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琴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江陰 214433)
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探究
吳麗琴
(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江陰 214433)
理實一體化教學,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來學習知識。教師引導學生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在過程中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探索。
理實一體化;數(shù)碼顯示;教學方法
理實一體化教學包括理論講解、操作示范、技能訓練等等,它不是將理論和實踐內容簡單地堆砌,而是需要根據(jù)教材大綱、教學內容、學生認知能力、設備條件等方面進行科學設計。通過理實一體及形象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等來創(chuàng)設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參與教學過程,在“做中學”、“學中做”,理解知識,學生將從同學身上、教師身上學到遠比書本中更多的東西。
在《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過程中,經常要引進實物圖片、電路圖、曲線、元器件符號等大量素材。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時采用多媒體技術,充分調用各種素材,讓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從而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1.1 教材內容分析
常用的組合邏輯電路有編碼器、譯碼器和數(shù)據(jù)選擇器等。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是譯碼器電路的一種典型應用,一般采用集成電路實現(xiàn),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作者通過實施項目《聲光報警電路的制作與調試》中的任務一—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探究,讓學生掌握譯碼的工作過程。
1.2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主要包括講授和操作示范、學生分組、操作訓練、巡回指導、技術糾正及安全事項等等,這一部分是教學設計的核心內容。充分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做到淡化理論、強化實踐、分組練習、合作學習、共同提高。
第一環(huán)節(jié):引入新知,創(chuàng)設情境
課上教師進行聲光報警實物電路的功能演示,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發(fā)探究興趣,為接下來新知的學習創(chuàng)設最佳的認知環(huán)境。
第二環(huán)節(jié):點亮數(shù)碼,探究功能
半導體數(shù)碼管是將7個發(fā)光二極管(LED)排列成“日”字形狀制成的,7個發(fā)光二極管分別用a、b、c、d、e、f、g這7個小寫英文字母表示。發(fā)光二極管外加正向電壓時導通,按規(guī)律控制各發(fā)光段的亮、滅,就可以顯示各種字形或符號。
教貴宜新,把演示教學、實踐訓練、講練結合等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第三環(huán)節(jié):探究譯碼,測試功能
集成顯示譯碼器CD4511的作用是將輸入端的4個BCD碼譯成能驅動半導體數(shù)碼管的信號,并顯示相應的十進制數(shù)字圖形。CD4511輸出高電平有效,與共陰極半導體數(shù)碼管配合使用。
圖1 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的測試電路
除譯碼之外,電路的消隱和鎖存功能則通過教師視頻演示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達到不教而教,其授課不僅在于要讓學生聽懂、學會,還要擔負起激發(fā)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信心,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的重任。做到融合理論實踐于一體、讓“做中教、做中學”的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1.3 教學評價
每完成一個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鼓勵學生自查和互查,既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又能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合理的評價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動力。
數(shù)碼管顯示電路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使教材中的“數(shù)字表格”因有真實的實物和直觀的現(xiàn)象可觀而變得“看得見、摸得著”,“工作過程”因有清晰的操作演示可看而變得“直觀生動”,從而將傳統(tǒng)地靜態(tài)講解變成了現(xiàn)在的動態(tài)實踐,將之前的從理性到感性的認知程序變成了現(xiàn)在的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過程,降低了認知難度,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增強了自信心;再通過啟發(fā)誘導和適時地激勵評價,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師生課前的信息收集、知識儲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理實一體化教學最大的特點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從感性認識入手,加大直觀教學的力度,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它把實踐探索的大量機會還給了學生,有效地將教師、學生、環(huán)境融為一體,成為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
[1]耿瑞辰,黃軍霞.職業(yè)教育教學模式及比較[J].中國成人教育,2010(20).
[2]徐健.職業(yè)學校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探析[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2(01).
(編輯 文新梅)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igital Display Circuit
WU Liqin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Jiangyin 214433, China)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ully embodies the main position of students, through their own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learn knowledge. The teacher leads the students to adop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rough practice, to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to stimulate students’ curiosity, and to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exploratio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digital display; teaching method
2017-01-16
吳麗琴(1982—),講師,碩士。 主要研究方向:電子技術、電工技術等課程的理論教學。
G42
B
1672-0601(2017)05-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