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美
摘 要 文學和電影作為兩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對人類文化和文明的傳承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新時期背景下,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之間的交集也越來越多,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文學如果脫離電影就會失去生機和活力,電影如果脫離文學,則會失去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本文就針對新時期下英美文學與英美電影的互動發(fā)展進行了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 新時期 英美文學 英美電影 互動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4.071
Abstract Literature and film as two important art form,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human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period,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American movies, the intersection is also more and more, the two mutually promot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f from the movie literature will lose vigor and vitality, if from the movie in literature, it will lose the performance and appeal.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films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new period;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英美藝術對我國的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尤其是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文學和電影本身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也不例外,盡管二者在表達方式上存在較大差異,但歸根結底都是對人物的情感的表現(xiàn),將文學和電影相結合,實現(xiàn)二者的互動發(fā)展將成為今后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的發(fā)展方向。
1 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之間的關系
1.1 英美文學為英美電影的創(chuàng)作提供源泉
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對于電影來說,一部電影的上映,除了具備優(yōu)秀的演員以外,還必須具備一個優(yōu)秀的劇本,而要具備一個優(yōu)秀的劇本,最重要的就是有一個優(yōu)秀的編劇,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許多編劇在編寫劇本的時候都需要參考一些文學作品,因此,可以說,文學就是電影創(chuàng)作的源泉。我們從平時觀看的電影中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些電影絕大多數(shù)都改編自小說,而且大多是比較暢銷的小說,這些被搬上大熒幕的文學作品,憑借其在廣大讀者心目中的地位,也獲得了較好的票房,例如,由著名小說《亂世佳人》改編的電影,在其上映之后也大獲好評,此外,《呼嘯山莊》、《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也是經過文學作品改編的比較出色的電影,這些文學作品都很好地展示了文學和電影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文學是電影創(chuàng)作的重要基礎和源泉,如果沒有文學,電影將失去賴以發(fā)展的動力。
1.2 英美電影是英美文學的深化和拓展
英美電影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英美文學存在的不足,實現(xiàn)英美文學的深化和拓展。在當今時代背景之下,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很多人在閱讀文學作品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少,更多的人喜歡把空閑時間用在觀看電影上,因為電影不僅能更加生動地表現(xiàn)人物,同時還能將人物的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在屏幕上,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聽體驗,相對于閱讀面對的枯燥無味的文字來說要好得多,而當今很多英美電影都是以文學作品為基礎進行改編的,只是在細節(jié)、人物臺詞等方面有些微變化,但是整個文學作品的精髓基本上都蘊含在了電影之中,這就可以將文學作品的內容通過電影的形式直觀地傳達給觀眾,讓觀眾獲得更加深刻的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英美文學的深化,同時,一些觀眾可能在觀看了電影之后,對文學作品本身產生興趣,進而閱讀原著作品,這就增加了文學作品的閱讀者,促進了文學作品影響力的提升。
2 新時期背景下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的異同
2.1 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之間的相同點
2.1.1 敘事上的相同點
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在敘事上存在諸多相同點,如:二者都是以時代發(fā)展特點為依據(jù),通過正敘、倒敘或插敘的方法來實現(xiàn)對作品觀點的表達,無論是對于電影還是文學作品來說,敘事都是整個作品的主線,只有把握敘事內容,才能從根本上掌握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除了在敘事依據(jù)和手法上的相同點之外,二者的敘事中心也是相同的,即都是圍繞作品的核心人物展開,敘述有關中心任務的一件或者多件事情,進而刻畫出人物鮮活的個性,使其在人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1.2 時間上的相同點
對于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來說,時間是貫穿整個作品的軸線,一旦脫離了時間這一軸線,所有的任務和情節(jié)都會顯得混亂無章、黯然失色。因此,對于一部好的文學或電影作品來說,確定一個清晰的時間軸是必要的,英美文學和電影在時間軸的布置上,一般都是以人物為中心展開的,如:在著名文學作品《亂世佳人》中,就是以中心人物“斯嘉麗”的成長為軸線展開的,由這部文學作品而改編的電影仍然是以該中心人物的成長為軸線安排的各個場景。
2.1.3 要素上的相同點
