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解說
春天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季節(jié),古今中外,幾乎所有的作家、詩人,筆下都有描寫春天的名篇佳句。因此,寫春天的作文,自然不應(yīng)該缺少對景物的描寫。
春天可寫的景物非常多,花草、山石、原野、大海、森林、蟲魚,等等,不論是單個的還是整體的,都可以入文,都可以寫出精彩。
對于初中生來說,寫景作文必須首先選擇好描寫的對象。上面說到的那么多的景物,我們無法也不能面面俱到,個個都寫,因此要善于從這些景物中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兩個景物,進(jìn)行細(xì)致入微的描寫。這就需要平時的細(xì)心觀察,人云亦云、想當(dāng)然,是難以寫出動人的景物的。選擇的景物還應(yīng)該是自己最熟悉的。如農(nóng)村的學(xué)生最好寫田野山坡、房前屋后、雞鴨牛羊等,城市的學(xué)生最好寫生活的小區(qū)、城市公園等,因為自己熟悉,動起筆來就有話可講,容易寫出新意。當(dāng)然,隨著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nóng)村孩子到城市旅游、城市孩子到鄉(xiāng)村旅游越來越多,彼此對各類景物可能都不會太陌生。因此,只要是自己熟悉的景物,就可以拿來寫。
描寫景物需要選擇恰當(dāng)?shù)慕嵌取H鐚懘禾斓奶镆?,耳邊的聲響是什么樣的?空中的氣味呢?風(fēng)給人的感覺呢?土地還是那么堅硬嗎?溪水還是那么冰冷刺骨嗎?如果能將這些都記于心里,納入筆下,則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各種感覺都有了,仰視、平視、俯視等各個角度都有了,遠(yuǎn)近和動靜的相映相襯也都有了。這樣,寫出來的景物就會活起來。
“一切景語皆情語?!本爸凶匀灰星椤T鯓邮咕拔镉小扒椤逼饋??自然離不開人。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散文《春》最有代表性:作者在分別描寫了春草、春花、春風(fēng)、春雨之后,又寫了春天人的活動。如此一筆,使得前面所有春之景物都富有了意義。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在寫春天景物的時候,一定要有人的參與;而且,往往也正是由于人的參與,作文的主題思想才會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
作文引路
一朵小花
面對一朵小花,我能對它說什么呢?今年北京的春天,總共下過兩場半雨,且只是略略地濕了下街道,因而干燥的景況是可想而知的了。干燥的春天,沙塵飛揚(yáng),街的花壇上,那土便是水泥灰一般,一丁點兒的濕潤也沒有。這當(dāng)然讓我對北方的植物產(chǎn)生一種深刻的同情,要在這樣的土地上生長,開花,并把生命的枝丫努力地探向天空。這又是要有怎樣的堅韌呢?
獨自由南國漂泊到京都,在這里度過如許孤寂的時光,夜夜孤燈長伴,青春便沿著書頁字間飄移,生命化作行行抒情抑或并不抒情的文字,只把日子過得如北國的大地般荒涼,只把心靈來叩問,人的一生,是應(yīng)該如何度過呢?我為什么要如此地奔波而不屈地尋找那極目難眺的遠(yuǎn)岸呢?伴我只有京都月華,它柔涼而明凈,輕輕地在窗前鋪展一方,引我鄉(xiāng)思無限。而這些時日,文稿賣得不多,口袋里常常空空如也,以至于擠壓去我本來可能獲得的詩情。沒有詩情也罷,甚而令我連丁點兒的游興也無,想想那毫無濕潤的土地,令我的心靈也干渴。
然而,這一天我走在街角的花壇旁,忽然發(fā)現(xiàn),這干渴得如同水泥灰的泥土,居然萌出幾點新綠,且自信地開出幾朵小花,黃燦燦的小花。它們在春天的陽光照臨下,竟是透著那么一份驚喜,它們的根就扎在這塊毫無濕潤的土地上。它們,是以怎樣的毅力在這樣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呵?我索性停下步來,俯身凝視著一朵小花,它向我微笑著,因它的緣故,我發(fā)現(xiàn)陽光要美妙得多。這樣一朵小花,它有兩片小小的葉子,像兩只舉起歡呼的小手,有一根小莖,極綠,在春風(fēng)吹拂里戰(zhàn)栗不止,它整個的形象微小而精致,令人不忍觸碰。它便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生命,一朵開放在春天里的小小花朵,它猛然地讓我感悟到生命力的強(qiáng)大。在如此干燥的土地上,扎根,吸收到哪怕一丁點兒的養(yǎng)分,極頑強(qiáng)地生長出來,還綻開小小花朵,捧起即便是這樣不起眼的顏色,微小的喜悅,但它終是這春天里的花朵的一種呵!
