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羽
1937年8月28日這一天,上海火車南站同往日一樣熱鬧,(介紹了照片拍攝的時間、地點)耳邊時時傳來小販們的叫賣聲和大喇叭里的廣播聲。(想象了轟炸前火車站的祥和氛圍)車站里擠滿了人,有的在接站,有的在候車,還有的在買東西……(“有的……有的……還有的……”這個關(guān)聯(lián)詞,說明車站人多,為下文的慌亂作鋪墊)小毛一臉興奮,一蹦一跳地牽著媽媽的手走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故事主角出現(xiàn)。)
車站的和諧并沒有持續(xù)太久,一只黑色的魔爪正伸向手無寸鐵的人們。(過渡句,承上啟下)“咚、咚、咚……”幾聲巨響過后,(擬聲詞用得恰到好處)車站瞬時變成了一片廢墟。日軍戰(zhàn)機在車站上空盤旋,并且瘋狂地向地面投射著罪惡的炸彈。毫無防備的人們亂成一團(tuán),各自逃命,哭喊聲連成一片。怎奈炸彈的威力太大,好多人都沒來得及反應(yīng),就已經(jīng)倒在了血泊中。(從環(huán)境到人物,描寫了爆炸的殺傷性之大,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恨。)
小毛的媽媽在最后一刻,把小毛拉到自己的身下,自己卻永遠(yuǎn)地閉上了雙眼。(“拉”字刻畫了將死母親的偉大母愛)小毛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切嚇呆了,顧不上傷口的疼痛,撕心裂肺地哭喊著:“媽媽!媽媽!我要媽媽,我要媽媽……”(對小毛的神態(tài)、動作進(jìn)行了描寫,一個可憐的幼兒形象仿佛就在我們眼前。)
看著看著,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心如刀絞,隱隱作痛??墒?,小毛的媽媽再也回不來了。(“心如刀絞”這個詞語用得十分恰當(dāng),把自己看到照片的悲痛心情表現(xiàn)了出來。)
我不禁要問日本侵略者們:難道你們沒有媽媽嗎?難道你們不是血肉之軀嗎?難道你們不怕受到良心的譴責(zé)嗎?(三個反問句,語氣強烈,表現(xiàn)了“我”憤怒的心情,此時情緒達(dá)到了高潮)你們?yōu)榱俗约旱乃嚼?,讓無數(shù)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讓無數(shù)本該安度晚年的老人飽受風(fēng)霜;讓無數(shù)本該在花樣年華中讀書的孩子們受到戰(zhàn)爭無情的摧殘。(排比句增強了氣勢,更是深深地表露了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之情。)
我希望“和平之花”開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世界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