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修辭”的學習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修辭教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語言運用、表達交流等多方面都用得到修辭,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對修辭使用的訓練,將修辭教學做進一步的完善,提高修辭教學的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在課文教學中滲透修辭教學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現(xiàn),大部分課文都會用到修辭,語文教師可以將修辭教學巧妙地與課堂教學相融合,讓學生在學習字詞、文章的過程中認識并掌握修辭的使用。在高中語文中,學生接觸的修辭種類比較多,但大多修辭種類源于語文教材當中,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認真研讀語文教材,讓學生對修辭有基本的認識并了解修辭的知識與技能。在課文中滲透修辭教學相比利用單獨的句子進行教學,會讓學生更易于接受,清晰的知道修辭的含義和作用。以蘇教版《祝?!返慕虒W為例,這篇文章旨在讓學生通過欣賞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了解作者要傳達的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念,文章中大量的地方運用到修辭,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的同時讓學生找出修辭手法,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教師最后做出講解。
《祝?!吩诿鑼戶旀?zhèn)下雪的場景時“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夾著煙藹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zhèn)亂成一團糟”,在這個句子中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運用了夸張和比喻這兩種修辭,但結合上下文來看這兩個常見的修辭手法將魯鎮(zhèn)當時的環(huán)境刻畫的恰到好處,有助于學生體會當時的情景和理解課文內容。
高中語文中古詩、宋詞都含有比喻、對比這一系列的修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就可以掌握一些修辭的運用,而且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語文教材,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體會到修辭的獨特之處。
二、采用對比教學了解語文修辭
教師利用對比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修辭作用的印象,很多學生分不清“比喻”和“擬人”,而且學生在解釋這兩種修辭的用法時也容易弄混,如果教師將這兩種修辭放在一起進行講解,會讓學生對這兩種修辭有進一步的區(qū)分。同一種修辭也可以分為不同種類,比方說比喻可以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擬人可以分為:擬人、擬物。學生面對這種修辭方法時更容易出現(xiàn)錯誤,為了避免學生出現(xiàn)這種分不清修辭方法這一問題,語文教師可以用對比教學來對學生進行指導,例如在講解比喻這種修辭時,丙像丁是明喻,本體和喻體都在同一個句子當中,比喻詞將兩個喻體連接起來;而“暗喻”顧名思義沒有比喻詞,丙是丁為暗喻;“借喻”可以簡單地認為兩個喻體有相似之處,丙代丁,但嚴格來講借喻沒有本體直接出現(xiàn)喻體。關于比喻這一系列的修辭,教師可以借助對比教學來對學生進行講解,比較不同的修辭在句子當中的修辭作用,加深學生對比喻的印象。
在蘇版的《祝?!愤@一課當中,教師同樣可以采用對比教學來給學生講解“對比”這一修辭,其中分析描繪雪的場景時:“微雪點點的下來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斂了笑容,旋轉眼光,自去看雪花”。這里一方面將過去短暫生活的甜美與現(xiàn)實生活的冷酷形成強烈的對比,另一方面又暗示出柳媽講的故事將對祥林嫂造成嚴重的精神打擊,結合課文通過前后內容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對比”修辭的強大之處將主體更加突出。
三、將修辭教學系統(tǒng)化
在高中語文課本中修辭種類繁多,學校和教師對于修辭教學并沒有做出具體的規(guī)劃,雖然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對修辭教學很重視,但很多教師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由此可見,語文教師在進行修辭教學時應將修辭教學系統(tǒng)化,對學生進行分項的修辭教學,進一步完善高中語文課堂。除了在課堂當中穿插著對修辭進行講解,教師還應留出具體的時間對學生展開系統(tǒng)化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配好教學時間,逐步、分項的對學生進行修辭教學,讓學生對每一項修辭手法都有最透徹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按照詞語斷句、修辭格、修辭手法、修辭作用等分類順序來進行教學,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改進教學的過程中逐漸提升修辭教學的趣味性。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化的修辭教學,有助于學生形成特定的“修辭思考”習慣,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而且教師在講課時也節(jié)省了大部分時間。學生在熟悉了教師的修辭教學后,再對新的修辭手法進行分析時,可以不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自己來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將修辭教學系統(tǒng)化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高中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修辭教學時,要讓學生體會到修辭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修辭的欲望,共同營造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
姚瑤,江蘇海門市第一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