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微
摘要:中職學校的電力拖動的教學目標,應該以就業(yè)為導向,能力為本位,加強實踐教學和技能訓練,努力造就技能型緊缺人才。任務驅動教學能充分體現職業(yè)技能的特點,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人才行之有效。本文論述了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及任務驅教學模式的具體構建方法。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電力拖動;構建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5-0080
一、“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概論
“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叭蝿镇寗印笔且环N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等職業(yè)學校的《電力拖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fā)展性特點的課程。在《電力拖動》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電力拖動項目中的設計與實現“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電力拖動安裝與設計調試的基本職業(yè)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目前,“任務驅動”教學法已經形成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
二、在電力拖動教學中設計有效的驅動任務
任務在“驅動”教學中要盡力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主體是教師,教學時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這非常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指導下的“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師生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和角色。學生在學習中起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起組織、引導、促進、控制、咨詢的作用。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靠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學習材料來實現。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電力拖動》的課程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動“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知識、思維、技能和情感得到鍛煉和熏陶。因此,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中心”,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提高和激勵學生前進。
在設計“任務”時,必須考慮到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容易讓學生調動原有的智力背景來建構新的知識體系。把總目標細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體現總的學習目標。
三、《電力拖動》中高效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具體構建方法
在《電力拖動》課程教學中,將電力拖動的項目引入教學,其效果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以項目為主線,將項目與教材相結合、同時注重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通過項目來評價考核學生學習質量,實現教材職業(yè)化、能力崗位化。選取項目要以教學的內容為依據,以現實的對象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學知識點,又能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項目的選取。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學生去主動發(fā)現身邊的素材,選擇難度適合的工程項目。為了方便教學,筆者將一個班級分成很多個項目小組,教師是項目經理,學生則是項目的開發(fā)人員,除了學生要學習外,教師也在學習與研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以小組的形式,學生展示的方式,進行師生、生生之間交流和討論。項目開發(fā)小組經常以幻燈片方式展示成果,陳述自己通過學習掌握了哪些知識和技能,運用了哪些方法,怎么用的?如何改進?獲得了什么親身體驗?初步提高了自己的哪些能力?問題是怎么解決的?解決的過程是什么?類似的交流穿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
在通過以上探討后,我們就利用實際控制電路項目來具體說明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電力拖動》課程教學中怎樣具體地實施有效的“任務驅動”教學方法。
1. 提出任務前的準備
在提出課程的任務和項目前,我們必須為了能夠保證項目及任務的順利進行而做好充分的準備。具體的準備工作包括:學生的電力拖動基礎知識的準備,安裝電力拖動設計所用工具和器材等準備。在布置任務的前期,教師要引導學生這個電路要熟悉而且會設計該電路的功能。
2.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任務
在做好了充分的知識和軟硬件準備后,就開始選擇和安排任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對教學內容進行較大的改革,圍繞實現項目需要的技術以及開發(fā)的過程重新安排教學內容,自編教學講義。同時,筆者還要經常結合項目的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以實現某些項目需要的特殊技術。根據“任務驅動”教學法的要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將一個“生產全自動流水線”綜合項目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小項目,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小的項目中,每一個小項目中都包含著新、舊知識點。學生接受項目后首先思考如何完成項目,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將會遇到哪些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也是他們想要知道的知識點,此時再講授新知識,就調動了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在完成項目的同時,學生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如何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以及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 任務分析
提出任務之后,教師不要急于講解,而要讓學生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問題。例如,在“生產全自動流水線”的設計中,采用什么交流接觸器和行程開光,需要有什么功能,每個功能要如何設計等問題。這樣的問題的提出,思考以及解決的過程,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知識和想象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利用自己已經學到的知識的基礎上鍛煉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以便適應以后的工作。
4. 任務分工明確
在分析了“生產全自動流水線”這個項目任務后,我們基本上知道了這個電路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現在的工作主要是把這些小的任務分配給各個項目小組去完成了。在各個項目小組完成了各自的小任務之后,最后在這些小項目的基礎上完成整個大項目即“生產全自動流水線”的設計。在這個階段,主要把項目分解為:去百度查找設計類似的電路;設計電路技巧;電路功能是否完整;電路有無缺點。
5. 小組任務的完成與成果展示
在這個階段過程中,主要是結合各個項目小組的完成的小項目進行評價和展示,通過學生的提問和教師的講解,對各個小組的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總結。在這個過程中,要給每個學生的表現做記錄,以便于課程結束時,通過平時表現對其總成績進行考核。
6. 評價檢查
根據《電力拖動》這門課程的特點,應關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態(tài)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以及獲取知識的經驗與教訓,使其真正得到提高。不應過多地看重學生所獲得知識的對與錯。課堂評價是對學生能力的客觀評價,應該既符合社會的要求,又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要特別注意,不僅要指出學生的優(yōu)點,也要看到學生的弱點,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學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每個學生每完成一個任務,都必須交流展示,大家討論評點,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評價的內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熟練應用;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學間相互協(xié)作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四、結束語
“任務驅動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以任務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改變了傳統(tǒng)的被動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型教學模式。但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作用和事先的準備工作、組織工作都大大增加。在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思維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把靜態(tài)的教學變成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的開放式教學,使每個學生都有嘗試成功和創(chuàng)新的機會。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力拖動教學中的運用是成功的。希望同行一起繼續(xù)實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張曉景,李曉斌.Dreamweaver 8 大師課堂全記錄[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06.
[2] 張夢欣.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
[3] 姜振安.“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J].職教通訊,2003(7).
[4] 錢曉菩,馬玉娟.試論任務驅動[J].中國電化教育,2002(9).
[5] 章 柯.提高《電力拖動》教學有效性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J].新課程學習,2011(2).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嘉縣第二職業(yè)學校 3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