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 張樂平 劉軒
摘 要 隨著我國高校來華留學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來華留學生數(shù)量的日益增多,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對于留學生“趨同化”管理工作也成為了培養(yǎng)高層次“知華、友華”的來華留學生人才的重要保障。結合我國高校趨同化管理的現(xiàn)狀,本文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例,對留學生趨同化管理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對趨同化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來華留學 留學生 趨同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89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Assimilation Manage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Take Xidi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HUANG Shan, ZHANG Leping, LIU Xuan
(Xidi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1)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education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ming to China, the "convergence" manage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raining high-level "Knowing China and China-friendly" student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ulticulturalism. This paper takes Xidi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onvergence manage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put forward its own views on convergence management.
Keywords: study in China; overseas students; convergence management
隨著我國經(jīng)濟不斷增長,來華留學生人數(shù)也與日俱增。教育部于2010年制定的《留學中國計劃》:到2020年,全年在華就讀的外國留學人員達到50萬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學歷教育的留學生達到15萬人,使我國于2020年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同時《計劃》還提出:高校應“積極推動來華留學人員與我國學生的管理和服務趨同化”。[1]因此,在擴大規(guī)模的同時,“趨同化管理”也成為各高校討論和分析的重點管理模式。筆者所在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作為來華留學示范基地、電子信息領域的全國重點高校,力求探索行業(yè)特色型高校來華留學生培養(yǎng)的新模式,全面提升來華留學生教育和服務質(zhì)量,從而實現(xiàn)“去異求同”的趨同化管理目標。本文通過對我校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現(xiàn)狀、面臨問題、采取措施和發(fā)展建議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為進一步完善留學生趨同化管理模式提出建議。
1 趨同化管理現(xiàn)狀及面臨的問題
高校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是指將高校來華留學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機構設置、教學管理等各方面與中國學生的教育管理一致化,使留學生與中國學生一樣,享有相同的權利、接受相同的教育和管理。我校自招收來華留學生以來,一直堅持以“規(guī)范管理”為方針,將趨同化管理視作留學生教育和管理的根本保障。但相對于入學門檻較高、學生自助管理氛圍濃厚的國際知名高校較為成熟的趨同化管理,[2]我校的趨同化管理與國內(nèi)其他高校相同,都處于發(fā)展階段。(1)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傳統(tǒng)、宗教信仰各異、教育背景參差及生活習性迥然的留學生,我校目前趨同化管理所面臨的問題就是“異多同少”,而趨同化管理在“同中有異”的原則下,其最終目標是“去異求同”,[3]因此,我校的來華留學生由文化差異引起的不適應現(xiàn)象也時有存在。(2)此外,相對于中國學生的管理,我?,F(xiàn)階段的留學生管理模式也是相對獨立的,即由國際教育學院獨立的負責留學生的招生、教務、管理、后勤等。學校來華留學生整體工作并未納入到正常的學生工作中,尤其是在本科生的趨同化管理過程中,學校并未側(cè)重對于留學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等方面的培養(yǎng)。校內(nèi)的管理機構如學工處、教務處、后勤處等部門職能權責關系不明確,無法使留學生接受相同職能部門的管理、享有相同的校內(nèi)資源,無法使留學生與中國學生同等享受“國民待遇”。
2 趨同化管理的實施措施
2.1 正視差異,加強入學指導教育
我校留學生來自與世界各地,其宗教信仰、文化背景、語言及生活習慣的不同,導致我校來華留學生面臨著語言不通、對我國文化和國情不了解、對校園不熟悉等諸多跨文化適應障礙問題,很容易產(chǎn)生“文化休克”現(xiàn)象。因此我校正視這些差異,在每學期開學初實行入學教育周,對新入學留學生進行入學指導和教育,將入學教育計入留學生教學計劃,通過涉外法律法規(guī)、校紀校規(guī)、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及中國國情教育等各類專題講座,在入學階段,幫助來華留學生能夠全面、客觀的了解中國社會發(fā)展和學校的基本情況。在整個入學教育周中,學校先后邀請公安機關、經(jīng)驗豐富的對外漢語教師分別就法律法規(guī)、留學生注意事項及中國傳統(tǒng)禮儀道德等方面的問題向留學生新生進行了專題講解。校內(nèi)各職能部門也會就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可能遇到的問題向新生做了簡要說明。通過加強入學指導和教育,在加強我院新生的日常管理、加強新生法律及安全意識,幫助新生盡快融入新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2.2 因材施教,強化基礎知識講授
