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衛(wèi)
一、當前小麥生產形勢
因去年暖冬,有效積溫交去年高,小麥群體及個體素質好于常年。隨著氣溫回升,小麥即將進入返青起身階段,此時是小麥苗情轉化升級的重要時期,也是建立合理群體,培育壯稈大穗,搭好豐產架子的重要時期,要合理進行麥田春管。近期氣溫回升幅度較大,土壤水分散發(fā)較快,部分地塊易出現(xiàn)旱情。
二、春季麥田管理關鍵技術措施
針對今年苗情實際,春季麥田管理的指導思想是:因地因苗制宜,加強分類管理,科學運籌肥水,防控病蟲草害,促弱保穩(wěn)控旺,構建適宜群體結構。對二、三類苗以促為主,一類苗促控結合,對壯苗提倡氮肥后移。重點抓好以下關鍵技術措施:
(一)鎮(zhèn)壓劃鋤,提墑保墑
鎮(zhèn)壓與劃鋤結合進行,先壓后鋤,促進土壤上松下實,提墑保墑增溫。對播種時,整地粗放、坷垃多和沒有澆水條件的麥田,早春土壤化凍后及時鎮(zhèn)壓,沉實土壤,彌合裂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促進根系生長。
(二) 分類管理,科學運籌肥水
1、對于返青期每畝總莖數(shù)在45萬以下的三類麥田,要以促為主,春季追肥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溫穩(wěn)定通過3℃以上時隨澆水每畝施尿素5~8公斤和適量磷酸二銨;第二次在拔節(jié)期隨澆水每畝追施尿素5~10公斤,以提高成穗率,促進小花發(fā)育,增加穗粒數(shù);對葉色和生長正常的晚播弱苗麥田,要控制早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和土壤透氣性而影響麥苗生長。
2.對于返青期每畝總莖數(shù)在45-60萬左右的二類麥田,可在起身期或拔節(jié)初期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15公斤左右,促苗穩(wěn)健生長,提高分蘗成穗率,培育壯稈大穗。
3.對于返青期每畝總莖數(shù)在60萬以上、地力水平較高的一類麥田,春季管理要前控后促,保苗穩(wěn)健生長,可在拔節(jié)中后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對地力水平一般麥田,可在拔節(jié)初期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5公斤左右,以提高分蘗成穗率,促穗大粒多。
(三)防控病蟲,化學除草
早春是小麥病蟲草害多發(fā)時期,加強預測預報,及時查清病蟲草情況,重點防治小麥紋枯病、根腐病、紅蜘蛛。
小麥返青期,防治紋枯病,每畝可用12.5%烯唑醇30克、20%三唑酮乳油60~80毫升、25%丙環(huán)唑乳油30~35克兌水50~60公斤,對準小麥莖基部噴霧,可以兼治小麥根腐病、全蝕病等。
防治紅蜘蛛,用1.8%阿維菌素3000~4000倍液或20%噠螨靈1500倍液噴霧。
對于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可在春季氣溫穩(wěn)定通過6℃以后,選擇晴好天氣于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選擇對路除草劑,及時進行化除。防治病蟲草害要嚴格按照農藥的推薦劑量、適宜濃度、使用時期和技術操作規(guī)程施藥,以免發(fā)生藥害。
(四)預防凍害,及時補救
春季氣溫變化較大,低溫凍害威脅仍較大。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降溫之前及時灌水,改善土壤墑情,調節(jié)近地面層小氣候,減小地面溫度變幅,防御早春凍害。凍害發(fā)生后,要及時追施適量氮素化肥,然后澆水,促進受凍小麥恢復生長。
(作者單位:466635河南省西華縣農業(yè)局種子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