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媽媽最關心的莫過于腹中的寶寶是否健康,而孕期胎動監(jiān)測是評價胎兒宮內情況最簡便有效的方法。當孕媽媽感受到胎兒在腹中東蹬西踹時,這種胎動是否正常,如何測定胎動?什么情況下胎動會發(fā)生異常?婦產科大夫將與你一一細說。
名詞解釋
什么是胎動?
胎動指的是胎兒的軀體活動,因胎兒活動時沖擊子宮壁而使孕媽媽感覺到,有時在腹部檢查時可以看到或觸到。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和胎兒的安危有很大關系,孕媽咪一定要細心了解。
胎動什么時候出現?
其實,在孕媽媽能感知到胎動之前很久,胎兒就已經有自己的活動了。胎兒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軀體活動,胎兒約自第8周起即會開始運動,此時脊柱亦開始進行細微的小動作。在懷孕10周后,超聲檢查時就可以看到飄動、跳動等較明顯的運動,只是這時候運動對子宮的沖擊力較小,孕媽媽感覺不到。如果是第一胎,孕媽媽一般在18?20周左右自己感覺到胎動,如果不是第一胎,可能會在16?18周,甚至更早即能感覺到胎動。隨著孕周增加,胎兒增長,胎動越來越明顯,孕30?32周最明顯,孕媽媽不僅能感覺到,也能看得到。孕32周之后,胎兒增大明顯,逐漸占據子宮大部分空間,胎兒軀體運動明顯受限,孕媽媽自覺胎動次數較之前減少。
如何進行自我胎動計數?
孕婦自我胎動計數是觀察胎兒在子宮內安危的重要手段,也是較常用的監(jiān)護方法,數胎動可以從孕30周起進行,每天早、中、晚固定時間測3次,每次數1小時。孕婦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躺在床上或坐在沙發(fā)上,注意力集中,雙手置于腹部,可以以鈕扣為標記,胎動1次放1粒鈕扣在盒子中,如連續(xù)動幾下也算1次。1小時完畢后,盒子中的鈕扣數即為1小時胎動數。將早、中、晚3次胎動數相加,再乘以4,即為12小時的胎動數。孕媽媽需要注意的是,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時也是有睡眠覺醒周期的,如果孕媽媽在數胎動時寶寶沒有活動,可以等20分鐘,如果20分鐘后還沒有胎動,可以拍拍肚子或采取其他方式把寶寶喚醒再進行胎動計數。
如何進行自我胎動計數?
正常胎動
一般情況下,胎動次數≥6次/2小時為正常,或者12小時30到40次,但是每個寶寶情況不同,有的寶寶比較活躍好動,有的寶寶比較安靜,細心的孕媽媽連續(xù)幾天數胎動后會發(fā)現自己寶寶的胎動規(guī)律。
需要引起準媽媽注意的胎動
胎動次數減少 胎動次數小于6次/2小時,或小于20次/12小時或者比平時少50%為胎動減少,多為胎兒宮內缺氧的表現。如果少于10次/12小時,則提示胎兒在子宮內明顯缺氧。
胎動次數增加 胎兒受到刺激以后胎動次數增加,比如噪音、撞擊等,另外胎兒宮內缺氧時胎動次數也會增加,一般胎動次數增加出現要比胎動次數減少早,所以及時發(fā)現胎動次數增加對于及時發(fā)現胎兒宮內缺氧更有意義。
胎動劇烈后突然停止 是胎兒急性缺氧后窒息的表現,如臍帶打結,臍帶正常長度是30?100cm,平均長度55cm,如果臍帶過長則容易纏繞胎兒的頸部或身體,因為好動的寶寶可以在羊水中自由地運動,一旦在運動過程中臍帶打了死結就會使血液無法流通,導致胎兒因缺氧而窒息的現象。
有上述情況出現時,準媽媽會感覺到胎動與平日不同,急促劇烈,經過一段時間后又突然停止,這就是寶寶發(fā)出的異常信號。
作為時刻關注胎寶寶狀況的準媽媽來說,應該知道胎動是寶寶給媽媽發(fā)出的信號,正常胎動是寶寶向媽媽報平安的“家書”,異常胎動是寶寶向媽媽求救的信號,一般來說,胎動消失早于胎心消失,孕媽媽一定要關注寶寶向自己發(fā)出的信息,孕30周以后每天進行胎動計數,如果一旦發(fā)現胎動過多、胎動過少、胎動消失等異常情況,隨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胎兒異常,采取措施改善胎兒缺氧狀態(tài),減少胎兒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