理。我們?nèi)羰悄苤覍崢它c符號的教學與規(guī)范使用,就能逐漸矯正錯誤運用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進而就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運用習慣和寫作中準確運用常見標點符號的習慣。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