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偉
[摘要] 目的 對白芍總苷的鎮(zhèn)痛與抗炎活性予以探討。方法 該次研究選擇健康小鼠100只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為2016年5—7月,購于當地疾控中心實驗動物中心,并隨機分為A組、B組、C組、D組、E組,應用醋酸腹膜炎模型及小鼠熱板法,開展苯酚膠漿所導致的盆腔炎大鼠實驗等,對白芍總苷的鎮(zhèn)痛與抗炎效果予以探討。結果 在為小鼠給藥0.5 h后,白芍總苷對于小鼠的熱板所導致的疼痛分別為A組(18.0±2.2)、B組(23.9±3.4)、C組(23.0±5.8)、D組(24.2±5.5)、E組(22.7±4.6),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對苯酚膠漿模型的治療作用評分為12~15分時,每組分別為2、0、1、1、1例,表明白芍總苷具有理想的治療作用。結論 在實際應用中,白芍總苷能夠起到良好的鎮(zhèn)痛與抗炎作用。
[關鍵詞] 白芍總苷;鎮(zhèn)痛;抗炎活性
[中圖分類號] R2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5(a)-012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TGP). Methods This study selected 100 cases of healthy mi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time is from May to July 2016, were purchased from experimental animal center of local CDC,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group, B group, C group, D group, E group, application of acetic acid and hot plate method in mice peritonitis models, carry out phenol mucilage due to pelvic inflammation in rats, the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and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effect will be discussed. Results For drug delivery in mice after half an hour, radix paeoniae alba total glycosides in mice caused by hot plate pain respectively in group A (18.0±2.2) and group B (23.9±3.4), group C(23.05.8), group D (24.2±5.5), group E (22.7± 4.6), has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 and the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phenol mucilage model scale of 12 to 15 points,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in 2, 0, 1, 1, 1 case, showed that radix paeoniae alba total glycosides have ideal therapeutic effect. Conclusion the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can play a good role in analgesia and anti inflammation.
[Key words] TGP; Analgesia;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白芍總苷中包含了苯甲酰芍藥苷、芍藥內酯苷、芍藥花苷、羥基芍藥苷、芍藥苷等藥物成分,其具有益氣、利小便、止痛、破堅積寒熱、除血痹、主邪氣腹痛等作用[1]。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該文在2016年5—7月選擇100只小鼠作為研究對象,主要通過小鼠熱板法對白芍總苷的鎮(zhèn)痛與抗炎活性予以簡單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中隨機選取健康小鼠100只,其中包含有雄性小鼠25只, 雌性小鼠75只, 18~22 g,同時選取6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 體重為140~160 g。
1.2 方法
應用熱板法篩選在55℃環(huán)境中5~30 s舔后足的雌性小鼠50只,隨機均分為5組,每組10只小鼠,分別為A組、B組、C組、D組、E組,將A組作為空白對照組,為其應用與其他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B組、C組與D組分別通過灌胃的方式給予其200、100、50 mg/kg的白芍總苷;E組作為陽性對照組,通過灌胃的方式給予其2.88 g/kg的千金片。所有小鼠每天開展1次微觀,持續(xù)6 d,在最后一次灌藥的30、60 min及90 min,將小鼠放入到55℃的恒溫浴槽中,對小鼠的舔后足時間進行觀察記錄[2]。
白芍總苷對小鼠腹膜炎炎性物質滲出的影響予以分析,取50只小鼠,含25只雄鼠、25只雌鼠,隨機均分為5組,每組10只,給藥方式與上文一樣, 但在用藥的第6天,1 h后制模,每只小鼠的腹腔中注射濃度為2%的0.2 mL冰醋酸生理鹽水溶液,6 h后通過脫頸臼將小白鼠處死,應用5 mL包含有肝素鈉的生理鹽水分3次來對小鼠的腹腔進行沖洗,并收集每只小鼠的腹腔沖洗液,對腹水中的白細胞數量進行計數。并按照600 r/min的速度對沖洗液離心處理。15 min之后,取其中的上清液應用分光光度計實施280 nm測吸光度,從而對其蛋白質含量實施測定。
另外選取50只Wistar雌性大鼠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慢性盆腔炎的治療作用。操作如下:向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劑量按照15 mL/kg計算;暴露出下腹部,脫毛處理,切口部位選擇在腹部正中,依次撥開大腸、小腸等組織,暴露出子宮,在子宮分叉處的右側,進針4號針頭,并向卵巢注射苯酚膠漿,濃度為20%、劑量為0.1 mL。最后選取10只大鼠作為假手術組,各項操作基本一致,但使用生理鹽水代替苯酚膠漿,觀察大鼠的生存情況。造模成功后15 d,抽取3只大鼠進行解剖處理,觀察子宮、盆腔的粘連情況。然后對子宮組織進行切片檢查,輔助應用光鏡,對子宮內膜上皮、腺上皮細胞增生予以觀察。將其隨機均分為六組,分別為A組、B組、C組、D組、E組、F組,其中前五組的胃關注方法與熱板法中相同;F組為假手術組,向大鼠體內注射等體積的生理鹽水,用藥劑量按照10 mL/kg計算,連續(xù)用藥20 d后將大鼠處死,進行解剖稱量子宮重量、觀察子宮形態(tài)。
