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磊,楊昆政,曹建峰
(西安市北方醫(yī)院消化內分泌科,陜西西安710043)
胰島素不同給藥方法治療合并糖尿病腹部手術傷口愈合的療效觀察
宋磊,楊昆政,曹建峰
(西安市北方醫(yī)院消化內分泌科,陜西西安710043)
目的探析胰島素不同給藥方法治療合并糖尿病腹部手術傷口愈合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行腹部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1例。其中給予對照組三餐前皮下注射諾和靈,而觀察組則運用胰島素微量泵持續(xù)靜滴+三餐前皮下注射諾和靈R,比較兩組各項指標。結果治療前,兩組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血糖水平自(12.4±3.9)mmHg降至(6.13±1.55)mmHg,下降趨勢更為明顯,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前,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胰島素用量為(39.6±5.5)U/D,明顯較少,并且血糖控制時間為(4.4±0.8)d,明顯更短,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胰島素用量和切口愈合時間方面比較,觀察組的胰島素用量為(27.33±5.36)IU/D,切口愈合時間為(15.4±2.3)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將胰島素微量泵持續(xù)靜滴+三餐前皮下注射諾和靈運用在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中,不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還能縮短傷口愈合時間,促進患者康復。
糖尿??;腹部手術;胰島素
通常情況下,臨床上在對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因為手術、麻醉等刺激因素容易升高血糖水平,進一步加重糖尿病,對術后恢復和手術安全性產(chǎn)生不利影響,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導致患者死亡,所以圍手術期采取有效的給藥方式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對促進患者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1]。因此,本文對胰島素不同給藥方法治療合并糖尿病腹部手術傷口愈合的效果進行了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西安市北方醫(yī)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82例腹部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中女16例,男25例,年齡38~76歲,平均(57.5±12.4)歲,其中10例為胰腺手術、20例為胃腸手術、11例為膽道手術;觀察組中女15例,男26例,年齡39~77歲,平均(57.6±12.5)歲,其中8例為胰腺手術、21例為胃腸手術、12例為膽道手術。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運用常規(guī)胰島素注射方法治療:(1)術前。運用注射用諾和靈于餐前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3次/d,早中晚各1次,并且于睡前運用諾和靈N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2)術中。停止運用胰島素,對于空腹血糖>11 mmol/L的患者,可以在術日早晨給予患者適量諾和龍口服;(3)術后。運用葡萄糖液體對抗胰島素對患者進行持續(xù)靜脈滴注。
1.2.2 觀察組觀察組則運用胰島素微量泵持續(xù)靜滴+三餐前皮下注射諾和靈R:(1)術前。運用胰島素微量泵持續(xù)靜滴+三餐前皮下注射諾和靈給予患者基礎量胰島素輸入,根據(jù)患者的血糖情況,適當調整胰島素基礎量和劑量;(2)術中。輸入基礎胰島素,即運用普通胰島素+葡萄糖或者生理鹽水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1 h監(jiān)測一次患者的血糖,然后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3)術后。給予患者基礎量胰島素輸入,并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適當調整胰島素用量。
1.3 觀察指標于治療前后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監(jiān)測,并對切口愈合時間、胰島素用量等各項指標進行記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運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兩組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糖水平治療前后對比治療前,兩組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血糖水平下降明顯,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水平治療前后對比(x±s,mmol/L)
2.2 兩組術前胰島素用量和血糖控制時間對比術前,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胰島素用量明顯較少,并且血糖控制時間短,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前胰島素用量和血糖控制時間對比(x±s)
2.3 兩組胰島素用量和切口愈合時間對比兩組在胰島素用量和切口愈合時間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胰島素用量和切口愈合時間對比(x±s)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劇,糖尿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因為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圍術期的病死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增加,尤其是患者行腹部手術后,因為術后一段時間內需要保持禁食狀態(tài),輸入大量的營養(yǎng)成分,容易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成為臨床上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有研究發(fā)現(xiàn)[2],在糖尿病患者的腹部手術中,盡早運用胰島素,穩(wěn)定血糖狀態(tài)是確保手術成功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當前運用胰島素泵能夠有效控制血糖,但是胰島素泵具有操作復雜、價格昂貴等缺點,無法在基層醫(yī)院推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臨床運用。
通常情況下,糖尿病患者行腹部手術后,發(fā)生感染的幾率較高,約為35%~90%左右,其發(fā)生機制主要為高血糖能夠對白細胞的趨化活性產(chǎn)生抑制作用,減少抗體生成,使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和黏附能力降低,再加上糖尿病容易合并血管病變,出現(xiàn)循環(huán)障礙,對白細胞的移動和動員產(chǎn)生阻礙,減少抗體分泌,降低血流量,使機體組織長時間處于缺氧、缺血狀態(tài),促進細菌生成,從而誘發(fā)感染,影響傷口愈合[3]。臨床研究資料表明,運用微量泵給予患者基礎量胰島素輸入,對人體內胰島素分泌的生理效應進行模擬,隨時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監(jiān)測,并且根據(jù)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穩(wěn)定患者術后血糖水平,避免輸液滴數(shù)及速度變化影響血糖水平,同時還能給予患者血糖補充,為轉為皮下注射胰島素奠定基礎[4-5]。同時,運用微量泵給予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24 h胰島素持續(xù)輸入,進食前將患者需求作為基本依據(jù),確定輸入負荷量,而術后禁食期間,將患者的血糖水平作為基本依據(jù),給予患者基礎量,能夠使患者血中的胰島素穩(wěn)定波動,使血糖水平下降。此外,微量泵輸入胰島素還具有操作簡單、起效快、不良反應小等諸多優(yōu)點,能夠對全身代謝紊亂進行糾正,對蛋白質合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而促進傷口愈合[6]。在本次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傷口愈合時間短,且胰島素用量少,提示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采用微量泵得到給藥方式效果顯著,這一結果與劉琦[7]研究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臨床上將胰島素微量泵持續(xù)靜滴+三餐前皮下注射諾和靈運用在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中,不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還能縮短傷口愈合時間,促進患者康復。
[1]曹慧,李文華.胰島素不同給藥方式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婦女:醫(yī)學前沿,2014,12(9):225-226.
[2]周超剛.轉化糖注射液用于糖尿病產(chǎn)婦手術輸液的療效及安全性[J].當代醫(yī)學,2014,20(36):147-148.
[3]李曦,岳冀,鄧長國,等.不同給藥方式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近期療效觀察[J].四川醫(yī)學,2014,12(9):970-973.
[4]桑文玉.比較不同胰島素給藥方法治療糖尿病合并腦卒中的療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8(5):183-184.
[5]韓嘉嘉,蔡潔,龍莎莎,等.圍術期強化胰島素治療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康復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4, 27(9):1100-1101.
[6]劉央,江柳,劉國生.糖尿病患者腹部手術圍術期不同胰島素治療方案的療效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9,12(3):362-363.
[7]劉琦.胰島素不同給藥方法治療合并糖尿病腹部手術傷口愈合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實踐雜志,2014,16(9):847-848.
[8]桑文玉.比較不同胰島素給藥方法治療糖尿病合并腦卒中的療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5(5):183-1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