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述/牛作治歐陽大名
【綠蔭心語】
“鐵腳板”走出的忠誠
撰述/牛作治歐陽大名
在美麗的梅里雪山與世外桃源“墨脫”之間有個地方被稱作“雪域小江南,這便是察隅了。這里的地形五花八門:高原、峽谷、山地、草地、密林、沼澤……既造就了境內(nèi)獨特的山水風(fēng)景,又不乏“鬼山”、“千層梯”、螞蟥區(qū)等讓人聞風(fēng)喪膽的惡劣環(huán)境。
駐藏邊防某團自20世紀50年代進駐察隅以來,始終堅守著“老西藏”傳統(tǒng)精神,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默默守護著千里邊防線的安寧。
巡邏的苦與樂,得之滋味者莫過于邊防官兵,究竟巡邏路上有何風(fēng)景?且看下面一組巡邏日志。
凌晨5時30分,巡邏隊出發(fā)了。
由于地形限制,途中只有幾個固定的宿營點,官兵們每天必須在特定時間前趕到規(guī)定地點。
天公不作美,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雖然換上了雨衣,但腳就難免“遭殃”了。為什么不穿作戰(zhàn)靴?原來,巡邏路途遠,幾天下來雙腳會被磨爛,官兵們只好穿輕便一點的作訓(xùn)鞋。鞋子濕了,到營地后再用火烤干,第二天照樣可以行軍。
官兵們的速度很快,雖然背著平均50斤以上的物資,有的甚至達60斤以上;把我這個只帶了個相機的書呆子遠遠拋在了后面,帶隊的教導(dǎo)員李志怕我迷路,讓新戰(zhàn)士周國慶陪著我。我感到自己成了隊伍的累贅。但開弓沒有回頭箭,作為軍人,我不能當(dāng)逃兵。
路上,小周不停地給我巧克力,說下午4點左右才到宿營地,中間不吃午飯,吃巧克力可以補充體力,這是他們多年的經(jīng)驗。不知是吃了巧克力起了作用,還是疲勞期過了,接下來的半天走起來也不覺得累。但很快來了新的難題。3個多小時后,路斷了,路基被雨季的泥石流沖得斷斷續(xù)續(xù),時有時無。我們只好在亂石堆上直著往上爬,小周每次都先把我推上一個平臺,自己在后面擋住,生怕我滑下去???2點的時候,前面終于出現(xiàn)了一條羊腸小道。道路非常窄,有的地方只有一腳寬,一邊是懸崖峭壁,我看了一眼便雙目眩暈起來,不敢再看。
雨下下停停,我們的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出發(fā)前幾天準備的段子,我已經(jīng)沒力氣給大家講,只剩下了低頭走路、抬頭喘氣。下午4點多,隊伍到達了當(dāng)天的宿營地。我到的時候,簡易帳篷已經(jīng)搭好,炊事班已經(jīng)開始埋鍋做飯,官兵們各忙各的,有的警戒,有的找柴火,有的給大家烤衣服鞋襪。參加巡邏的分區(qū)嘉央副政委正組織各組的負責(zé)人開會,總結(jié)一天的巡邏情況,部署第二天任務(wù)。我不好意思地躲到三班的篝火旁烤起了自己的鞋子。
潮濕的地面、陰冷的空氣沒能阻止我的睡意,被哨音叫醒時,已是第二天早上6點半,炊事班已把早飯做好。
