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貽嘉
【摘要】語文是小學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小學教育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以及教育需求的不斷變化,如何更有效地構(gòu)建小學語文課堂將成為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問題。小學語文課堂的效率決定了課堂的質(zhì)量以及效果。因此,本文將對小學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及如何構(gòu)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進行簡要分析及研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存在的問題
(一)老師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接受
受中國應試教育傳統(tǒng)習俗的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普遍存在著老師成為教學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問題。由于應試的要求,以及同齡人競爭壓力、升學壓力及重視考試成績的影響,在教學中,老師容易成為主體,而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對一篇課文的講解,老師一般是先讀一遍文章,將生僻字進行注音,然后對課文的主旨及所要表達的思想進行講解,對重點語句進行分析,然后讓學生進行朗讀背誦,最后將對應的課堂練習完成。這是小學語文講課的一個普遍模式,整個過程都是老師進行講解,沒有將學生放到學習的主體位置,學生只是被動接受。這樣不利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建立,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課堂教學模式、形式單一,課堂缺乏活力
由于現(xiàn)在小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老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希望也比較大,有一種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的心理。同時,教育部門對學校的考核、學校對老師的考核也包括升學率及考試成績。因此,為了學生有更好的成績、學校有更高的升學率,必須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抓住重點,盡快地將盡可能多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多背、多讀、多做練習。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學形式也比較單一,太多教學形式容易浪費時間,這也導致了教學比較枯燥,課堂缺乏活力、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對老師依賴性強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心智還不夠成熟,天性愛玩愛動、自制力比較差。加上很多老師習慣于填鴨式地灌輸知識,學生更是養(yǎng)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不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和學習。很多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由于課后缺乏足夠的約束,不能主動完成課后學習任務。
二、構(gòu)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對策
(一)明確教學目標
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制定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因此,在構(gòu)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時,首先要把握教學的目標,教學的目標要結(jié)合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的需求、學生的興趣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制定。教學目標不僅僅單方面在于學生的考試成績,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學習進步的動態(tài)過程,讓教學能夠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應該是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讓學生自主地思考交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有更好的學習成績,這樣的教學目標才是構(gòu)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所應該追求的。
(二)豐富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增強課堂活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構(gòu)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中,老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增加課堂的活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要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課堂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形式,比如小組討論、辯論、表演、演講、故事會、黑板報等形式,在《小猴子下山》這篇文章中,可以讓學生扮演多個角色;《小蝌蚪找媽媽》也可以進行表演;對歇后語的學習,可以讓學生進行比賽搶答;對詩詞的學習可以進行朗誦比賽等。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彩,使學生能夠更有興趣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融入生活元素,創(chuàng)造有生活化的課堂模式
學習是來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中,要融入生活元素、創(chuàng)造有生活化的課堂模式。比如在《小猴子下山》這篇文章中,老師可以把西瓜、芝麻、玉米棒帶來課堂,讓學生深入到文章內(nèi)容情景中,同時可以讓學生知道西瓜、芝麻、玉米的真實樣子;在《烏鴉喝水》這篇文章中,為了讓同學更加直觀地了解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可以把小石子、水和水杯帶來課堂,給學生演示隨著小石子越來越多地放入只有半杯水的水杯,水位會逐漸上升,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增加了,也加深了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印象,學生學習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分層提問、分層練習
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中,不能單純地趕進度,追求速度和效率,這樣有可能產(chǎn)生副作用。老師要因材施教,掌握每一個同學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個體的學習能力及學習進度來提出不一樣的問題,切實保證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加入到課堂學習中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同時,老師可以根據(jù)每一個個體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進度的不同,分別設置練習題目,并且隨著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進度的推進,要相應地提高練習的難度和層次,讓學生能夠有序?qū)W習。
三、結(jié)語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小學語文的發(fā)展趨勢,老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明確教學任務,豐富教學形式,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愉快高效的課堂中追求學習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翹楚.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4).
[2]鄭憬豐.構(gòu)建活力、開放、延伸的小學語文學習型高效課堂——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J].知識窗(教師版),2016(8).
[3]蔡海軍.引領(lǐng)學生步入語文的世界——淺談構(gòu)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2(5).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