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顯龍
(重慶市長壽中學)
摘 要:高效課堂是學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工作,而構(gòu)建高效課堂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針對性地設(shè)計教學目標,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以學生的角度來評價課堂教學,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把課堂還給學生。
關(guān)鍵詞:學生主體;高中地理;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課堂教育的理想化形式,是指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溝通教師與學生,提高教學效率的課堂模式。對于地理學科來說,高效課堂就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通過師生合作,獲取地理學科的知識,提升地理學科能力,總結(jié)出地理學科的學習技能與操作方法,培養(yǎng)出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然而,高效課堂究竟應該如何構(gòu)建?在高效課堂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都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定論。
新課程改革下,各學科都開始重新定義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guān)系和學生地位,基本認可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雙向互動課堂模式。筆者以為,要構(gòu)建高效課堂,就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中所起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為主。以“教”為輔。本文筆者將從“學生主體”的角度來考查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對如何構(gòu)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提出幾點建議。
一、針對學生的特點來設(shè)計教學
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首先要做的就是一切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依據(jù)學生的情況而制定。第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制定教學目標,就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思維模式和學習心態(tài),安排課堂任務(wù),制訂課堂計劃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樂于聽課學習,并能夠較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使課堂效率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第二,從學生的角度制定教學目標,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在制定課堂目標和課堂任務(wù)時,要分出不同的層次,由易到難,層層深入遞進,以便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提升。第三,從學生的角度制定教學目標,就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嚴格遵守三維教學目標設(shè)定,全面提升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的綜合素質(zhì)。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立體,從多層面、全方位取得教學成果。
二、以學為主,給學生更多的時間
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就應該多從“學”上入手,也就是說,要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而不要使教師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首先,教師應該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各方面素質(zhì)的提高,而不是采取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授、學生死記硬背的傳統(tǒng)模式。而教師所需要做的,是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一些指導性的建議,做學生的幫助者和服務(wù)者。其次,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就是要讓學生自己來安排課堂的節(jié)奏,什么時候應該多一些理解和訓練,什么時候多一些延展和生發(fā),都要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fā),不能僅憑教師的主觀意愿想當然而定。比如,筆者所教的學生在區(qū)位優(yōu)勢這一部分內(nèi)容上思路比較活躍,原定的教學內(nèi)容之外,學生似意猶未盡,這時筆者順勢引導學生對本城市的區(qū)位優(yōu)勢做出實際分析,效果很好。
三、從學生的角度評價地理課程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容易忽視的就是課堂評價和課程改革這一方面。許多教師在目標制定和課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都能夠遵守學生的主體原則,但一旦到了課堂教學總結(jié)和課堂評價的階段,就回歸到教師主體的老路子上去了。事實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是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只有把課程總結(jié)也歸納到學生主體的視野內(nèi),一節(jié)課才能得到合理公正的評價,也才有可能做到符合實際情況的調(diào)整改革。而從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教學評價,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方面,從學生的課堂收獲來評價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比如,學生只記住了幾個洋流的名稱位置,而不能理解洋流的生成原因和運動過程,就沒有完成教學目標中過程與方法的維度要求;另一方面,教師要及時接受來自學生的課堂反饋,聽取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意見,將課堂向著更加適合學生的方向推動。
四、合理利用多媒體
筆者特意要強調(diào)一點,那就是關(guān)于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應該肯定,新的教學工具對于新時代下的課堂教學有著極大的推進作用,合理適當?shù)厥褂枚嗝襟w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地理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整合各種學習資源,節(jié)約課堂時間。但是,如果不加控制地濫用多媒體技術(shù),就會造成本末導置,反而損害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倒讓各種教學工具占據(jù)了課堂的主體地位。這也是現(xiàn)在許多地理課堂頻繁出現(xiàn)的問題。教學是人的生活性活動,最終還是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任何教學工具都只能作為輔助手段出現(xiàn)而不能喧賓奪主。在地理課上,如地圖、導航工具、地理模型等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效果會非常好;但如果過多地加入圖片甚至音樂,就會嚴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導致課堂效率下降。
參考文獻:
[1]朱麗.建構(gòu)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幾個基本視角[J].地理教學,2012(8):39-42.
[2]秦薔云.高效課堂的“七性”[J].教書育人,2011(5):36-3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