1.3 觀察指標
肉眼觀察大鼠子宮左側的大體形態(tài)變化,并將觀察結果與右側子宮進行對比分析,病變的嚴重程度,具體判斷標準如下:①宮腔無病變?yōu)?分,病變面積在33%以內為1分,病變面積在33%~67%為2分,病變面積在67%以上為3分。②腔壁結構正常為0分,層腺體結構消失為1分,黏膜和肌層輕度粘連為2分,黏膜和肌層嚴重粘連為3分。③上皮細胞正常為0分,細胞脫落或扁平面積在33%以內為1分,脫落或扁平面積在33%~67%為2分,全部脫落壞死為3分。③未見炎細胞浸潤為0分,細胞浸潤出現(xiàn)在黏膜層為1分,細胞浸潤涉及肌層為2分,細胞浸潤累及全層為3分。④內膜不見水腫充血為0分,輕度充血水腫為1分,明顯充血水腫為2分,全層充血水腫為3分。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借助于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文中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白芍總苷對小鼠熱板所致疼痛的影響
在為小鼠給藥半小時后,白芍總苷對于小鼠的熱板所導致的疼痛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見表1。
2.2 白芍總苷在苯酚膠漿模型中的治療作用
白芍總苷對于由于苯酚膠漿所致的大鼠子宮內膜病變具有理想的治療作用。見表2。
3 討論
白芍總苷是從白芍飲片中提取,按照干燥品來計算,含芍藥苷占比在40%以上。以干燥白芍為對象,采用生化提取法能得到芍藥苷、芍藥花苷、苯甲酰芍藥苷等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生理功效,這些成分綜合在一起,共同稱為白芍總苷(TGP)?,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白芍總苷能夠調節(jié)免疫反應,會對T細胞、B細胞、細胞因子產生明顯影響;而且具備抗炎、鎮(zhèn)痛、養(yǎng)血通絡的作用,同時有利于保護肝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慢性盆腔炎的炎癥反應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致炎因子水平提升、水腫、炎癥細胞滲出等反應,并且伴隨有疼痛反應,通過熱板法、苯酚膠漿等實驗發(fā)現(xiàn),為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應用不同劑量的白芍總苷開展治療,能夠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的子宮擴張、粘連等反應指標[3]。文中小鼠使用白芍總苷后,對于熱板所致的疼痛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偨Y可知白芍總苷的功效如下:①能改善慢性盆腔炎大鼠的病理情況;②用藥后能夠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提高小鼠的生存質量。在這種情況下,白芍總苷的使用劑量控制在200 mg/kg,能夠有效減少腹腔白細胞計數,繼而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起到抗炎、鎮(zhèn)痛作用[4]。在該次研究中,通過分為5個小組,分別給藥30、60 min與90 min,其中A組分別是(20.4±3.1)、(18.0±2.2)、(21.1±5.2)、(18.4±5.0);B組數據分別為(21.5±2.6)、(23.9±3.4)、(24.6±4.9)、(24.6±4.3);C組是(19.3±2.4)、(23.0±5.8)、(24.0±6.9)、(23.0±5.0);D組分別是(20.7±3.3)、(24.2±5.5)、(22.0±3.3)、(21.7±6.8);E組分別是(19.8±2.6)、(22.7±4.6)、(19.5±3.6)、(23.2±4.5)。其中數據與章超群等人[8]的平均數值(22.5±5.8)相一致。
綜上所述,該次研究中,當白芍總苷的劑量為200 mg/kg時,能夠起到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并且能夠抑制小鼠由于腹膜炎所導致的白細胞滲出,并且其在慢性盆腔炎大鼠的子宮擴張與粘連中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由此可見,在實際應用中,白芍總苷能夠起到良好的鎮(zhèn)痛與抗炎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輝,文莉. 白芍總苷的抗炎活性[J]. 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1(04): 283-286.
[2] 劉國玲,張玉霞,蘆琨,等. 白芍總苷對大鼠佐劑關節(jié)炎抗炎作用及機制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20):5348-5350.
[3] 謝長江,謝富華,張珊珊,等.白芍總苷對大鼠膿毒癥的抗炎作用及機制研究[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16):2417-2418.
[4] 趙莉,蘇雙全,夏林,等. 白芍總苷對糖尿病大鼠腎組織TLR2、TLR4/NF-κB信號通路調節(jié)的影響[J]. 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5): 518-522.
[5] 戴淑萍,顏勤明. 白芍總苷在心血管疾病模型動物中的藥理研究進展[J]. 中國藥房,2015(10):1418-1420.
[6] 劉芬,詹文紅. 白芍總苷體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5(2):132-135.
[7] 鄭琳穎,潘競鏘,楊以琳,等. 白芍總苷下調果糖-高脂誘導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ERK1/2,TLR4和TRL9蛋白表達的作用[J].中國藥學雜志,2014(24):2168-2172.
[8] 章超群,武曉旭,吳永貴,等.白芍總苷對糖尿病大鼠腎組織Toll樣受體信號通路調節(jié)的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4(3):354-359.
(收稿日期: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