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惠
【摘 要】寫作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水平的高低是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直接體現(xiàn)。因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針對當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策略,希望能給相關的工作者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語文作文;寫作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人們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越來越重視。但是還有一部分教師還是沒有從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走出來,講課的主要內容還是圍繞著考試。這樣教學,效率是低下的,沒有真正體現(xiàn)教育改革的實質。而初中階段是學生語言文化知識的快速進步期,學生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語文學習整體素質的重要標準。因此,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高效課堂的研究非常必要。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優(yōu)質的寫作素材
整合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個典型的事件或情況,也就是說,有一定量的素材積累。從學生長期作文寫作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反復的使用某些句子或作文比較想白話文。而造成此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寫作素材積累的少,并且所積累的寫作素材比較陳舊,如此大部分學生“囊中羞澀”,找不出一些新穎合適的東西來,使得學生本身對即時創(chuàng)作的文章都不夠滿意,寫作熱情降低。那么,是何種原因造成的初中學生寫作素材陳舊、沒有新意的呢?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其實是學生在寫作方面已經脫離生活本源又沒有養(yǎng)成閱讀和寫日記的習慣,使多數(shù)學生寫作時面臨缺乏素材這一難題。
(二)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不足
良好的寫作技巧有助于素材的整理和篇章結構的合理安排。當前,學生寫作技巧的缺乏以及文法的生疏運用是造成學生習作質量不高的主要問題所在。加之學生缺乏必要的寫作表達敬意,因而造成作文出現(xiàn)結構單一、混亂等弊病。
(三)學生畏懼寫作的心理普遍存在
一直以來,學生畏懼學習作文和寫作的現(xiàn)象都普遍存在于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大部分學生一聽到要上作文課,要練習寫作,便愁眉不展、唉聲嘆氣。等到了要交作文的時候,就可以看見東拼西湊、瞎編亂造的習作五花八門,讓教師哭笑不得。學生對作文寫作的這種近乎本能的畏懼心理是造成寫作教學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然而,從另一角度上看,當教師看到學生瞎編亂造的習作時所采取的措施反應,大多也只是不成體系地開展寫作訓練,較為普遍的訓練模式一般為:教師命題——教師對題目進行講解——學生寫作——教師批改——講評。這種模式一方面較為刻板,另一方面也缺乏系統(tǒng)性,寫作訓練的過程隨意性大,最終導致訓練的效果不佳,學生的收獲甚微。與此同時,這種耗時耗力的寫作訓練,在一定程度上更增添了學生畏懼寫作的心理。
二、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策略
面對當前我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學生寫作素材積累與運用的情況,筆者建議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來調整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讓學生能夠在作文寫作的過程中巧妙地、靈活地運用寫作素材來進行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文。對此,筆者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觀察文章
其實,在對學生展開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組織學生賞析文章,尤其是觀察文章中詞語的運用或詞句的運用,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詞語或詞句的運用,給整個文章增添亮點,進而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素材的反復閱讀、反復揣摩、反復記憶,長此以往,學生將積累較多作文習作素材,那么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稍加運用,必然能夠提高語文作文水平。由此看來,初中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文章觀察,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素材積累。那么,如何讓學生進行文章觀察呢?其實,教師可以先選擇語文課本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學生對文章比較熟悉,容易理解文章,掌握文章中的優(yōu)美句子及優(yōu)秀詞語。在具體進行文章賞析的過程中逐段的進行文章賞析,并將重點放在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上,讓學生自行尋找自己認為的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進而組織其他同學共同進行討論,如此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認真參與討論,這對于幫助學生加深對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的記憶有很大幫助。
(二)傳授寫作技巧,注重質量的提升
寫作是一個創(chuàng)作的過程,它有我們想表達的新的東西在里面,但是它同樣有很多技巧,是由前人總結出的幫助我們更好地、突出地表現(xiàn)文章主旨的寫作方法,熟練地運用這些技巧,能夠使文章更加有感染力、說服力,能使讀者清晰地解讀作者的情感和寫作目的,加深印象。因此,教師應注重技巧的傳授,從而提高學生寫作的質量。比如,在學習《紫藤蘿瀑布》一課時,課文中關于紫藤蘿瀑布的景物描寫十分具有層次感,因此可以將其圍繞紫藤蘿這一素材開展相應的作文訓練。
(三)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還要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使學生將自己的想象融入到寫作中,會使作文更加新穎。所以,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也是變向的讓學生積累素材。對于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例,可以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發(fā)揮自己想象力,長此以往,學生將會在作文習作中適當?shù)倪\用想象力來進行創(chuàng)作,如此也了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寫作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春》文章欣賞中,教師在教學開始之際利用多媒體播放了春天景色的視頻,讓讓學生感受春天,進而結合視頻進行文章閱讀、文章詞語和語句的賞析、情感表達的理解等,在完成《春》文章賞析之后,讓學生回憶冬天情境,想象冬天班級學生共同玩耍的場景,進而讓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因學生對其他學生比較了解,讓學生進行想象,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這對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有很大幫助。
三、實踐訓練
當然,作文寫作的重點更在于實踐訓練。學生只有通過動手實踐,才能真正將儲備的素材和掌握的技法運用其中,才能讓所學知識有的放矢。因此,構建初中語文作文高效課堂的重頭戲應當放置在實踐訓練環(huán)節(jié)。寫作訓練通常可分為兩種:其一是分段小練;其二是綜合練筆。分段小練的形式主要有口頭作文、相互交流、動筆訓練等。對此,教師可以在練習前,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水平和能力,采取針對性的引導和訓練。實施分段小練的主要目的在于將寫作目標的化整為零,便于教師當堂弄清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而綜合練筆則旨在進一步深化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并將寫作目標的具體實施情況反饋給教師,方便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通過分段小練和綜合練筆相結合的訓練,就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梯級式進步,從而體現(xiàn)出初中語文作文寫作教學化整為零、聚零為整的新探索。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創(chuàng)造出初中語文作文課堂中高效的寫作教學,作為教師必須有一個開放念,讓學生自我嘗試,把作文教學融合課堂教學并進行不斷的探索、嘗試和實踐。作為學生,要注意多閱讀,細心觀察生活,記錄下閱讀感知和觀察的感覺,充分積累材料,為寫作打下堅實基礎。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夠不斷得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才可以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賓.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寫作要素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2016,(05):3
[2]趙鵬飛.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素材積累的有效策略[J.山東青年,2014,(09):24
[3]王秀云.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寫作教學試題與研究[J]教學論壇,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