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克鈞+鐘玉婷+鐘茂林+鐘一鳴
摘要:目的 探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外科手術時麻醉處理方法。方法 結合文獻并分析我院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麻醉經過。結果 5例患者中4例在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下度過圍手術期,1例患者轉重癥監(jiān)護室監(jiān)護治療。結論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手術中麻醉處理關鍵是保證足夠的麻醉深度、充足的血管內容量、保持合適的前后負荷、維持滿意的心率和血壓,盡量避免使用強心及擴血管類血管活性藥物。
關鍵詞:肥厚型心肌?。宦樽?/p>
肥厚型心肌?。╤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其特點是左室心肌不對稱性肥厚,有些甚至導致流出道梗阻、猝死,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點[1],該病麻醉處理有特殊性。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共實施了5例HCM患者的麻醉,本文結合文獻資料總結并探討其處理經驗。
1 臨床資料
1.1病例1 男,38歲,體重74 kg。術前診斷為膽總管結石,行膽總管切開取石術。UCG顯示室間隔增厚(16 mm),左房增大,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與左室流出道之間的最大壓差為52.4 mmHg。術中患者出現(xiàn)陣發(fā)性房顫,房顫發(fā)作期間患者血壓低,立即予以雙相100 J電復律,并予以補液、去甲腎上腺素靜脈泵入升壓,血壓維持110~160/55~85 mmHg,術后恢復良好。
1.2病例2 女,34歲,體重64 kg,妊娠G1P0孕37+2 w,UCG顯示:室間隔明顯增厚(21 mm),左室流出道射流速度加快,最大壓差為39 mmHg。術中患者出現(xiàn)高血壓、竇性心動過速,血壓高時達到180/100 mmHg,HR 110~130次/min,手術醫(yī)師示術野肌肉緊張,予以靜脈注射阿曲庫胺,并靜脈推注地爾硫卓10 mg后持續(xù)靜脈泵入處理,患者血壓、心率穩(wěn)定,順利剖出一活男嬰,術后恢復良好。
1.3病例3 女,68歲,體重48 kg,診斷為右腎結石并積水,高血壓病2級,很高危險組,行腹腔鏡下右腎切除術(Notes術)。既往史高血壓病及肥厚性心肌病史,長期口服倍他樂克治療,UCG顯示:左房增大,室間隔增厚(19 mm),左室流出道壓差為64 mmHg。術中出現(xiàn)多次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術中患者出血量較多、血壓偏低,術中予以輸血、去甲腎升壓、并靜脈持續(xù)泵入艾司洛爾處理,術畢送ICU觀察。術后恢復良好,痊愈出院。
1.4病例4 男,38歲,體重71 kg,腰椎間盤突出入院,既往有暈厥情況,UCG顯示:室間隔明顯增厚(23 mm),左室流出道射流速度加快,最大壓差為52 mmHg。術中改變體位時出現(xiàn)低血壓、頻發(fā)室性早搏,暫停手術并予以補液、去氧腎升壓、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等處理,半小時后繼續(xù)完成手術。
1.5病例5 女,46歲,體重52 kg,因子宮肌瘤入院,UCG顯示:室間隔增厚(23 mm),左室流出道壓差為64 mmHg。切除肌瘤時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兩下肺出現(xiàn)干濕性啰音,心電監(jiān)護示SPO2 88%,血壓79/52 mmHg,HR 130次/min,立即予以嗎啡3 mg靜推,并予以補液、去氧腎升壓及靜脈持續(xù)泵入艾司洛爾處理,10 min后患者血壓、心率穩(wěn)定,心電監(jiān)護示SPO2 98%,血壓110/76 mmHg。
2 結果
4例患者分別在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下,安全度過圍手術期,1例患者轉重癥監(jiān)護室監(jiān)護治療,所有患者均術后恢復良好,見表1、表2。
3 討論
根據2011 ACCF/AHA美國肥厚型心肌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增強心肌收縮力、減少心室容量、降低血壓的因素均可加重流出道梗阻,而抑制心肌收縮力,增加前負荷和后負荷的因素則可減輕流出道梗阻[3]。
研究表明[4],椎管內麻醉時可導致心排出量下降,導致血壓降低并加重梗阻。所以,我們對于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椎管內麻醉慎用,原則上行全身麻醉。麻醉誘導前應減輕患者恐懼和交感神經興奮,避免應激反應;誘導可用苯二氮卓類、乙托咪脂或異丙酚等麻醉藥。主張以較大劑量的芬太尼復合恩氟烷或異氟烷、丙泊酚等維持麻醉,氯胺酮禁用。并且應保持足夠的血容量,同時應該維持滿意的心率和血壓,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術中使用血管活性藥,必須持特別慎重的態(tài)度。Schmitto等[5]報導1例年輕HOCM患者用布比卡因腰麻行剖宮產,當蛛網膜下腔注藥后發(fā)生低血壓及心動過速,經擴容及靜注麻黃堿后仍為低血壓,繼之靜注美托洛爾、咪達唑侖后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術中低血容量、心動過速、外周血管擴張及心肌收縮力增強等均是加重梗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盡可能避免發(fā)生。