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偉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和深化,中職哲學教學改革也進入了非常關鍵的時期。辯論式教學法是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以問題的提出、分析、辯論、總結為過程,讓學生在哲學學習的過程中既學習到知識又啟發(fā)到思維,其是一種參與互動的教學方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自主思考的教學實踐,其在中職哲學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氛圍意義重大。
關鍵詞:中職哲學 辯論式教學 應用
眾所周知,哲學是一門理論基礎強、名詞多、抽象難以理解的學科,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一味采用講授制的方法,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導致學生不能將知識融會貫通,對哲學知識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很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中職哲學教學中應用辯論式教學法,能夠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在簡化哲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辯論式教學法在中職哲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一)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哲學本身就是一門促使人思考的學科,眾所周知的哲學家百拉圖和蘇格拉底就是在辯論中學習和成長的。所以說哲學與其他學科是不同的,其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哲學知識,最重要的是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問題的處理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價值。
辯論式教學法在中職哲學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不斷拉伸學生知識學習的面積,然后培養(yǎng)學生用自己獨到的眼光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并將自己的想法大膽的通過辯論的形式表達出來,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促進中職哲學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二)打破哲學課堂的枯燥氛圍
課堂講授制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地位,當前的中職哲學教學也在延用這種教學方法,其雖然能夠在固定的時間內(nèi)向學生傳授大量的信息,但是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受到阻礙,學習感受疲憊。而中職學生生源質量較差,并且正處于青春期,對哲學這種非專業(yè)課的學科重視程度不高,經(jīng)常是上課倒頭就睡,所以改善以往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的氛圍,提升哲學課的教學質量是非常必要的,辯論式教學法的應用正好滿足了這點要求。辯論式教學法的應用中通過問題的提出、質疑、思考、辯論等形成了強烈的討論氛圍,刺激了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主動聽、愿意聽,打破了哲學課堂的枯燥氛圍。
二、中職哲學教學中辯論式教學法應用的策略
(一)做好充足的辯論前準備
辯論式教學法在哲學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雙方配合,所以做好充足的辯論前準備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教師的準備工作。首先教師要選擇與教學要求相一致、難易適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的辯論題目。例如,在學習“在社會中發(fā)展自我,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設計辯論題目“金錢就是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梢姡q論題目與教材內(nèi)容是不能分開的,同時也要與生活現(xiàn)象相關聯(lián),這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辯論的積極性,并且具有正反面辯論的觀點,更能突顯辯論的激烈氛圍。其次,要將辯論題目與教學目標充分的結合起來,明確本次辯論賽的教學目的。如“金錢就是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這個辯論題目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與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相吻合。最后,做好學生的動員工作。為了提高辯論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辯論賽的視頻,讓學生了解辯論的規(guī)則,并指導學生產(chǎn)生自我認識,從而引導學生有序積極的參與辯論。
第二,學生的準備工作。首先學生應該結合辯論材料思考和分析教師提出來的問題,然后分析問題,并找到最恰當?shù)霓q論點;其次,再次仔細的閱讀材料分析問題,針對于自己不懂的問題及時與同學和教師討論;最后,準備自己的發(fā)言稿,隨時做好發(fā)言和辯論的準備。
(二)做好辯論中的組織工作
教師是哲學課堂中辯論賽的組織者,所以教師要時刻明確自己的位置,不要過多的干涉學生的辯論過程。教師可以在此時做辯論賽的監(jiān)督和調控者,也可以做旁觀人員,給予學生充分的辯論自由。
首先,教師在時刻關注所有學生的參與情況,尤其要了解參與不積極的學生心理狀況,及時與其溝通并鼓勵他們參與辯論實踐,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
其次,教師在辯論組織過程中要明確自己的位置,不得以任何名義偏袒某些學生,要一視同仁,積極聽取每一個同學的觀點,并且要積極鼓勵,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辯論的熱情和信心,發(fā)揮辯論式教學法在中職哲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三)做好辯論后的學習總結
辯論結束之后教師和學生的情緒都處于高漲的狀態(tài)下,所以在這期間要注意及時進行總結,主要分為教師的現(xiàn)場總結和學生的課后學習總結。
首先,教師在辯論結束之后為了持續(xù)學生的辯論激情,也為了強化學生對哲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要進行適時的總結。教師在總結時應該以鼓勵和表揚為主,主要對辯論雙方的觀點、辯手的表現(xiàn)情況和應變能力等進行總結,并要積極鼓勵勇于發(fā)言的學生,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通過引導的方式提出,并提出改進的建議,不斷提高學生的辯論水平。
其次,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辯論中所涉及到問題的進行思考,并通過書面形式進行總結。辯論過程是非常激烈的,也是容易使人失去理智的,所以在課后進行及時的書面總結,能夠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和處理辯論中的問題,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及時改正,提高辯論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提高中職哲學教學的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辯論式教學法在中職哲學教學中的應用,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弊端,尊重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中職哲學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中職哲學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的認識到辯論式教學法的優(yōu)勢,然后將其有效的應用到教學中來,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學生在辯論式學習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建君.中職哲學教學中辯論式教學法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0,(08).
[2]盧艷玲.辯論式教學法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學中的運用[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01).
(作者單位:邢臺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