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劉揚揚
真愛不食言 廣汽本田飛度GK5
文/攝影:劉揚揚
特別鳴謝:無敵汽車網(wǎng)
一年前這臺GK5剛被提回來時,已經(jīng)做了輪圈、避震、排氣、外觀、方向盤、排擋頭等基礎(chǔ)改裝。實際上一臺GK5這樣一改就相當好開了,誰想到車主身后藏了這么大的一個計劃……
能讓神車黨們聽到都皺眉,K20A的確是本田的性能精神代表。本田家有很多厲害的機器,B系列也好、F系列也好,他們的實力和偉績都不遜于K20A,大概是因為K20A是近代本田家聯(lián)系賽場和民間最成功的紐帶,弄得人盡皆知,門口開思迪拉活兒的大叔都能聊兩句的。
以前錯過一個GE配K20A的案例,萬分惋惜,但聽到有GK5做K20A的案例倒也沒有因為之前GE的惋惜而格外興奮,大概因為GK5被玩得太瘋了,這種程度的移植已經(jīng)不夠刺激我的神經(jīng)。另外一點,我始終不覺得這是理性的玩法,投入產(chǎn)出比低。但以效率或者性價比的指標來評價這種街車作品就有些“不識本田心”的意思了,“情懷也好”“真愛也罷”,說到底這是一個情感投入多過物質(zhì)投入的事件和結(jié)果。作為本田精神的愛好者,我稱贊這樣的作品,何況試駕感受是那樣棒。
這臺車的從一年前的雅泛迪變成了RAYS G2,機蓋上多了機蓋鎖,原廠頭燈變成了更有神的RS頭燈,僅此而已,貼紙都沒有多幾張。不過就算是貼紙、紅章這類東西,車主也一如既往秉承了第一集中說的MUGEN晴雨擋那樣“求真”“務實”的風格,咱有的不光是對JDM、對本田的愛,咱金幣也有的是。
我問車主,為什么要辦K20A?車主猛吸一口煙,眼神隨著上升的煙霧逐漸迷離:“一年前剛拿到車我就加了紅章跟‘Type-R’標,幾個疑似本田粉的年輕人看到后祝福我‘意淫強國’,我當場情緒就有些波動,立馬拿起電話就撥向了成田,如今我還在街角尋找那幾個年輕人,我想證明給他們看……”
“好漢別走,好好說還不成么……”
車上的K20A2并非我們慣指的JDM版本,也就是日規(guī)機器,而是服役于EDM的EP3、USDM的DC5(Acula RSX Type S)和AUDM/NZDM的DC5身上的一臺發(fā)動機。因此它比日本市場上最早的K20A的輸出還要低10馬力左右,它的輸出大概在204馬力。不過這都不緊要,因為車主本來就沒想著要用原廠機,K20A2相比K20A只是一個性價比更高的底子,而作為底子來說,它們一樣優(yōu)秀。所以12.5∶1壓縮比的缸內(nèi)強化組合早已準備得當,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這臺發(fā)動機的進氣歧管和節(jié)氣門,細心的同學也留意到?jīng)]有發(fā)現(xiàn)預料中的拉線節(jié)氣門,原來車主為這臺發(fā)動機嫁接了FD2身上K20A的電子節(jié)氣門和進氣歧管。目的是電子節(jié)氣門可以直接與原廠油門踏板上的傳感器做匹配,省去繁瑣的電子改拉線過程,另外有了電子節(jié)氣門,全取代電腦就可以更好地控制怠速了,畢竟這是一臺街車,怠速還是不要犧牲的好。
