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每個學段的習作要求都有明確的目標,而每個學段的目標都對學生修改作文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特別重視自改作文和互改作文的引導。因此,筆者認為,指導學生掌握自改作文的方法,形成自改作文的能力與習慣,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
一、指導學生自改作文的意義
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改”。學生在反復修改文章的過程中,對如何寫好一篇文章,若從寫作的各個方面加以揣摩、領悟,對于提高作文水平是很有意義的。首先,自改作文是完成認識的第二次飛躍。如果說從初寫作文到作文的講評是認識的第一次飛躍,而作文的修改則是認識的第二次飛躍。其認識、體會就會更加深刻,在進一步認識事物和掌握寫作規(guī)律的基礎上,能根據文章的特點具體靈活地選擇、運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合理地處理文章的內容。其次,自改作文能強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自改作文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興趣和信心及勤于修改、鍥而不舍的意志。反復修改,熟能生巧,非智力因素能逐漸遷移于智能。再者,自改作文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為一篇文章剛寫出來時,作者經常對部分內容難以取舍,可放置一段時間后,隨著認識的提高,就會發(fā)現(xiàn)所寫的文章有諸多不足。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在反復修改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正是再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從教師修改作文角度看,存在高耗時、低效率的現(xiàn)象。教師千辛萬苦改的作文,學生只看分數,并不仔細體味、比較修改之處,教師勞而無功,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二、指導學生自改作文的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自主修改作文的興趣
1. 尊重學生,正確評價。學生在寫作時,是“以我手寫我口,用我口述我心”。我們把改的優(yōu)先權留給學生,在引導學生保留童真、童趣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改活動的過程。在自讀、自思、自改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求異思維。對改得較好的學生要充分肯定,而不要求全責備;對改得不理想的學生不要貶得一無是處,而對局部的優(yōu)點,應實事求是地加以肯定。比如,有個別詞句寫得好,就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從點滴的提高中感受到改文的樂趣。
2. 注重交流,互為借鑒?!爱斁终呙?,旁觀者清?!睂W生自改作文后,要讓他們知道改后的作文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這樣,學生就能懷著較大的興趣修改原作,直至改好才停筆。學生經過反復修改,習作必然面貌一新。此外,當學生自改作文后,還要引導他們與同學、老師互相交流,分享精彩片段、優(yōu)美詞句,并讓他們說說成功之處,正所謂“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
(二)訓練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1. 集中訓練,夯實基礎。沒有一定的知識做基礎,就談不上能力的形成。要讓學生學會改文,就要讓他們掌握字、詞、句、篇及其他必要的基礎知識,打好基本功。(1)詞語訓練。詞匯是構成文章大廈的磚瓦材料,是寫作的基礎,故要抓常用詞語的準確運用,如讓學生推敲詞語、比較詞語、欣賞詞語等,從而提高分辨、運用詞語的能力。(2)句、段結構訓練。修改病句是一項運用語法、修辭和邏輯知識識別并修改句子的實踐活動。學生善于修改病句,在寫作中一般出現(xiàn)病句就少,多能做到語句通順,表達清楚。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摘錄學生作業(yè)或作文,甚至是平時對話中出現(xiàn)的典型病句,讓學生分析毛病認真修改。同時,指導學生評析、欣賞課例。課文或課例讀物有許多優(yōu)美的句群,讓學生評賞好在哪里,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銜接的,還可以進行亂句組段訓練等,提高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
2. 分層訓練,循序漸進。各學段習作要求和訓練的重點不同,自改作文也要注意這一點,要循序漸進,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如低年級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把句子修改得通順、完整、連貫;中年級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把句子修改得具體,把片段修改得有條理;高年級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修改篇章的選材、結構及詞匯句式的運用、情感的表達等。這樣的訓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體現(xiàn)知識、能力的訓練過程。
三、指導學生自改作文的課堂模式
(一)回顧要求,梳理評價
教師引入評析時要讓學生有強烈的學習欲望。先回顧習作有哪些要求,然后欣賞好詞佳句,指出習作不足。根據作文類型,對普遍存在的不足進行例文評價,提示修改習作的要點,讓學生知道改什么、怎樣改,用評論典型文章的尺子衡量自己作文的得失,并鼓勵學生大膽發(fā)現(xiàn),大膽嘗試。
(二)嘗試運用,典型評析
指導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不僅要看文,還要看人,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區(qū)別對待,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
1. 掌握修改作文的步驟。一般采用四步法:第一步“讀”,先通讀,看看內容是否符合題意,中心是否明確,材料是否典型,條理是否清楚;第二步“找”,哪些需要改,明顯的病句、錯別字等;第三步“改”,改錯別字、不當的詞和病句,做好刪增補漏工作;第四步“評”,評價改文情況,推敲變換潤色語句。
2. 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1)刪。有些字、詞、句是多余的,要刪去,使之簡潔明了。(2)增。有些段落遺漏句子或句子缺少某些成分,要增補上去,使之表達明確具體。(3)調。有些句子或段落的語序、排列混亂,要進行調整,使之通順連貫。(4)換。有些句子用詞不準確、表達不清楚,要換個詞語或換種說法,使之更準確、生動。
(三)反饋交流,評賞提高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經過反復修改的習作一定會有許多絕妙之處,但到底好在哪兒,要讓學生討論、交流??梢赃\用眉批、總批,讓同學欣賞好的地方,不足之處發(fā)揮集體智慧,相互學習,相互借鑒。讓中等以下學生在交流、評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習作的不足之處,讓優(yōu)等生在幫助后進生的過程中,共同進步。
(四)歸納總結,遷移拓展
在教師的指導、同學的幫助下修改作文,多數學生都會有所收獲,可以讓他們談所得,說成功的原因,保持修改作文的興趣,并讓學生用學到的方法修改同學的作文,學以致用。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與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應該采取正確的指導策略,放手讓學生自改作文,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進而提高習作水平。
(作者單位:福建省德化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