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招考試都結(jié)束了,網(wǎng)上有好事者整理出一批看上去比較古怪的考生姓名,例如“白富美”“高富帥”“羋月”“李元芳”“杜子騰”“常衛(wèi)妍”等等,有的非常霸氣,有的與影視劇里最紅的主角重名,有的字面意思很美好,但是諧音很怪異。下邊,就讓我們了解一下宋朝皇室的那些奇葩名字。
趙匡胤是宋太祖
要說古怪,下面這些名字才叫真的古怪:
趙不呆、趙不干、趙不學(xué)、趙不通、趙不薄、趙不法、趙不測、趙不困、趙不虧、趙不賤、趙不近、趙不遠(yuǎn)、趙不亮、趙不暗、趙不進(jìn)、趙不退、趙不俗、趙不偽、趙不憤、趙不怒、趙不驕、趙不傲、趙不輕、趙不重,趙不滿、趙不衰、趙不敗、趙不悔、趙不吝、趙不屈、趙不移、趙不解、趙不恥、趙不問、趙不淚、趙不棄、趙不群、趙不平、趙不憂、趙不患、趙不文、趙不武、趙不淚、趙不嫖……
不俗、不賤、不偽、不傲,名字直白了一些,寓意還算美好——不俗就是雅,不賤就是貴,不偽就是真,不傲就是謙,高雅、高貴、真誠、謙虛,都是好名字。
不悔、不吝、不屈、不移,應(yīng)該都是有出處的名字。不悔和不吝出自《周易》,不屈和不移出自《孟子》。孟子說過:“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可是再看那些剩下的名字,不呆、不干、不學(xué)、不通、不法、不測、不恥、不解、不學(xué)、不問、不文、不武……隨便舉出一個,都能讓人眼前一黑。什么?“趙不干”難道是想辭職嗎?“趙不測”,意思是說天有不測風(fēng)云,活不了多久嗎?那位叫“趙不恥”,莫非人品很無恥?竟然還有人叫“趙不嫖”,是在標(biāo)榜他的生活作風(fēng)嗎?
從我們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上述名字確實(shí)奇葩。更加奇葩的是,它們竟然還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名字,而是宋朝皇室中某一代男性成員的名字。
古代中國流行單名,姓是一個字(復(fù)姓則是兩個字),名也是一個字。像劉備、關(guān)羽、張飛、武松、宋江、李逵,都是單名。從東晉和南北朝開始,漸漸出現(xiàn)雙名,例如王羲之、王獻(xiàn)之、祖沖之、謝靈運(yùn)、酈道元、陶淵明,都是雙名。到了宋朝,雙名已經(jīng)非常普及,甚至超過了單名,宋朝皇室也不例外。
宋朝開國皇帝是趙匡胤,他有兩個弟弟,分別是趙光義和趙廷美。弟兄三個,全是雙名。按照宋朝男子的取名規(guī)律,凡取雙名者,前一個字都表示輩分,同一家族的同輩兄弟,前一個字一般都是一樣的。所以趙光義本來叫趙匡義,趙廷美本來叫趙匡美。只不過,趙匡胤當(dāng)了皇帝,為了表達(dá)對他的敬意和恐懼,其他人不能再使用“匡”字和“胤”字,于是趙匡義改成了趙光義,趙匡美改成了趙光美。等到后來趙光義繼承大統(tǒng),“光”字和“義”字也不能用了,三弟趙光美不得不再次改名,從此叫做趙廷美。
趙匡胤是宋太祖,趙光義是宋太宗。太祖在位時,已經(jīng)給三兄弟的子孫后代排好了輩分,兒子為“德”字輩,孫子為“惟”字輩,曾孫為“從”字輩,玄孫為“世”字輩。例如太祖的兒子分別叫趙德秀、趙德昭、趙德林、趙德芳,孫子分別叫趙惟正、趙惟忠、趙惟和、趙惟吉,曾孫分別叫趙從節(jié)、趙從讜、趙從善、趙從恪,玄孫分別叫趙世程、趙世卓、趙世安、趙世將。可是太宗一即位,馬上另起爐灶,讓太祖的子孫后代繼續(xù)使用太祖排好的輩分,而給他自己的子孫后代單獨(dú)又排了一套輩分。
具體說,太宗的兒子為“元”字輩,分別叫趙元侃(即后來的宋真宗)、趙元佐、趙元僖、趙元份(人數(shù)太多,后續(xù)從略,下同)。
太宗的孫子為“允”字輩,分別叫趙允升、趙允言、趙允熙、趙允讓。
太宗的曾孫為“宗”字輩,分別叫趙宗實(shí)(即后來的宋英宗)、趙宗述、趙宗誘、趙宗孟。
太宗的玄孫為“仲”字輩,分別叫趙仲衢、趙仲先、趙仲翩、趙仲瑺。