相比于國外趨同化管理發(fā)達的高校,我校來華留學生的入學門檻相對較低,無法要求其與中國學生的素質(zhì)和能力基礎保持一致,導致留學生在與中國學生的課程銜接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基礎差距。來華留學生也普遍反映高數(shù)、大學物理等基礎課程難度較大,在與中國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壓力較大,導致掛科現(xiàn)象較為嚴重。因此,針對基礎相對薄弱的留學生,我校經(jīng)過與教務處協(xié)商,由國際教育學院為留學生單獨進行大學一年級基礎課程的授課,通過學院自主的教務安排,適當放緩教學進度,增加課程課時量,以避免教學進度過快影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同時,學院還聘請優(yōu)秀青年教師、來華留學生擔任助教,對一年級新生單獨進行基礎輔導和課后指導。通過因材施教的人性化教學安排和幫助,強化留學生基礎課程知識,緩解留學生的學業(yè)壓力,樹立留學生信心。
2.3 以人為本,完善留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
我校一直以來堅持將思政教育、學風建設、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業(yè)指導等學生工作通過輔導員隊伍來開展。為進一步完善趨同化管理,我校也為來華留學生配備了與中國學生輔導員相同的專職留學生輔導員,積極發(fā)揮其輔導員在來華留學工作中的作用。首先,我校在選拔留學生輔導員的過程中,明確提出跨文化交際能力要求,保證輔導員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不會產(chǎn)生理解或認知上的基本問題,從而避免語言障礙這一影響趨同化管理的客觀因素。我?,F(xiàn)有的兩名專職輔導員分別為具有海外留學經(jīng)歷或英語專業(yè)出身。其次,由于來華留學生輔導員崗位的特殊性,其日常工作考核也區(qū)別于其他輔導員,針對其工作對象,堅持多元化評價和考核。此外,我校還在輔導員隊伍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強化留學生輔導員的職業(yè)標準,突出其跨文化能力導向,力求打造一支講政治、國際化、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從而為留學生提供更好地服務,推進趨同化管理進程。
3 趨同化管理的建議
3.1 提高來華留學生入學標準
入學標準較高是發(fā)達國家的國際化教育及趨同化管理較為成熟的重要因素。通常,歐美高校在招生環(huán)節(jié),便將留學生的入學門檻提高,因此在招收過程中留學生與本國學生素質(zhì)差距便已經(jīng)無形中縮小,從而減輕了在趨同化管理過程中的壓力。由于目前來華留學生質(zhì)量參差不齊,多數(shù)高校為擴大留學生規(guī)模,在招生環(huán)節(jié)相對放寬了留學生的入學標準,導致留學生之間素質(zhì)差異較大,出現(xiàn)了 “異多同少”的現(xiàn)象,影響了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發(fā)展。高校在來華留學招生環(huán)節(jié)應該制定完善的入學標準及相應的入學基礎測試,規(guī)范來華留學生入學標準,優(yōu)化生源結構,招收更加優(yōu)秀的來華留學生,不僅能夠縮小學生之間的素質(zhì)差距,促進趨同化管理的發(fā)展,更能保障來華留學生的培養(yǎng)質(zhì)量。
3.2 完善高校內(nèi)部管理機構職能
目前國內(nèi)多數(shù)大學是留學生管理任務均由國際教育學院獨立承擔,通過學院內(nèi)部相關的管理與服務辦公室、教學辦公室、招生辦公室等部門開展相應的學生工作。此舉不但未能達到趨同化管理,更造成來華留學生教育工作邊緣化,無法有效的與校內(nèi)其他職能部門達成協(xié)同聯(lián)動。因此,實現(xiàn)趨同化管理“去異求同”的目標,應當明確校內(nèi)管理機構的職能,來華留學生應與中國學生一樣,將日常的行政工作交由教務處、學工處、后勤處等相關部門,日常教學工作交由國際教育學院或其他二級學院。通過國際教育學院與其他校內(nèi)職能部門相互的責權,使留學生與中國學生接受相同職能部門的管理并享有相同的校內(nèi)資源。
3.3 發(fā)揮學生組織自主管理優(yōu)勢
我國高校學生自主管理主要以學生社團和學生會形式體現(xiàn),多數(shù)高校更是由校團委直接指導并鼓勵學生社團及學生會的發(fā)展,學生自主管理氛圍較為濃厚。因此應當發(fā)揮學生自主管理的優(yōu)勢,鼓勵中外學生共同組織多種跨文化活動,搭建有效的溝通平臺,增加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和鍛煉的機會,增進中外學生的交流和了解。通過發(fā)揮學生組織的自主管理,加強中外學生的溝通和融合,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更能促進學生的國際化意識以及學校國際化氛圍。
趨同化管理是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fā)展的趨勢,也是實現(xiàn)“擴大規(guī)模、提高層次、保證質(zhì)量、規(guī)范管理”的重要舉措。趨同化管理不僅能夠促進中外學生的溝通和融合,同時還能提升留學生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改善留學生的來華留學體驗,有利于提高國際化教育質(zhì)量。因此,高校應充分結合本校辦學優(yōu)勢,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趨同化管理,為來華留學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留學中國計劃[Z].2010.
[2] 顧鶯.高校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比較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3(9).
[3] 伊鴻慧.高校來華留學生趨同化管理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