說到電腦,這應該說是GK5移植K20難度最大的一部分了,硬件部分說實話很成熟,雖然對于K20來說GK5是新面孔,但無論是上一代GE還是思域、思銘積累下來的移植經(jīng)驗都能幫助迅速解決這件事。核心的零件發(fā)動機腳位和半軸雖然買不到現(xiàn)成貨,但國內(nèi)強大的CNC&DIY技術(shù)實現(xiàn)起來是分分鐘的事。而電腦部分,比較多的做法是“雙電腦”——K20電腦控制發(fā)動機,GK5原廠電腦控制電器功能,原因是目前GK5的CAN Bus還無法完全破解,造成的結(jié)果是無法完全拋棄原廠電腦。但別忘了這臺GK5身上的K20可是經(jīng)過鍛造的機器,想要不遺余力釋放鍛造的價值,恐怕原廠K20電腦有些無所適從,于是車主選擇了Emtron取代電腦,唯一不足的是犧牲了原廠轉(zhuǎn)速表,但這卻是DEFI萬轉(zhuǎn)表上位的絕好機會。最終的輸出設定在了241馬力在8300轉(zhuǎn)/分鐘時達到,最大扭矩為215?!っ自?600轉(zhuǎn)時達到,這足夠照顧到只更換了一套EXEDY強化離合的K20原廠變速箱的極限。
比亞迪秦夠快的,但如果你駕駛過應該會跟我一樣抱怨一句——什么Shit一樣的駕駛質(zhì)感!快從來不是衡量一臺車優(yōu)劣的唯一或者先決條件,想要讓一臺裝了K20的GK5駕駛起來不違和,你要比改一臺原廠動力的GK5更花心思在它的駕控性和整車平衡上面。車主在這方面絲毫不含糊,操控、行走、制動等方面一視同仁。這套定制了彈簧重量的HRD絞牙避震器是一年前就有的,車主也花了不少時間去調(diào)它,實際駕駛下來的感受卻是跟最近HRD的好口碑相符。車體強化除了底盤的前后兩根CUSCO防傾桿外,上半身也有不少內(nèi)容——CUSCO前后頂吧,CUSCO B柱拉桿、C柱拉桿,外加全車襯套的更換以及電瓶后移之類的配重舉措,這臺GK5的駕駛特性已經(jīng)非常貼近駕駛者的需求了。與16英寸RAYS G2相配的是205/45R16尺寸的AD08R,既然車頭變重了很多,那么降低簧下質(zhì)量還是很有必要的。剎車系統(tǒng)為SPOON卡鉗與STOPTECH剎車碟的組合,不少人認為SPOON這套剎車僅僅是情懷之選,實際制動力不敢茍同,車主則表示SPOON原配的剎車皮偏向高溫表現(xiàn),自己還算能適應。
這臺車除了排氣的高噪聲和強共振以外,別的沒毛病,K20A被人詬病的爛低扭在輕巧的GK5身上幾乎不表現(xiàn)出來,另外一點比較可惜的是為了追求接近完美的Map曲線,這臺機器的“開TECH”時機被延后到大約6500轉(zhuǎn)/分左右,即你在上海的市區(qū)道路上是很難享受到“那一下”的。車主在這臺車上花了很多心思,尤其是像內(nèi)外飾鍍晶、全車隔音、音響提升、扶手箱倒模這些細膩的舉動,想象中完全不應出現(xiàn)在一臺K20 GK5身上,所有這些組合的結(jié)果便是現(xiàn)階段車主最理想想法的實現(xiàn),這臺K20 GK5也確實是國內(nèi)最工整的一臺。你問我愛不愛這臺車,愛;但你問我開不開,除非先把那根讓人無法用正常聲調(diào)講話的排氣換掉。
能在自家最新的Type R面前喊出這句“自吸為王”透露出多少辛酸
座艙里也沒有你們想象的那樣“飛行器”,一只Defi萬轉(zhuǎn)表加一只ZD搞定全部數(shù)據(jù)顯示
車美士的這條碳纖前下唇用了一年看上去依舊挺精神的,另外車頭左側(cè)霧燈位置已經(jīng)被改為進氣口
這是我報道過為數(shù)不多的一個善始善終的案例,一年前車主“吹下的牛逼”現(xiàn)在竟然實現(xiàn)了,在這個一發(fā)誓一承諾就電閃雷鳴的爛尾年代里,能將K20如此宏偉大愿按照計劃實現(xiàn)實屬真愛。
GK5的CAN Bus還無法完全破解,因此沒有了原廠電腦,原廠的轉(zhuǎn)速表就無法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