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450001 鄭州信息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
【摘 要】大學本科生是社會的棟梁之才,更是整個社會的核心發(fā)展力量。大學生的素質(zhì)水平對國家的科技發(fā)展水平展影響深遠。本文通過對某高校本科生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了本科生學習動力不足這一嚴重問題,對其產(chǎn)生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本科生;學習動力;對策;調(diào)查研究
很多本科生畢業(yè)后都匆忙投入到工作中,希望一展身手。但社會對事科畢業(yè)生的反饋普遍不好,認為其空有學歷,缺乏學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本科生在校期間學識積累不足造成的。如何培養(yǎng)本科生課程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通過對某高校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本科生的學習動力嚴重不足,而且課堂情況十分嚴峻,存在課堂大面積打磕睡的現(xiàn)象,造成了較壞影響,更不利于本科生基本素質(zhì)和知識水平的提升。
一、學習動力不足產(chǎn)生的原因
校領導和老師都高度重視學生學習動力不足這一問題,通過聽取輔導員和班長的情況匯報后,總結(jié)了如下幾點成因:
(1)學生在入學前受到錯誤教育。學生從高中甚至初中開始起就被家長教育好好學習,終極目標是考上大學,考上大學后就徹底輕松,平日不用上早自習和晚自習,周末正常休息,甚至能過上花前月下的生活,所以很多學生以此為動力讀完初中和高中,然而考上大學后學生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跟想象相去甚遠,巨大的落差感導致學生失去了目標,得過且過的開始混日子,潛意識中就失去了向上的動力和高中時拼搏的決心,對自己的要求降低,思想松懈,導致學習動力嚴重不足。
(2)學生對課程學習較為消極,不知道所學知識以后能否用上。此點主要針對大三、大四高年級學生。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或多或少的接觸到了畢業(yè)學長后工作的消息,并了解到大學時期所學到的專業(yè)知識并不能很好的運用到畢業(yè)后的工作環(huán)境中,這些片面、負面的言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更有甚者,覺得這些理論知識在以后工作中基本用不上,根本沒有必要學習課堂上的知識,導致學習動力嚴重不足,直接表現(xiàn)為,在課堂上學生缺乏緊迫感和對知識的渴求度,難以集中注意力,出現(xiàn)了在課堂上打瞌睡的現(xiàn)象。
(3)體育運動對學生精力的消耗,很多人熱愛籃球、足球等各類運動,但是并不意味著這些學生不熱愛學習。然而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體育運動中之后,在學習方面就會缺少精力與激情,導致學習動力不足,上課時身心俱疲,無法集中注意力。
(4)學生處理人際關系耗費大量的精力影響學習。隨著校學生會工作的開展,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變得復雜。高低年級之間,骨干與普通學生之間都存在一定差異,如何處理相互間的人際關系是不少學生面臨的難題,作為一名普通學生,要配合好骨干的工作;作為一名骨干,為了能更好開展工作,需要與不用年級的學生打交道,這一定程度上耗費了學生的精力,影響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工作完成的滿足感會令學生迷失自我,分不清學習和工作的主次,導致學習動力不足。
(5)學生適應大學環(huán)境需要一定的時問,對大學的一些管理制度不太適應。低年級學生剛剛升入大學,從之前在家里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變成了現(xiàn)在的生活起居都自理。多少有些生活上的困難和環(huán)境上的不適,進而衍生出對大學方方面面的抱怨。學生在如此消極心態(tài)的影響下產(chǎn)生對課程學習的厭倦,以及學習態(tài)度的不端正,導致學習動力不足。
(6)學生上課難以聽懂,造成惡性循環(huán)。大學的深程知識點較多較難,而且老師講得較少.需要學生課下做的工作較多。不少學生本來上課就聽得云霧繚繞,又缺少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作業(yè)題也是參考他人,在下一次課時肯定更加跟不上,長期下來自己也就放棄了上課聽講,放棄了學習,更談不上學習動力可言。
(7)老師授課不生動,導致學生興趣不足。上課睡覺主要責任在于學生自己。但客觀來說某些老師教學也有一定問題。某些老師授課照搬PPT,講話生硬死板,語調(diào)過于平緩,再加上教室封閉,空氣難以流通。濃度過大的二氧化碳使得學生頭腦發(fā)昏,想打起精神卻又難以集中注意力,想要好好學習卻又受環(huán)境影響無法學習,這樣長期以往,導致自己放棄掙扎放棄學習,內(nèi)心對學習的渴望和動力嚴重下降。
二、針對學習動力不足可采用的對策
(1)針對入學前受到錯誤教育的學生,從學生一入學開始就應該教育學生,考上大學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人生的路還很長。步入社會之后的很多技能和專業(yè)知識是大學時期逐漸累積學習而養(yǎng)成的,真正學到東西的時候還是在大學時期。幫助其端正態(tài)度,重新樹立目標,激發(fā)學習動力。
(2)針對學習態(tài)度較為消極的學生,邀請畢業(yè)學長來校座談交流,幫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認清學習的重要性,糾正錯誤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價值觀灌輸學生學習并不只是學習專業(yè)知識而是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3)針對熱愛體育運動的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訓練計劃,結(jié)合第二天的課程難易和數(shù)量進行適度運動,減少對第二天學習的影響。同時對其進行談心交流,令其明白自己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要重新重視學習,不要顧此失彼。
(4)針對花費大量時間處理人際關系的學生,學校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將骨干的職責明確分工,避免不必要的人情困擾。將每一份事情都規(guī)劃到相關負責人,面到片,片到點,使得每個人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得到鍛煉,同時也可以減輕部分學生身上的擔子。
(5)針對適應環(huán)境較慢的學生,應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擺正學生心態(tài)。同時輔導員和班長應加強與低年級學生的溝通,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所思所想,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6)針對學習有困難、上課聽不懂的學生,要求學習委員切實負起責任,督促學生預習復習,課下獨立完成作業(yè),讓學生不要掉隊。
(7)針對授課老師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學習無興趣的情況,可以推薦一名學生代表委婉跟老師反映情況,提出對老師授課的一些建議。同時每節(jié)課下課都安排學生們到走廊處活動活動,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有利于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
學習動力不足是大學本科生“老大難”的問題,不僅在某高校,在全國眾多學校都普遍存在。面對日趨嚴峻的畢業(yè)工作環(huán)境和國家對新一代高科技人才越來越高的要求,解決本科生學習動力不足這一問題已經(jīng)迫在眉睫。解決這個問題的源頭在于提高學生對學習的重視程度,提供學習動力。所以,采取上述各項對策的實質(zhì)是讓學生能夠自發(fā)學習,能夠產(chǎn)生對學習的緊迫感。當各級對問題該問題進行重視,最終影響學生本人對其產(chǎn)生足夠的重視,該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三、結(jié)束語
某高校的每一位學生都經(jīng)歷了高考的磨練,并且高考分數(shù)都在本省的重點線以上,可以說,每一位學生在高中時都具備自己獨特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然而為什么進了大學之后會有很多學生掛科,拿不到學位,留級甚至達到不得不退學,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學習動力不足,總的來說還是學生自身思想松懈所造成的。所以只有當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被激發(fā)時,當他們真正認識到掌握知識所存在的價值時,這個問題才可以被根本解決。
參考文獻:
[1]項贈.《當代大學生學習動力問題研究》.貴州大學.2009
[2]劉亞琴,丁勤德,何洲俊.《影響當代大學生學習動力因素的調(diào)查與分析》.中國電力教育.2009
[3]黃益萍,曾接賢.《新時期大學生學習動力來源及影響因素研究》.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