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yǎng)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毋庸置疑,家校合作是實現(xiàn)高質量學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紐帶。
但是,目前的教育主要是家庭和學校兩條線發(fā)展,家長和教師兩條線,這就造成了孩子在家和在校兩個樣,甚至孩子學會了在家長和老師間說謊話、編瞎話,以致達不到教育孩子、培養(yǎng)人才的效果。有的家長偏聽偏信孩子的話,對學校有意見,對老師有成見,導致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方向背道而馳,造成了教育無效果,甚至反效果的尷尬局面。如要改變這些局面,要做到開誠布公、通力合作,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一、教師要真心實意地對待家長
常見這樣的現(xiàn)象:老師義正詞嚴地和家長說著孩子的不好,旁邊家長低著頭、嘆著氣,口里說著:“是,是,是……”有些家長當著老師的面擺極低的姿態(tài),一出校門,馬上說起了老師的壞話。更有甚者,當面就和老師起了沖突,板著面孔,怒眉相向,恨不得要打老師一頓。
也有這樣的現(xiàn)象:老師和家長坐在辦公室里談了很長時間,但是家長剛邁出辦公室,老師就在辦公室里和同事“咬起了耳朵”,八卦起家長的不懂教育。
我認為無論是哪種現(xiàn)象,都可以看出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隔閡,老師和家長中間隔著一條不能逾越的鴻溝——孩子。家長認為這是我的孩子,老師說得再不好,那也是我的孩子,老師應該教育但不能說不好;老師也認為這是你的孩子,你說他好那就好吧,我不必要做那個惡人,好不好和我的關系不大。孩子是家長和老師的共同目標,但由于個人的教育觀念、期望值以及身份的不同,反而會導致家長和老師在教育孩子上存在著較大的分歧與差異。這時候,就需要老師設身處地地為家長想一想,多從家長的角度思考。老師和家長雖然教育方法不同,但是目的相同,應是一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老師如果在聯(lián)系家長的時候,做好兩個準備,就能從心理上和家長緊密合作。這兩個準備就是:遇事先問一問自己,“假如我是孩子,我該怎么辦?”“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該怎么辦?”前者教會我們及時地了解學生,正確地對待錯誤,合理地解決問題;后者教會我們善意地對待家長,誠心地幫助孩子,密切家校聯(lián)系。有了這兩個準備,即使問題解決不了,也讓家長從心理上認同了老師的教育,家長和老師就形成了合力,為以后解決問題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教師要耐心細致地教育學生
周一,教室的走廊外,常常見到幾個學生低著頭站在教室的門前,為什么?只有一個原因:雙休日的家庭作業(yè)沒有完成。老師一檢查作業(yè),幾個“老油條”總要站出來,老師沒有辦法,家長也沒有辦法。雖然老師和家長形成了合力,家長也知道孩子一定得寫作業(yè),但是孩子不做呀。到了周一老師一查,馬上露餡。但學生也挺自覺,不寫作業(yè)反正認罰,站就站吧,下個雙休還是不寫,老師也拿他沒辦法。
更有甚者,幾個學生每天都不做作業(yè),老師能拿他有什么辦法?找家長啊,從小學到中學,七八年的時間了,就有七八年沒寫作業(yè)。找家長根本不起作用,次數(shù)多了,家長也煩了,來一句:“這孩子,我管不住了,老師,你管吧!”好了,家長也和老師不合作了。
所以對待這樣的學生,找家長是沒有用處的,與其把精力浪費在家長那里,還不如找出學生的弱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這就要求老師耐心細致地教育學生,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細致觀察,找出學生的薄弱點,“問題學生”的背后的問題總是家庭,甚至是一個問題家族。老師要在這復雜的家庭中找出孩子的情感薄弱點,找出癥結對癥下藥,最好能找出孩子最信任的家人,讓他或她成為孩子的監(jiān)督者。二是耐心教育,任何一個孩子的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更何況是有些問題的學生。對這樣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耐心,耐心地講道理、耐心地面對反復,更要耐心地給予孩子們的愛,讓這些在學習道路上受過挫折的孩子能夠在校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較為愉快地畢業(yè)。
三、教師要精心恒久地堅持家校合作
前不久和幾位同事聊起家長會,初一的家長會轟轟烈烈,初二的家長會寥寥無幾,初三就是寂寥無聲了。其實孩子剛上學校的時候,家長都是充滿期待的,期待著孩子能遇到好的老師,期待著學校能好好地對待自己的孩子,所以也最為關心學校,最愿意和老師合作。時間長了,或者因為新鮮感過去了,或許是孩子的在校情況較為平穩(wěn),或者是和老師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越來越不愿意和學校聯(lián)系,家長和學校之間僅僅靠幾條短信來溝通,而且往往是老師單方面的通知。
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孩子,教師必須密切和家長的聯(lián)系,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精心構建家校合作的平臺,不要因為工作的繁雜,就不和家長聯(lián)系;也不要因為個別家長的意見,就不正確對待家校工作。教師要積極構建平臺,提供家長關心孩子、了解在校情況的平臺,將家長拉到學校教育的領域,切實地幫助孩子的成長。二是要長久地堅持,家校合作更是要老師長久地堅持,做好家校合作工作對學校教育百利而無一害,對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巨大的幫助,所以老師更要長久地堅持、精心地維護家校合作的成果。
總之,家校合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是老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契機與抓手,做好家校合作,就能促進學校的教育,幫助老師、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藕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