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玉
摘 要:在素質化教育進程的不斷深入下,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開始注重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與實踐探究的能力意識,在具體問題的研究中是否獲得最大的學習體驗。因此新時期地理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出濃厚的學習環(huán)境下增強其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本文就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0-060-01
0
高中生若想學好地理一門課程,不光是要對教材中的基礎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時還要有善于從生活中發(fā)掘地理問題的能力,要有探究問題的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增強學生探究思考能力,要時常鼓勵學生從教材所呈現(xiàn)出的地理情境中去尋找感悟、增強體驗,由此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
一、運用情境化方式來進行探究式教學
所謂良好的開端是學生聽課效率保證的前提條件。教師要想讓學生從上課一開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需要為其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都能自主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進行積極的討論與思考,在這樣高效學習氛圍的渲染下,才能激發(fā)出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因此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地理教學情境,是教師在教學課上采用的第一個教學手段,學生只有在平等、生動、愉悅的情境化教學氣氛中,其學習靈感的火花才會肆意而出,噴發(fā)出來。
為此,我們以《宇宙中的地球》為例:在學習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先為學生展示出宇宙浩瀚的天體圖片,并適當?shù)貫閷W生節(jié)選一段浩瀚中的宇宙相關科普紀錄片,在播放的過程中學生會被廣袤無垠的蔚藍色閃著熒光星體的宇宙所吸引,各種各樣旋轉式的星球充斥著學生的眼球,教師要在學生都全神貫注的觀看時,來引導學生就觀看到的內容發(fā)現(xiàn)問題。如教師問:大家在看完這段紀錄片后,有哪位學生可以回答出這浩瀚的宇宙天體中到底有哪些我們已經(jīng)探索發(fā)現(xiàn)的星球?地球是否每天都在旋轉著?針對這樣一個問題,教師要留給學生一定時間去思考,學生會結合所看到的內容進行這樣的回答:有恒星、彗星、行星及星云等,地球是不斷運動著的。通過開創(chuàng)這樣的教學開端,學生可以在多媒體教學的情境帶動下,積極展開問題的思考,活躍了教學氛圍。隨后,教師就問題開啟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在講解過程中,學生逐漸知道了宇宙都是由物質構成的,宇宙中的一切天體,一切事物也都是由物質構成的。通過深入教材的研讀,學生了解到天體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層次性,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具體位置。教師也可以做出進一步的引申,向學生提出:你們眼中的地球是怎樣的一顆天體?引導學生根據(jù)教材內容來做出回答,學生會依據(jù)教材中的八大行星相關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地球是一個運動著,且是一個特殊的行星。那么八大行星中為什么地球適合人類居???等,從而讓學生做進一步的探究。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這樣的問題式的情境環(huán)境,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了探究式教學的目的。
二、借助實驗教學手段,輔助探究式地理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高中地理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課堂實踐性,教師通過在課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驗性教學活動,可以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就教材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通過實驗操作來進行有效探究,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增強探究效率。
例如:在學習《河流地貌的發(fā)育》這一知識內容時,由于河流有三種侵蝕方式,且其中的溯源侵蝕對河谷流域侵蝕影響較大,同時也是本節(jié)課重點及難點內容。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創(chuàng)實驗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親自實踐操作中來深入的探究教材內容:教師讓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大容量的塑料盒子,并讓學生在課前就裝滿沙子,沙子就用來充當沒有被流水侵蝕的路地,讓學生將一面小旗插入盒子中,并將盒子傾斜放置,用來模擬出地形地貌的實際變化,將水沿著距離小旗一段距離的位置處開始注入,這樣就可以模擬出流水侵蝕的畫面。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可以更為直觀的看到水流經(jīng)過路地時,所沖刷出一個凹槽形狀,而隨著流水不斷的涌入,凹槽也變的越來越深、越來越寬,再觀察盒子中位于上游的旗子被倒掉,更加突出了流水朝向源頭侵蝕的現(xiàn)象。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可以讓教材中較為抽象、難以理解的現(xiàn)象借助實驗可以更好地加以理解,增強了學生探究能力意識,促使學生將以往的被動式學生轉變?yōu)樽灾魈骄渴綄W習,從而達到了高效教學的目的。
三、充分地借助生活實際來開創(chuàng)探究式教學環(huán)境
在實際高中地理的學習中,很多學生認為教材中的知識點與實際生活并沒有過多的關聯(lián),而教材中大量基礎知識的背誦內容又都十分的抽象,長期下去,學生在學習中會生出畏難情緒,從而不能達到高效探究的目的。因此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將地理知識同實際生活進行緊密貼合,為學生構建出生活化的探究式教學環(huán)境,促使學生在就問題進行思考的同時增強理解性,切實提升探究問題的效率化。
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積極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來開展具體學習,并在探究學習過程中,通過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營造出探究問題的環(huán)境,以此來激發(fā)出學生的探究欲望,開拓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可以從多角度來看待問題形式,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習質量及效率。
[參考文獻]
[1]肖倫友.高中地理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應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8).
[2]劉旭東.淺談探究式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4(1):80-80.
[3]常莉.探究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才智,2015(18):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