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華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應關注學生的個體生存與成長,以人本主義理念為核心,注重寫作教學的人文化設計和以人為本的操作理念,將寫作教學真正構建成為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語文應用能力、語文知識儲備的教學,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貼近生活;人本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12-0051-01
寫作是人們思想情感的表達。當前一些學生的作文寫作太空泛,缺乏具體內容和真情實感。因此,在語文寫作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貼近生活實際,以人為本,做到求真、求實,讓更多的學生回歸生活,這樣才能寫出更加貼近現(xiàn)實生活和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一、注重生活實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敝挥邪褜W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贊美生活,才會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學生可以適當?shù)刈叱稣n堂,走出校園,邁向大自然,去觀察萬物的興衰枯榮,去感受四季的氣息,去欣賞鳥兒的歌喉,去調查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去體驗勞動的艱辛……通過社會實踐,學生視野能更加開闊,情感體驗能更加豐富,自然對事物、事件、社會人生的感受能力也有所提升,對提高作文立意都有直接益處,有效克服了那種因不了解生活、閉門造車似的虛構編造式作文。
例如,關于“勞動光榮”主題的作文寫作,如果學生沒有進行過有意義的勞動,或者說對于勞動沒有真實的概念,教師就應該讓學生提前去進行體驗,而不是直接讓他們寫作。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之后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安排學生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進行集體勞動,比如校園大掃除或者是植樹活動等,體會集體勞動的魅力,真切感受勞動者的光榮。在經(jīng)過親身體驗或勞動之后,學生對于“勞動”這一題材就會有真切的感受和更加深刻的理解,在進行作文寫作時,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親身體驗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這樣遵循人本理念,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造體驗式教學內容,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由事而情,由人而情,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也就水到渠成了。
生活是多樣化的,每個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異彩紛呈的。作文,就是對認識到的生活的真實反映,只有引導學生盡情地體驗生活,寫出真實的、獨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
二、注重觀察生活
有些學生寫作文時常常不是眼望天花板,就是抓耳撓腮,苦于沒有寫作素材。其實,寫作素材的一大來源就是生活,關鍵是要用你的慧眼細心觀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去閱讀生活這本無形的書。學生要留心觀察生活,主動將自己日常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錄下來,通過觀察、記錄、交流,占有大量的、鮮活的第一手寫作素材。此外,在作文的寫作中,細節(jié)最能打動人心,教師要注重讓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捕捉細節(jié)的好習慣。在遇到主題作文的時候,有些學生可能難以下手去進行寫作,但是如果能夠從一個細節(jié)出發(fā),抓住一件事情的一個方面,就可以寫出生動、有特點、具有實際意義的文章。
例如,親情是一個比較寬泛的含義的詞語,要想表達親情、傳遞愛的溫暖的力量,就需要從內心出發(fā),去尋找親情所體現(xiàn)的細節(jié)。有時可能只是幫助媽媽做一次家務、給爸爸端一盆洗腳水、幫助爺爺奶奶盛飯等簡單的事情,或是自己生病時父母焦急的神情??傊诩彝ド钪?,親情是無處不在的,要想表達出親情的存在,關鍵在于學生要寫出具體的實實在在的事情,讓親情的表達轉化成實際的行動,用細節(jié)感動自己、感動讀者,這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作文。
三、注重學生個體發(fā)展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文。例如,有的學生擅長用比喻的寫作手法,不論寫什么類型的文章,都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進行寫作。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學生符合寫作的基本要求,其寫作方式是可以進行修改的,教師如果對學生的寫作方式有疑問,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在相互了解對方的意愿之后,就如何更好地寫作進行探討和學習,從而達到預期的寫作效果。
此外,學生對于表達方法的運用也有所側重,有的擅長抒情,有的擅長敘述。對于不同的寫作主題來說,有的學生在親情方面的感悟較深,但有的學生喜歡風景描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為對于每一個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想象力、生活經(jīng)歷和思想感悟都有所不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思考學生的思維特點,了解他們的思維與想象力,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寫作優(yōu)勢,激勵他們更好地寫作。。
總之,寫作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應把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與寫作教學有機融合,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讓學生的作文更加真實、生動,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保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曉琴.構建“以人為本”的語文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學研究),2005,(10).
[2] 程仁新.以人為本樹立語文老師的科學人文觀[J].文教資料,2005,(2).
[3] 周世益.農(nóng)村小學寫字作業(yè)處理現(xiàn)狀及對策[J].新語文學習(小學教師版),2007,(1).
[4] 侯玉梅.基于人本理念的小學教育管理[J].新課程·下旬,2014(9):8-8.
[5] 冉念軍.基于人本管理理念的小學教育管理模式分析[J].科學導報,2016,(1).
[6] 劉曉燕.人本理念下的教育管理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42-42.
(編輯:楊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