太宗的高孫為“士”字輩,分別叫趙士程、趙士化、趙士販、趙士囂。
從高孫再往后,緊接著就是“不”字輩了。剛才說的那些奇葩名字,趙不呆、趙不解、趙不恥、趙不嫖,統(tǒng)統(tǒng)都是宋太宗的“不”字輩后代。如果將宋太宗定為第一代,那么這些“不”字輩的皇族子弟就屬于第七代。
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有一個華山派,華山掌門叫岳不群,他和他的同門師兄弟也都是“不”字輩,例如封不平、叢不棄、成不憂。這批華山劍客當(dāng)然不屬于大宋皇族,不過非常巧合的是,他們的名字在宋太宗第七代子孫中都出現(xiàn)過——《宋史·宗室世系表》中的趙不群、趙不平、趙不棄、趙不憂,恰好可以對應(yīng)《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封不平、叢不棄、成不憂。
問題是,宋朝皇族取名,干嗎要取一些看上去特別奇葩的名字呢?原因有三:
第一,宋太宗當(dāng)初給他的后代子孫排輩分,其他輩分用的字都很好,就這個“不”字不太妙,因?yàn)闊o論多么典雅的字,一旦放到“不”的后面,就不典雅了。譬如宋英宗本名趙宗實(shí),這個名字沒有任何毛病,可是如果排到不字輩,馬上變成趙不實(shí)。
第二,宋太宗即位以后,大肆迫害哥哥宋太祖和弟弟趙廷美的子孫,搞得老大和老三的支系七零八落,人丁不旺,而他自己的后代卻是迅速膨脹到了驚人數(shù)字。到第七代不字輩時,人數(shù)已經(jīng)上千,那么多人取名,既不想重名,又不能使用上一代用過的字,那就只能挑選一些奇葩的名字了。
宋朝第十位皇帝差一點(diǎn)就叫趙不構(gòu)
第三,古今字義有很大變化,像趙不嫖的那個“嫖”字,現(xiàn)在很不雅,古義卻是“輕浮”的意思,不嫖者,很穩(wěn)重,不輕浮是也。
事實(shí)上,由于宋太宗的子孫繁衍太多,彼此之間不通音信,取名時溝通不暢,即使用了那么多奇葩名字,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重名現(xiàn)象。據(jù)粗略統(tǒng)計,宋太宗子孫中至少有七個人叫“趙不器”,有四個人叫“趙不愚”,另外還有四個“趙不求”、三個“趙不武”、三個“趙不憤”、兩個“趙不惑”。這些人取名時,肯定不知道會跟其他皇族子弟重名,主要是因?yàn)槿藬?shù)實(shí)在太多了,大家互相不認(rèn)識,恐怕只有管理宗室檔案的官員才能搞清每一個皇族名字的詳細(xì)信息。
據(jù)《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南宋初年,宋高宗被金兵趕得四處逃亡,途中遇到一個皇族子弟。高宗問道:“你是哪個支系的子孫?”答曰:“太宗那支?!备咦谟謫枺骸澳闶鞘裁摧叿??”答曰:“不字輩?!薄澳悄憬惺裁疵帜兀俊贝鹪唬骸摆w不衰?!备咦诖笙玻骸摆w氏不衰,好名字,好名字,看來我們趙家江山興復(fù)有望??!”竟然當(dāng)場封賞了這位趙不衰。
其實(shí)按照輩分,宋高宗也是不字輩,與趙不衰同輩,按照排行,他應(yīng)該喊人家哥哥或者弟弟。但他不認(rèn)識這位同輩兄弟,還得仔細(xì)詢問一番,才能知道對方的支系、輩分、排行和名字。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凈瞎扯,宋高宗名叫趙構(gòu),名字里面沒有不字,怎么會跟趙不衰同輩呢?”
這是因?yàn)樗纬实郾容^有人味兒,不愿給大家添麻煩,為了減輕同輩皇族改名字的負(fù)擔(dān),從宋真宗那一代開始,一個皇族成員只要被立為太子,或者被封為親王,老皇帝都會去掉他們名字中表示輩分的那個字,把雙名變成單名。宋高宗屬于不字輩,本來應(yīng)該叫趙不構(gòu),但他爹是宋徽宗,他是皇帝的兒子,一生下來就被封了王,所以就從趙不構(gòu)變成了趙構(gòu)。
● 資料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