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爽
摘 要: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為學生的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時,要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要按照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階段特征,循序漸進地進行。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7-01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67
一、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一)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良好語感的養(yǎng)成
“語感”顧名思義就是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是對語言進行綜合把握的能力,包括對語言文字的分析、理解、感悟等,語感作為一種經驗色彩很濃的能力,語感的形成需要長期的積累。通過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使學生輕松應對各類閱讀材料,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習慣,在廣泛的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語言的感知力。
(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知識面的擴寬
閱讀作為學生增長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意義重大。通過廣泛的閱讀,我們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文學作品、人文地理、社會科學等方面書籍進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感知文字語言的強大魅力,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答疑解惑,可以帶學生領略不同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可以使學生的知識體系不斷得到豐富。
(三)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寫作能力的提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充分說明了閱讀在促進寫作方面的作用。閱讀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通過對不同作者作品的品讀,可以豐富寫作詞匯。在閱讀的過程中,跟著作者的思緒可以感受到許多美好的事物,這些都可能會成為日后寫作的素材。同時,閱讀的過程也是拓寬思路的過程中,通過對別人作品的賞析,發(fā)散思維,拓寬寫作思路。
二、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要發(fā)揮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作用,形成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被放在越來越突出的位置。如果教師還按照傳統(tǒng)的思維和方法進行教學,一味引導學生找出正確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與新課程理念相違背,很難實現(xiàn)新的教學目標。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必須對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行更新,通過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真正的學習民主。有效的閱讀課堂教學應該是突出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根據(jù)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和主動探索,讓他們嘗試到每一小步的進步帶給自己的成就感,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二)課堂閱讀的設計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統(tǒng)籌兼顧
閱讀的主要目標是讀懂,通過對閱讀文章的感知,對文章承載的重要信息進行提取和整合。由于每個個體先前學習程度的不同,使得他們在面對同樣的學習內容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適當?shù)囊龑w納,將學生的疑惑歸結到一個焦點上。具體到閱讀教學的設計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教學設計呈現(xiàn)出梯度化的特點.以便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的發(fā)揮程度、專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問題解決問題的滿意度都趨于最佳狀態(tài),使得每個層級的學生都可以在原有能力水平上得到提高。
三、初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
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進行。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通常要經過基礎階段、理解階段和升華階段三個階段,教師要根據(jù)各個階段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策略。
(一)廣泛積累,打好基礎
這是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第一步,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基礎知識,后續(xù)的學習才可以更順利。閱讀能力培養(yǎng)需要積累的基礎知識通常包括:對字音、字形和字義的準確把握,可以為學生的閱讀掃清基本障礙,為學生準確判斷單復句分析其結構奠定基礎;能夠閱讀范文和課外讀物,學會理解和吸收文章中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感情,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復雜思想感情和新觀念奠定基礎;最后,還要積累一定的文化知識、生活經驗等方面的知識,有了這些方面的積累,可以使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更深刻,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從更深層次理解閱讀,激發(fā)閱讀學習的興趣。
(二)多方培養(yǎng),加深理解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多方面能力的支持,除了需要具備基礎知識,還必須使學生具備判斷、分析,綜合的思維力和聯(lián)想、想象力等。一是加強對學生判斷力的培養(yǎng)。判斷力主要是指理解事物本質,明確概念的能力。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要著重加強對學生判斷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帶著思辨的精神去閱讀。二是加強對學生分析、分析是綜合的基礎,綜合是分析的目的,只有通過分析,對課文的整體認識才能深入。如可以在熟悉全文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給文章分段,給段分層,給句子劃分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在分析文章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層義、段義、題旨,以訓練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給文章列寫內容提綱是訓練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有效方法,通過逐層深入的訓練,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可以達到很大的提升。三是加強對學生聯(lián)想能力的培養(yǎng)。聯(lián)想能力可以使學生將有形的文字意義空間進行擴展,把自身體驗和知識儲備融入到對文本的理解中,從而使理解更準確、深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結合教材特點,針對聯(lián)想的不同類型,組織學生進行聯(lián)想力的訓練。
(三)積極鑒賞,全面升華
鑒賞作為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最后階段,也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要求最高的階段,鑒賞能力的提高必須依托前面各階段的積累。只有掌握相當?shù)目茖W文化知識、專業(yè)知識、語言知識,能進行抽象思維的閱讀者才能評鑒作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首先培養(yǎng)學生對具體的人物舉動、故事情節(jié)、作品特點、某一觀點作評價的能力,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嘗試,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寫一點一議的小論文。對作品的鑒賞要安排在討論活動之前,這樣由于學生有充分的準備,在鑒賞時可以加深對鑒賞讀物的理解,在品鑒中陶冶情操,鍛煉能力,激發(fā)興趣。
參考文獻:
[1] 王志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法指導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1 (7):221.
[2] 胡夢蕾.初中語文閱讀策略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6.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