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悅琴++錢圳冰++董林
[摘要]文章對系泊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設計問題進行了探討,主要研究了不同風速下的鋼桶、鋼管的傾斜角度和錨鏈形狀,浮標吃水深度以及游動區(qū)域等物理量的變化情況,以及綜合考慮風力、水流力和水深情況下的系泊系統(tǒng)的設計。
[關鍵詞]受力分析;微元法;迭代法;多元目標規(guī)劃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93
1問題分析
11問題一的分析
對于問題一,我們利用受力分析法和迭代法建立了如下模型一。從分析可得,鋼桶和重物球的兩側錨鏈的形狀與鋼管的部分形狀不同,我們一方面由浮標向下分析,另一方面從錨向上分析。最后通過鋼桶和重物球這個系統(tǒng),將上下兩部分的受力情況統(tǒng)一,相應地進行求解。
12問題二的分析
對于問題二,當風速為36m/s時,其他條件不變,將其代入問題一的模型一(迭代法模型)中,可得到題目中要求的角度等物理量。考慮到當風速達到36m/s時,鋼桶的傾角已經超過5°,此時水聲通信設備的工作效果不佳,我們建立多目標規(guī)劃模型,調整重物球的質量,尋找最優(yōu)解,使鋼桶傾角和錨鏈在錨點的切線與海床的夾角滿足題目要求,使通信設備正常工作。
13問題三的分析
對于問題三,需要考慮部分海域的水深變化,海水速度變化,風速變化等情況下,所設計的系泊系統(tǒng)滿足浮標吃水深度和游動區(qū)域,以及鋼桶的傾斜角度盡可能小的條件。我們采用效用最大化模型,進行多元分析,先給出各個元素在效用函數(shù)中所占比例,然后構造出效用函數(shù),利用Matlab求解得出系泊系統(tǒng)設計的最優(yōu)解。
2模型假設
一是假設題目所給的數(shù)據(jù)真實可靠;二是假設不考慮風浪造成的起伏;三是假設錨鏈在空間不考慮三維分布。
3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31模型一的建立與求解
311模型一的分析與建立
迪杰斯特拉的路徑規(guī)劃算法(迭代法)算法如下:
假設浮標的吃水深度為h,則
F風力=0625·S風v風2
S風=2×(2-h)
F標浮=ρ海gs底h
s底=πh
用水深h,建立方程組,將拉力大小和角度均用h表達式表示出來,最后通過Matlab便可以解出水深h的大小。
312模型一的求解
當風速為12m/s時,用Matlab迭代求解得到h=075m。此時代入懸鏈線方程中
l=ashxa
z=a(chxa-1)
Lm=h2+2ah
可得到l=185602mx=118213m
此時l 其落地長度為Δl=l0-l=2205-185602=34598m 要確定浮標活動區(qū)域S就得確定浮標活動半徑R。 R=x+1×(sinθ1+sinθ2+sinθ3+sinθ4+sinφ) Matlab求解出的各物理量數(shù)值如下表所示: v風=12m/s時的物理量 吃水深度h074712m 第一根鋼管的傾斜角θ1091099° 第二根鋼管的傾斜角θ2091662° 第三根鋼管的傾斜角θ3092232° 第四根鋼管的傾斜角θ4092811° 鋼桶的傾斜角φ093395° 錨鏈水平投影長度x118213m 浮標游動區(qū)域s44579666m2 當風速為24m/s時,同理我們解得h=076683m。此時 可得到l=2223m 此時l>l0,故錨鏈處于約束懸鏈狀態(tài),錨鏈的水平投影長度為:x=112484m 32模型二的建立與求解 問題2的第一部分的分析與求解與問題一大致相似,代入問題1的模型一便可求出相應的鋼管傾斜角度等物理量。 在考慮到改變重物質量,以改變鋼桶傾斜角度以及錨鏈在錨點與海床的夾角時,我們運用Matlab進行多目標規(guī)劃,目標函數(shù)是重物球的質量,約束條件是還要使浮標的吃水深度,游動區(qū)域以及鋼桶的傾斜角度盡可能小。 運用Matlab編程可求得重物球質量的最優(yōu)解為22083427kg。 33模型三的建立與求解 在問題3中,綜合考慮風力、水流力、水深情況下的系泊系統(tǒng)設計,建立了多目標規(guī)劃模型。其中,需使浮標游動區(qū)域的半徑R,吃水深度h及鋼桶的傾斜角度φ盡可能小。當吃水深度h變大時,yA變小,xA變小,活動半徑R變小,故只能取其中平衡狀態(tài)時的一個最優(yōu)解。 目標函數(shù): min m球= F風ρ鋼tanφ桶+(m桶+m管)(ρ鋼-ρ海)g-ρ海gπh(ρ鋼+ρ海)g 我們利用Matlab求解得,最優(yōu)解為m球=20808676mg,并且選擇型號為V的錨鏈,錨鏈長度為183214m。 4模型評價與推廣 41模型評價 本文一共建立了三個模型,模型一是迭代法的模型,具有一般性,自上而下受力分析,在風速較大的情況下所求得的解比較精確。 模型二是在用于調節(jié)重物球質量時,最優(yōu)化模型可以求出在滿足吃水深度和游動區(qū)域以及鋼桶傾斜角度盡可能小的情況下的一個最優(yōu)值,而不能得到重物球質量的范圍,有局限性。 模型三在目標函數(shù)基礎上問題2的后半部分需要調整重物球質量以滿足約束條件時,我們采用了多元目標規(guī)劃找到了最優(yōu)解,可信度較高。 42模型推廣 在考慮風浪造成的波動的情況下,我們只要對不同方向的受力再進行分析,就可以將模型一運用到系泊系統(tǒng)綜合考慮風、流、浪(隨機波)的作用,完善系泊系統(tǒng),保證其正常運作。 參考文獻: [1]王沫然MATLAB與科學計算[M].2版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3 [2]蕭樹鐵,姜啟源,張立平,等大學數(shù)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葛悅琴(1995—),女,漢族,山西陽泉人,南京郵電大學本科生。研究方向:信息安全;錢圳冰(1996—),男,漢族,江蘇泰州人,南京郵電大學本科生。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董林(1994—),男,漢族,安徽滁州天長人,南京郵電大學本科生。研究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