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里,老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學生是學習的接受者。教學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想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關注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個性化的學習要求是較為困難的。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教育教學方式必須要進行改革才能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也就成了勢在必行的事情,在教學模式當做融入信息技術能夠解決當前教學僵化的許多問題,解決傳統(tǒng)課堂的許多弊端。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學科的課堂教學為出發(fā)點,基于微信公眾平臺設計與開發(fā)適合高中地理學科翻轉課堂的教學策略、教學資源、教學模型,這些都是翻轉課堂必須的組成部分。通過二輪行動研究對課前自學、課中學習和課后分享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反復的實踐和調整,不斷對研究內容進行設計和完善,探討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方法。通過不斷的實際和研究發(fā)現(xiàn),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確有助于提高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效果,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意識都有一定的提高和幫助,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地理;翻轉課堂;信息技術
一、緒論
在目前的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教育領域不得不重視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在我國的高中地理課標中,明確提到需要重點關注信息技術對地理課程的影響,并在地理課程的實際教學應用中,加入信息技術的應用。根據(jù)地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所需要的教學方法,靈活的進行信息技術的應用和選擇,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要注重培養(yǎng)。
二、在高中地理課堂中運用翻轉課堂的案例分析
本案例以七年級第一學期地理的地球篇展開,其中包括了比例尺、經(jīng)緯網(wǎng)等一些難度較大的學習內容,學生在學習時,常常感覺學習難度較大。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學習效果經(jīng)常不理想。因此,就以此為案例來展開翻轉課堂研究。
1.學習介紹
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要應用于實踐中,就需要先做好學生的工作,讓學生對于翻轉課堂的內容和教學過程有所了解并熟悉。
根據(jù)課前環(huán)節(jié)了解到的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街道,并根據(jù)課前環(huán)節(jié)的了解進行一對一的教學,對學生進行一定差別化教學。課堂的教學時間減少了,因此可以支配的時間就更多了,可以對課堂進行更豐富的設計,通過安排不同的教學方式、課堂測驗等對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行了解。
2.教學設計
(1)設計課程:《地理景觀》。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對地理學科的學習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能夠培養(yǎng)起自主學習,主動提問的良好學習習慣;引導學生自主通過網(wǎng)絡、光盤等方式和條件進行學習。
學習過程:通過對課前的自主學習和延伸性學習,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延伸學生的知識范圍,提高課堂的上課效率;通過引導幫助學習對自然景觀的形成過程和形成原因進行思考。
(2)設計課程:《地圖的語言》。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對地圖進行認識和了解,學習比例尺的概念和意義以及比例尺的使用;學會分辨地圖上的方向,并懂得看地圖上的圖例和注記。
學習過程:根據(jù)課前的學習效果和課堂上的學習,讓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比例尺的使用方法;通過課前的問題思考和課中的學習讓學生能夠辨別地圖閃搞得方向;通過課前的學習和課中地理圖冊的學習,能夠掌握圖例和注記。
3.行動實施
(1)課前準備。在正式開學之前,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對翻轉課堂有一定的了解,并明確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要求。并要求學生裝好微信,保持好教師的溝通。
(2)課前學習階段。在課前一周,教師將準備好的學習資料進行推送,讓學生可以隨時進行學習。學習的資源里包含了課前需要學習的課堂知識、拓展閱讀、延伸閱讀的視頻和資料、每個章節(jié)的學習任務等。學生可以與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學習交流,不懂的問題可以進行討論。
(3)課中實施。對課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并針對遇到的問題較多的進行統(tǒng)計,為課中的教學內容做好準備,對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結合課前和課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和學生對問題進行探討。通過互動來觀察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4.觀察分析
翻轉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比較高,而且能夠主動的提問和解答疑問,師生的互動效果良好。因為課前準備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一次在課堂上的學習,雖然關于比例尺的掌握情況能讓不是很好,但總體上來說,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翻轉課堂的學習效果明顯較好。
5.問題反饋
經(jīng)過翻轉課堂的實踐,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明顯調動起來,學習的興趣、積極性、成績都有顯著提高。學生、家長、教師的反映大多是比較正面積極的。通過與學生的調查了解發(fā)現(xiàn),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對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并不是很清楚,有些學生還沒有形成網(wǎng)絡自學的習慣,因而在課前學習和課中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很積極,課中學習的效果也就不如其他學生,影響了課堂的翻轉效果。
三、結論
本次對翻轉課堂的研究讓我們看到翻轉課堂的好處。從學生的歡迎程度可以看出學生對于翻轉課堂的學習還是比較積極的,翻轉課堂確實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更有學習的參與感。而翻轉課堂的實踐和開展離不開家長的參與,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需要學生進自主學習,從案例的分析中我們看到翻轉課堂的可行性,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確實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希望能夠通過本文對地理學科開展翻轉課堂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蔡建東,賀玉婷,喻靜敏.中學信息技術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型構建與應用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12).
[2]金陵.翻轉課堂實驗:謹防四大誤區(qū)[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1).
[3]金陵.昌樂一中翻轉課堂實驗的意義[J].基礎教育課程,2014(21).
[4]金陵.翻轉課堂,讓優(yōu)秀的教師更優(yōu)秀[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9).
[5]金陵.微課程教學法:讓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4(05).
[6]曹曉粉.翻轉課堂:真·善·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4).
[7]金陵.翻轉課堂中國化的實踐與理論創(chuàng)新[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4).
[8]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07).
[9]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Flip Tour Classroom,2012.
[10]The flipping classroom[EB/OL].http://educationnext.org/the flipping classroom.Html,2012.
[11]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 2010[EB/OL].http//www.ed.gov/technology/netp,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