一旦出現(xiàn)低血壓,除適當增快輸液以增加循環(huán)容量外,可考慮使用α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藥(如苯腎上腺素),以升高血壓并減低左室流出道壓力差,減輕梗阻,一般不應使用β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藥(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麻黃堿等),因為這些藥均加重流出道梗阻。一旦出現(xiàn)高血壓時,可通過增加吸入麻醉藥濃度以加深麻醉和降低血壓。血管擴張藥如硝普鈉和硝酸甘油都可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左室流出道梗阻而致嚴重低血壓,因此應避免使用。
我們研究分析了5例患者。病例1患者術前血電解質檢查血鉀正常,在發(fā)生房顫之前有創(chuàng)血壓監(jiān)測顯示一直正常,控制良好,其發(fā)生陣發(fā)性房顫誘因我們考慮為膽道手術刺激迷走神經所致,這提示我們該例患者麻醉深度不夠,如果有足夠的麻醉深度、自主神經能充分抑制,或許不至于發(fā)生心律失常。當然我們也必須要排除其他因素誘發(fā)房顫發(fā)作,例如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容量不足、疼痛刺激等。病例2患者在剖宮產術中血壓高、心率快,并出現(xiàn)術野肌肉緊張等情況,考慮患者肌松藥不足,予以間斷應用阿曲庫胺及芬太尼等處理后病情穩(wěn)定、血壓、心率下降。病例3患者采用腹腔鏡下經陰道右腎切除手術,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大,并出現(xiàn)低血壓、一過性室性心動過速,我們考慮該患者術中出血多導致血容量不足,并且患者采用腹腔鏡下手術,術中有二氧化碳潴留,導致外周血管擴張,加重低血壓狀態(tài),進而導致左室流出道梗阻加重、誘發(fā)惡性心律失常,該患者經積極輸血、補液并去甲腎上腺素升壓減輕流出道梗阻、提高冠脈灌注等搶救治療后順利完成手術。病例4患者骨科行骨科開放性手術治療,麻醉結束改變體位準備行手術治療時出現(xiàn)低血壓、頻發(fā)室性早搏,我們考慮該例患者術前存在因禁飲、禁食導致容量不足,改變體位(由平臥改成俯臥位)誘發(fā)回心血量減少,導致左室流出道梗阻加重,進而心肌缺血出現(xiàn)頻發(fā)室性早搏,暫停手術并補液、升壓等處理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繼續(xù)順利完成手術。病例5患者行全身麻醉下子宮肌瘤切除術,切除肌瘤時患者出現(xiàn)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立即按照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處理,但患者基礎心臟疾病為肥厚型心肌病,心臟左心收縮功能正常,出現(xiàn)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我們分析為切除肌瘤時患者腹腔靜脈血管床擴張,腹腔容量增加,回流到右心系統(tǒng)及左心系統(tǒng)容量減少,左室加強收縮,收縮期二尖瓣前葉前移,導致左室梗阻加重,并且同時患者合并竇性心動過速,左室舒張末容量進一步減少,每分輸出量急劇下降,導致急性左心衰竭,予以去氧腎收縮外周血管升壓、補液及艾司洛爾控制心室率等處理后病情穩(wěn)定,完成手術。
4 結論
左室流出道梗阻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手術麻醉時的最主要危險因素。術前應建立心電、有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術中麻醉深度不夠、低血容量、心動過速、心臟縮力增強及外周血管擴張等是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的重要因素,一旦患者出現(xiàn)低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爭風奪秒的立即、正確的分析原因并加以正確的應對,避免惡性心血管事件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惠汝太.肥厚型心肌病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01):82-85.
[2]BJ Gersh,BJ Maron,RO Bonow,et al.2011 ACCF AHA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 Circulation,2011,124:e783-e831.
[3]李立環(huán),于欽軍.阜外心血管病麻醉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61-163.
[4]岳云,吳新民,羅愛倫,主譯.摩根臨床麻醉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408-409.
[5]Schmitto JD,Hein S,Brauer A,et al.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 in a young woman with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8,52:57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