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濤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好的事情你老記著,就可能沒辦法進步;壞的老記著,只能讓自己更加狹隘。
一個人不能忘記過去,一個民族不能忘記歷史,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標題自擬。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前 行 與 回 首
網(wǎng)上雞湯文一抓一大把,有時也讓人困惑。你先是被告知,既不可沉溺往日榮光又不可空嘆故去悲情,覺得在理;又看到,人不能忘記過去,忘記等于背叛,也覺得在理。誰錯了?我看都沒錯,無非其中道理非心靈雞湯三言兩語能道明。
回首過往與奮力前進向前看,二者不但不矛盾,還應該結合起來。
清朝人顯然是不通曉這一點,先是自以為天朝上國,被英國打得落花流水;天朝迷夢幻滅后,又光知道自己已經(jīng)敗績,以致軟弱無能。到了民國也沒好到哪兒去——新文化運動一來,舊的倒是拋了,可又拋得太過,金玉與破爛一同掃進了垃圾堆,以致文化流失。
我想,回首時是否停下了腳步,是沉溺過往與銘記歷史的分水嶺;是否愿意回望一眼走過的路,是背叛過往與革故鼎新的分界線。
我們當然要銘記過去,無論民族或個人,都可以從過去吸取經(jīng)驗教訓,以防悲劇重演;也可以在舊書架中讀到新文章,獲得新的啟示。凱恩斯認為:“希望在前方拉著我們,過去在后面推動我們。希望是動力,過去是后盾。”銘記過去,時?;厥?,方不會迷失自我,有些過去必須要記得。
同時,過去應當是一本工具書,而不是我們心靈的歸處——該拋的就要拋掉,拋掉過去的成功以保持清醒,切斷過去的懊悔,勿使自己狹隘。
“忒修斯之船”的謎題告訴我們,我們是過去與未來的媒介,我們正是在不斷洗滌過去又存留過去的過程中塑造了自己。當過去的枯枝落葉洗凈、金珠玉鐲留下,那留下的,便構成了我們的底蘊與素養(yǎng)。
英國洗滌了君主專制,完成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卻保留國王維系忠誠與榮譽;法國時尚產(chǎn)品日新月異,卻不忘應用手工這一古老的制作方法。
“前行與回首,就像日神與酒神那樣,既矛盾又協(xié)調(diào),我們都想拋卻過往全力前行,但那樣,狄俄尼奧斯將使你陷于冥迷,因此你需要阿波羅,他把你回歸到個體意識,而個體存在的形式,便是回首過去。”我想,魯思·本尼迪克特這段詩化的學術語句很好地詮釋了要向前看,也要回首過去的原因。
請?zhí)ど夏銦o休的征程,把你腳上所牽絆的過往除去;但當你奔跑得太快,快要迷失方向時,不妨回眸,過去可以是神性的警告,也可以是慈愛的雙手。
著眼未來,銘記過去。讓未來成為你的翅膀,以過去作為你的法典。
點評
緊扣現(xiàn)實,開頭亮眼。針對文題的核心概念“銘記”與“忘記”,作者從網(wǎng)上盛行的心靈雞湯文入手,指出不管銘記還是忘記,都有道理但不夠全面辯證的事實,進而亮出自己的觀點——回首過往與奮力前進向前看,二者不但不矛盾,還應該結合起來。觀點的提出,既緊扣文題,又聯(lián)系現(xiàn)實,更體現(xiàn)思辨意識,讓人眼睛一亮。
思維辯證,邏輯清晰。作者首先以歷史事實為證,揭示只“銘記”或一味“忘記”的危害,分析“銘記”與“忘記”的關系。接著再進一步指明“過去的成功”和“過去的懊悔”該忘記,“構成底蘊與素養(yǎng)”的要銘記。通過不同角度、兩個層次的綜合分析,思維體現(xiàn)出辯證性,行文具有清晰的條理性。
語言厚重,視野開闊。文風犀利,有雜文的味道,作者將情感寓于語言,表現(xiàn)力極強。作者了解哲學命題“忒修斯之船”,熟記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的話,并能自如地運用,展示了開闊的閱讀視野、豐厚的語文素養(yǎng)。
得分: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