本以為爬了一天山,今天該走平地了,但遠處的知拉山讓我明白,昨天只是個開始。小周介紹說,知拉山,藏語即是“鬼山”的意思。聽這名字,我心中不免增加了些許恐懼感,不是真怕鬼,而是它讓我明白,前面的路會更加兇險難走。果然,剛走不到5公里,離知拉山腳還有近10公里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座獨木橋。細窄的木橋,湍急的河流,看著官兵們一個接一個輕松地走了過去,我的心里卻一點都不輕松。還好,前面的戰(zhàn)士過去時,已經(jīng)把一根繩子拴在了橋兩頭,我緊抓繩子一點一點向橋?qū)γ媾矂?,腳下的洶涌波濤無情地沖擊著我的視覺和聽覺。
到山腳下時,已過中午,午飯照舊是邊走邊吃巧克力、面包。山腳下是一片凍雪,踩在上面感覺很硬,但經(jīng)驗豐富的李教導(dǎo)員不斷提醒大家注意雪窟窿,我才知道這里危機四伏,不敢有絲毫怠慢。小周告訴我前年巡邏時就有老兵掉進了冰窟窿,營救花了好幾個小時。我聽出了一身冷汗,腳步愈加謹慎。好在凍雪面積不大,不到半個小時就走過去了。這一段最難的還是攀爬近似懸崖的陡坡,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訇然瀑布,令人望而生畏。
正當(dāng)我慶幸爬到山頂時,發(fā)現(xiàn)上面還有一座山,這樣連續(xù)出現(xiàn)了6次,小周才告訴我前面是最后一截路了。眼前的景象讓我明白了“鬼山”的真正含義:天上烏云密布,亂石堆一望無邊,四周寸草不生,整座山全無生機,除了大石頭就是小石頭。凍雪是這邊唯一給人留下好感的東西,由于水壺結(jié)冰,氣喘吁吁的我見了雪就往嘴里塞,感覺這雪比山珍海味還要可口。
為了在天黑前到達宿營地,官兵們都在拼命往前趕。我雙腿開始打顫,不怎么聽使喚了。但或許是因為身在這個集體之中,我被注入了一股力量,驅(qū)使我四肢并用向前挪動。“打死都不能掉隊”的信念最終讓我緊緊跟住了隊伍。
氣溫越來越低,如果說早上還處在綠樹紅花的“夏天”,現(xiàn)在便到了寒冷刺骨的“冬天”,雖然行動不便,小周和我還是穿上了大衣。石頭上結(jié)了一層薄冰,很滑,小周帶著我沿著石塊之間縫隙中的凍雪慢爬。一頭被削尖的竹竿事先已準備好,每人一根,我感覺有點累贅,早就扔在了半路上,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它對征服“鬼山”有多么重要。小周只好先自己爬一米多,再用竹竿拉我一米,速度顯得更慢了,前面已看不到一個人影。
下午3點多,“鬼山”終于被我們踩在了腳下。山頂風(fēng)很大,官兵們都躲在石壁后休息,但仍感到刀刮一樣的風(fēng)襲。平時的禁酒令在這里“解禁”了。官兵們紛紛拿出“珍藏佳釀”,小周帶的是小瓶的二鍋頭,那是我這輩子喝過最甜最美的酒,喝完整個人都暖和了不少。清點完人員、裝備,補充好體力,我們開始下山,體能好的官兵甚至開始一路小跑往山下沖。
“上山容易下山難”?!肮砩健北趁嫒匀皇腔颐擅傻臑踉坪蜕驳膩y石堆,不一樣的是這里的凍雪比另一面多。坡比較緩的地方,我們就屁股坐在地上溜下去,由于是邊境,我不敢大聲叫喊,否則我會幸福地吹幾聲口哨。下午5點左右,我們趕到了宿營地,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展開。
又休息了一晚,我的腿似乎恢復(fù)了活力,對于前方早有耳聞的“千層梯”也是躍躍欲試。離開宿營地約半個多小時,前面出現(xiàn)了一片松樹林,小周說樹林往里走約一兩百米就是“千層梯”。正走著,前面卻有3個人迎面走來,原來下士黃萬恩突發(fā)心臟病,鄧醫(yī)生和戰(zhàn)士趙正鵬送他返回。之后每天宿營時,大伙兒便用電臺了解小黃的病情和后送情況。當(dāng)?shù)弥↑S病情穩(wěn)定,正在縣醫(yī):治療時,大家懸著的心都松了下來。
