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強
【關鍵詞】 歷史教學;改進;目標;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9—0073—01
筆者結合近年來自身課堂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影響農村初中歷史教學效果的問題很多。例如,教師課堂語言欠生動幽默,有時語速過快,學生很難跟上教師講課的速度;有時過于關注復習的進度,忽視了學生聽課的狀態(tài)和效果,特別是缺乏對學困生的個體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于關注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了歷史課應有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顯得單一,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充分調動;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有時不夠科學,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對課標的理解有欠缺,對課文重點難點把握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做到先學后教和全面精煉;教學手段單一,信息技術運用不到位,不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此等等,已經到了必須改進的地步。
一、改進的目標
對農村初中歷史教師而言,重點要確立以下四個改進目標:一是有效研究教材。要加強課程標準學習,更好地把握每一課的重點和難點;要加強備課組的集體備課與教學研討,加強同伴互助和交流,尤其要和區(qū)域合作辦學學校的支教教師交流,對一些疑難問題如何解決及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解決進行探討。二是有效設計教學。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問題、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一節(jié)課都要用心獨立設計。三是有效運用教學語言。節(jié)節(jié)追求優(yōu)美的教學語言,時時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增加歷史故事等手段趣化教學內容,是有效運用教學語言的保障。四是有效關注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備課過程中要備學情,上課前,教師應做到心中有“人”,對每個班的學困生要時時關注,即這節(jié)課我應關注哪幾個學生,課前要做到“有備而來”。
二、改進的策略
1.豐富教學方法和手段,要有形象具體的教學情境設計。例如,教七年級歷史下冊第十一課《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一課時,筆者這樣設計:我們準備拍一部反映宋代生活的專題片,同學們應為片子準備哪些資料?指導學生課前搜集相關資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完成本課學習。這種不同于以往的方法不僅新穎且具有吸引力,學生參與的興致很高,對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有些同學還想出了小品表演、燈謎競猜等形式的表達方式,使整節(jié)課達到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見,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設計形象具體的教學情境,不僅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需求,而且能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自我學習的主體性。
2.課堂活動目標要明確。歷史課上教師常常采用各種活動的形式來完成教學,但我們不能因此犯下為活動而活動的錯誤。例如,在教《宋元文化》一課時,某教師設計了以下活動:讓學生表演小品《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看圖講火藥發(fā)明的故事,但活動目的不明確,教師缺乏指導,活動并不能達到讓學生有效學習的目標?;顒油ǔJ菫檫_到教學目的,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的,它應作為一種載體,使學生通過活動最終發(fā)現(xiàn)知識、掌握知識并獲得學習技能?;顒又袘詫W生為主體,教師是活動的設計者、引導者、咨詢者。這就要求在活動前,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的內容,學生的知識基礎、身心發(fā)展特點等,明確活動的目標、要求、方案,確定活動方式。反之,如果活動前,缺乏周密的設計或活動目的不明確,活動就會偏離方向或失去意義。
3.要堅持二次課教學設計。二次課教學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要比第一次更精心。要通過清晰的教學思路,層層遞進,不斷把教學內容推向高潮。各環(huán)節(jié)的過渡和銜接要比第一次更巧妙自然,且語言簡潔。教學形式要比第一次更靈活多樣,更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的重點分析講解、學生的自主活動一定要恰到好處,生動有趣。二次課教學設計還要注意把握教學節(jié)奏,有緊有松,快慢結合。既要有教師講的空間,又要留給學生活動的空間,要有師生互動的討論,還要有生生互動的辨論。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一定要給人環(huán)環(huán)相扣、行云流水的感覺。
4.把自身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農村初中歷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加強專業(yè)閱讀和積累,廣聞天下時政,增強同行交流,不斷教學反思,主動學習求教,堅持寫作。特別是在日常教學中要樹立課程意識,在開發(fā)和應用課程資源中使自己得到專業(yè)的成長,也使自己成為最好的課程資源。同時,還要把農村學生當成重要的課程資源。編輯: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