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飛,余衛(wèi)東,趙青山
(1.陜西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員旅,陜西 西安 710032;2.陜西西京消化病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32)
奧美拉唑與蘭索拉唑對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高達飛1,余衛(wèi)東1,趙青山2*
(1.陜西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員旅,陜西 西安 710032;2.陜西西京消化病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32)
目的 探究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對胃潰瘍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胃潰瘍患者150例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5例。將蘭索拉唑用于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奧美拉唑用于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經治療后愈合程度、幽門螺桿菌(Hp)檢測結果及不良反應情況,并于治療后調查兩組患者滿意度。結果 總體上觀察組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Hp陽性率比對照組低,藥物不適反應的發(fā)生率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整體滿意程度要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蘭索拉唑和奧拉美唑相比較,前者對胃潰瘍的療效更優(yōu)秀,也更為安全,讓患者更加滿意。
胃潰瘍;蘭索拉唑;奧美拉唑;幽門螺桿菌;療效
胃潰瘍?yōu)槌R姷南兰膊。渲饕虏∫蜃訛橛拈T螺桿菌(Hp)、藥物及日常飲食[1]。臨床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的方法,雖然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都屬于質子泵抑制劑(PPI),對胃酸的分泌都能夠起到阻滯效果,但是正常情況和有刺激情況下胃酸的分泌都能夠被蘭索拉唑更有效地抑制,同時能更有效地清楚Hp[2]。此次研究對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對于胃潰瘍的療效及安全性相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胃潰瘍患者150例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5例。治療前兩周兩組患者都未接受過抗生素及抑制劑治療,而且Hp檢測均呈陽性。對照組中,男45名,女30名,平均年齡(45.2±2.2)歲,潰瘍直徑(9.2±1.5)mm;觀察組中,男50名,女25名,平均年齡(46.3±1.8)歲,潰瘍直徑(8.9±2.3)mm。
1.2 方法
觀察組于餐前30 min服用蘭索拉唑,2片/次,1次/d;果膠鉍膠囊2片/次,2次/d;餐后30 min服用甲硝唑,1片/次,2次/d。對照組餐前30 min服用奧美拉唑,2片/次,1次/d;果膠鉍膠囊2片/次,2次/d;餐后30 min服用甲硝唑,1片/次,2次/d。所有組別都進行四個療程的連續(xù)治療。治療結束后調查并統(tǒng)計患者滿意程度。
1.3 療效評價標準
患者潰瘍面積收縮低于50%,或有擴大的跡象為無效。潰瘍基本愈合,不過仍有少許創(chuàng)面殘存,患者痛感下降為有效?;颊邼兺耆?,沒有痛感為顯效。實際有效率為顯效率加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實際有效率達到94.6%,對照組實際有效率達到73.3%。對照組的實際有效率顯著低于觀察組;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32%,明顯比觀察組的16%高;且觀察組病人滿意程度為93.3%,高于對照組的69.3%;對照組Hp陰性率為77.3%,低于對照組的94.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各項指標對比(n,%)
胃潰瘍治療時程長,而且容易復發(fā)。胃酸的過量釋放能導致胃黏膜修復能力下降,進而對粘膜及胃功能造成毀傷,因此治愈胃潰瘍的主流方式為減少胃酸的分泌[3]。蘭索拉唑是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對于胃酸分泌的抑制效果更好,而且其具有服用方便、相比其他類似藥物價格更加實惠的優(yōu)勢。Hp作為胃潰瘍的常見致病菌,其清除程度在胃潰瘍的治愈過程中有重要意義。
此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總體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說明蘭索拉唑的療效優(yōu)于奧美拉唑。同時觀察組患者Hp陰性率高于對照組,Hp是胃潰瘍的致病因子之一,如果Hp的陰性率較低,那意味著療效并未達到理想水平[3]。H+的主要來源是以ATP為動力的質子泵,這使得胃黏膜位于非常低的pH的環(huán)境中,誘導了潰瘍的生成然而作為第二代質子泵抑制劑,既具有奧美拉唑的藥效,還改善了其對P450細胞色素依賴性酶的阻滯效果,使得由過度抑制胃酸分泌造成的不適反應更少出現(xiàn),安全性也更高。蘭索拉唑能夠刺激胃泌素的分泌,讓胃黏膜部的血液流通量增加,達到改良患者胃的微循環(huán)、提升其保護作用的目的。甲硝唑也能積極消除Hp;長時間處于強酸環(huán)境中的胃黏膜容易發(fā)生自噬,致使大面積的胃潰瘍生成,而果膠鉍膠囊能夠在患者的胃部生成一層溶膠,此層溶膠能夠和潰瘍淺層的炎癥部位發(fā)生親和作用,進而生成一層能夠把胃酸隔離在外的保護層,以達到保護胃黏膜損傷的目的。而服用蘭索拉唑的患者在用藥后頭暈、斑疹皮疹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服用奧美拉唑的患者,且其不適反應消退較快,也更為安全。
綜上所述,蘭索拉唑對胃潰瘍的治愈效果高于奧美拉唑,同時搭配果膠鉍膠囊和甲硝唑能夠使效果更佳,這對于治愈胃潰瘍具有非常高的臨床價值,具有極高的推廣應用前景。
[1] 胡國紅,蔣國法,李崗秀.奧美拉唑與蘭索拉唑對成人活動期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潰瘍愈合質量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1:1083-1085.
[2] 趙金強,鄒才俊,夏 磊.多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03:258-260.
[3] 吳江濤.蘭索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酒精型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比較[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2:846-847.
本文編輯:趙小龍
R573.1
B
ISSN.2095-8242.2017.020.3927.02
高達飛(1994年8月-),漢族,男,山西臨汾人,本科,主要從事消化內科研究。
趙青山,E-mail:zhaoqc@fm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