一朵小花,它竟拂去我心頭的冷寂和積塵,它把這一捧小小的美麗托送給我,它讓我在它的面前思之不已。我們的生命,究竟有沒有一朵小花強(qiáng)大?有它的從容而飽含激情?有沒有它那么一點點亮色?我還呼吸到小花兒的淡淡的一縷清香,它在陽光里暗放。看得久了,我用心靈輕輕地?fù)崮λ业男啮畷r也芬芳,即便北國這樣的土壤,它亦是要養(yǎng)育一種花朵呵。所謂的荒涼,原來竟是心靈所生,真正的土地,也總是會有花朵的,會有這樣小小的花朵。我就用這朵小花拂去我孤旅的疲憊,且要把它移植到我的文字里,讓我的文字也暗香浮動。
(選自古清生《陽光八萬里》,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有改動)
寫作借鑒
作者寫了自己在京都艱澀窘迫的日子里,邂逅一朵小花并受其鼓舞的故事。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清晰:第一段寫糟糕的北方春景;第二段寫自己在這種環(huán)境下沉郁的心境;第三段描寫了一朵小花,畫面豁然開朗,生機(jī)盎然,給人明快欣喜之感;最后一段敘述自己由小花所受到的感悟及所受到的極大的人生啟迪,表達(dá)了積極的主題。
作者語言樸實自然,但對小花的描寫細(xì)膩生動,如“它有兩片小小的葉子,像兩只舉起歡呼的小手,有一根小莖,極綠,在春風(fēng)吹拂里戰(zhàn)栗不止,它整個的形象微小而精致,令人不忍觸碰?!贝送猓髡咭矊⒆约旱母惺軐懙镁氂匈|(zhì)感,如“它竟拂去我心頭的冷寂和積塵”“所謂的荒涼,原來竟是心靈所生,真正的土地,也總是會有花朵的”等。
時文鑒讀
醉太陽
天陰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幾場雨,甚至還罕見地飄了一點雪。春天,姍姍來遲。樓旁的花壇邊,幾棵野生的婆婆納,卻順著雨勢,率先開了花。粉藍(lán)粉藍(lán)的,泛出隱隱的白,像彩筆輕點的一小朵。誰會留意它呢?少有人的。況且,婆婆納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納可不管這些,兀自開得歡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雨止。陽光嘩啦啦來了。我總覺得,這個時候的陽光,渾身像裝上了鈴鐺,一路走,一路搖著,活潑的,又是俏皮的。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樹木醒了……昨天看著還光禿禿的柳枝上,今日相見,那上面已爬滿嫩綠的芽,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彈即破。
春天,在陽光里拔節(jié)而長。
天氣暖起來。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著走著,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覺松開了——好暖和啊。愛美的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換上了裙裝。老人們見著了,是要杞人憂天一番的,他們會嘮叨:“春要捂,春要捂?!边@是老經(jīng)驗,春天最讓人麻痹大意,以為暖和著呢,卻在不知不覺中受了寒。
一個老婦人,站在一堵院墻外,仰著頭,不動,全身呈傾聽姿勢。院墻內(nèi),一排的玉蘭樹,上面的花苞苞,撐得快破了,像雛雞就要拱出蛋殼。分別了一冬的鳥兒們,重逢了,從四面八方。它們在那排玉蘭樹上,快樂地跳來跳去,翅膀上馱著陽光,嘰嘰喳喳,嘰嘰喳喳。積蓄了一冬的話,有的說呢。
老婦人見有人在打量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先自說開了:“聽鳥叫呢,叫得真好聽?!闭f完,也不管我答不答話,繼續(xù)走她的路。我也繼續(xù)走我的路。卻因這春天的偶遇,獨自微笑了很久。
一個年輕的母親,帶了小女兒,沿著河邊的草坪,一路走一路在尋找。陽光在她們的衣上、發(fā)上跳著舞。我好奇了,問:“找什么呢?”
“我們在找小蟲子呢。”小女孩搶先答。她的母親在一邊,微笑著認(rèn)可了她的話?!靶∠x子?”我有些驚訝了。“我們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讓我們尋找春天的小蟲子!”小女孩見我一臉迷惑,她有些得意了,響亮地告訴我。
哦,這真有意思。我心動了,忍不住也在草叢里尋開了。小蜜蜂出來了沒?小瓢蟲出來了沒?甲殼蟲出來了沒?小螞蟻算不算呢?
想那個老師真有顆美好的心,我替這個孩子感到幸運和幸福。
在河邊擺地攤的男人,不知從哪兒弄來一些銀飾,擺了一地。陽光照在那些銀飾上,流影飛濺。他蹲坐著,頭稍稍向前傾著,不時地啄上一啄——他在打盹。聽到動靜,他睜開眼,坐直了身子。我拿起一只銀鐲問他:“這個,可是真的?”他答:“當(dāng)然是真的。”
我笑笑,放下。走不遠(yuǎn),回頭,見他泡在一方暖陽里,頭漸漸彎下去,彎下去,不時地啄上一啄,像喝醉了酒似的。他繼續(xù)在打他的盹。春天的太陽,惹人醉。
(作者丁立梅,選自《人生十六七》2012年第7期)
教師評說
作者緊緊抓住春天的陽光來寫這篇文章,文中的各種景物及故事都是在陽光下發(fā)生的。陽光,讓野花開放,讓小草、河流、樹木醒來,讓柳枝綠起來,讓鳥兒唱起來。陽光,更讓人“活”起來,快樂起來。作者用樸實的語言為我們勾勒了一幅色彩絢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春日陽光圖,優(yōu)美、自然,令人陶醉。
(張愛國)
學(xué)生評說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覺好美。在文章中,作者首先寫了春天的陽光給大自然帶來的欣喜變化,接著重點寫春天的陽光下各種各樣的人:行人和愛美的女孩子、聽鳥鳴的老婦人、找蟲子的母女、擺地攤打盹兒的男人等,他們一個個形象鮮明,自在愜意,讓人羨慕。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原來,寫春天可以只抓住春天的某一個景物來寫,一樣可以把“春”寫得動人。
(安徽懷寧縣小市初中803班 方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