站在“千層梯”的邊緣,終于見到了它的“廬山真面目”。所謂“千層梯”,就是戰(zhàn)士們用樹枝修成約70到100厘米的小木棒,在山坡上每隔一步用木楔子固定一根,防止人滑下去。原來這里每天都有山雨,地面始終是濕滑的,如果沒有這些“臺階”,人會直接滑下萬丈深(。竹“拐杖”這時候的作用更加明顯了,小周把“拐杖”給了我,自己又到樹林里砍了一根木棍。
我小心翼翼地往下挪著。前面戰(zhàn)友不時有腳下打滑的,一會兒工夫,幾身迷彩服就與山體的土黃色融為了一體。正慶幸自己無恙時,我也連摔幾跤,變成了泥人。
說是“千層梯”,但它明顯不止1000層,稱為“萬層梯”也不為過,一行人足足走了一個多小時。漸漸地,我們進入了一大片叫不出名的草叢,草都一樣高,兩米左右。人走在草叢中,全身都被打濕了,經(jīng)驗豐富的官兵都穿上了雨衣。越往里走,地上的水越多,直到看到前方的沼澤地。
出發(fā)前,李教導(dǎo)員曾說過,走過沼澤地后,腳指甲會變黑,要幾個月才能恢復(fù)。大多數(shù)基層官兵的腳指甲在服役期間是好不了的,因為他們每年要多次參加這樣的巡邏,指甲還沒好完就又要巡邏了。很多沒結(jié)婚的官兵說,休假時不敢穿涼鞋,怕“臟”腳指甲引起誤會。
沼澤地一直延伸到原始森林中,一直到宿營地,300多平方米的宿營地像是被沼澤包圍的一個“小島”。這里離目的地還有半天路,傷病員不再往前走,統(tǒng)一在這里宿營休整。休息半小時后,一支精干的小分隊重新編組繼續(xù)向前走,我卻打了“退堂鼓”,選擇了留守。
中午時分,小分隊回到了營地跟我們會合。此時,會抽煙的,不會抽煙的都點上了兩三支香煙,本以為這是邊防官兵特殊的“禮節(jié)”,但接下來的一幕卻讓我傻眼了。
小分隊官兵一上“島”全都脫了個精光,留守人員開始給他們遞上已點燃的香煙?;旧鲜敲咳艘恢煟奥隳小鄙砩宵c去。原來,前面不遠處就是螞蟥區(qū),官兵們正在用煙把吸血的螞蟥燒出來。小周說,進入螞蟥區(qū)前,大家會用食鹽把脖子、手腕這些裸露的部位擦一遍,把領(lǐng)口袖口扎緊,但無孔不入的螞蟥還是神不知鬼不覺地鉆進了身體。我也點了一支煙幫李教導(dǎo)員驅(qū)螞蟥,這時才發(fā)現(xiàn),他身上居然布滿了螞蟥叮過的傷疤,他說這些傷疤一般都要幾年才能好,有的甚至要更長時間,甚至?xí)粝掠肋h的疤痕。我不知道一天來小分隊有怎樣的經(jīng)歷,但從他們的描述和疲憊、遍布傷痕的身體上,我知道那是最難走的一天。
簡單休整后,隊伍恢復(fù)來時的編組,踏上了返回的路。官兵們歸心似箭,到了第7天,官兵們已經(jīng)沒了疲憊感,居然一路小跑起來,此時的營區(qū)對他們的吸引力太大了。當(dāng)看到遠處山腳下的一片綠樹紅瓦時,大家知道就要到“家”了,腳步又加快了。等到了有路的地方后,很多戰(zhàn)士開始吼叫著狂奔起來,此時的巡邏路似乎已經(jīng)變成了“幸福路”。
巡邏結(jié)束后,我邊泡腳邊想,這些邊防官兵真是無愧“鐵腳板”這一稱號。如果有一天這里也修上了寬闊柏油路,不再用雙腳巡邏,今天的“鐵腳板”放進了歷史館,大家會不會懷念這種巡邏方式?我想,至少我會的。因為這一雙雙“鐵腳板”融入的是60多年來上萬熱血青年對祖國的忠誠,留給一代代青年軍人的是信念、堅韌、勇敢,還有幸福。
責(zé)任編輯:武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