對于英美文學作品來說,其一般都包括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等諸多要素,這些要素同樣也是英美電影的主要構成要素,不同的要素具有不同的作用,相同的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所具有的作用和重要性也各不相同,但是,從電影和文學這兩個大的模塊來說,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所具有的意義一般是相同的,如:地點一般是為了給中心人物的出場創(chuàng)設條件,無論在電影還是文學作品中都是如此,唯一的差別只是表現(xiàn)力不同罷了。
2.1.4 主題上的相同點
無論英美電影還是文學,二者都具有一個鮮明的主題,這一主題都是對作者觀點的表達,而且都來源于生活,創(chuàng)作者在進行文學和電影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其靈感都是源于自身的生活體驗,然后從中加入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進而反映時代的特點以及作者對時代的某種現(xiàn)象所持的觀點,當然,不同的作品類型,在主題的反映和表現(xiàn)形式上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是,總的來說都符合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共性。
2.2 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的不同點
2.2.1 對語言的重視程度不同
盡管語言在英美文學和電影作品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人物的個性往往需要通過語言表現(xiàn)出來,但是二者對于語言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同,相對而言,英美電影對于語言的重視度不是很高,原因主要在于電影的表現(xiàn)形式更加多樣化,對人物特征的展現(xiàn)方式要靈活得多,除了語言對話以外,電影還可以通過對演員的動作、神態(tài)的指導以及背景環(huán)境的設置等來側面展現(xiàn)人物的特征。但是英美文學作品對人物的表現(xiàn)方式要單一得多,可以說語言在整部作品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旦在語言的把握上不到位,人物的形象可能就變得刻板、暗淡,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可能也覺得索然無味??偟膩碚f,在語言的刻畫上,文學作品相對于電影來說要深刻一些,因為文學對語言的依賴性比較強,但是電影完全可以不必對語言過度看重,因為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利用,包括演員、燈光等,這些比起抽象化的語言來說在表達力上明顯強烈得多。
2.2.2 時間藝術不同
英美電影和文學都是以時間作為軸線,但是二者的時間藝術有所差別,對于英美電影來說,時間往往是與空間相結合出現(xiàn)的,它是一種時空藝術,一方面,時間是空間場景出現(xiàn)的依據(jù),另一方面,空間場景進一步烘托了時間狀態(tài),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種完美的時空藝術,但是,對于英美文學來說,時間與空間往往是脫離的,對時間的展現(xiàn)也只能通過語言進行描述,相對于英美電影而言,這種單一的時間藝術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明顯要弱得多。
3 新時期背景下英美文學與英美電影的互動發(fā)展
3.1 促進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的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
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要實現(xiàn)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的互動發(fā)展,就必須實現(xiàn)二者的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盡管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在表現(xiàn)形式、語言等各方面存在諸多差異,但是二者也具有許多共同點,只有求同存異,才能實現(xiàn)兩者的共同發(fā)展。首先,在英美文學作品中,要進一步增強對人物特點的語言描繪,盡力從多角度、多方面刻畫人物特征。同時,在情節(jié)的敘述上也要更加生動有趣,這樣才能為英美電影提供更好的素材,使文學作品被搬上大熒幕之后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其次,在英美電影中,應盡量遵照原著文學作品,盡量表達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而且,要合理利用燈光、聲音、演員的神態(tài)、動作等因素,更好地展示文學作品中的每個重要情節(jié),力求在電影中進一步深化文學作品。
3.2 更好地發(fā)揮英美文學作為英美電影創(chuàng)作源泉的作用
英美電影來自文學作品,這點在很多電影作品中都有體現(xiàn),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的互動發(fā)展必須更好地發(fā)揮英美文學的基礎和源泉作用,也就是說,英美電影的拍攝必須將文學作品作為參考。在人物語言等的偏差上盡量不要太大,而且,在電影中,除了要展現(xiàn)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品質等,還應當反映當時的時代背景,將作者對當時的時代背景所持有的態(tài)度充分展現(xiàn)出來,例如,在著名的英國女作家簡·奧斯丁的作品《傲慢和偏見》中,作者不僅刻畫了一對來自不同階級的青年男女的愛情經歷,同時也借此表達了對當時英國政治下階級分化的一種批判。以該作品為基礎翻拍的電影《傲慢與偏見》不僅將原著中的人物和對話基本保留,而且還將作者對當時統(tǒng)治階級的批判展現(xiàn)了出來。這是當今英美電影發(fā)展值得借鑒的經驗。
3.3 進一步增強英美電影的藝術感染力
電影是現(xiàn)代社會中最有力的藝術載體,提升英美電影的藝術感染力,不僅是英美電影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促進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互動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要實現(xiàn)英美電影作品感染力的增強,首先,應充分利用電影多樣化的表現(xiàn)形式,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場景、時間等通過直觀、生動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讓觀眾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其次,應提升電影的情感藝術,當今英美電影在情感表現(xiàn)力上還存在諸多缺陷,其主要原因在于情感藝術的運用不到位,只有不斷提升情感藝術,才能提高電影作品的整體感染力,同時,這也是融合文學作品靈魂的關鍵。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背景下,英美文學與英美電影的互動發(fā)展是促進電影和文學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在促進二者互動發(fā)展的過程中,必須明確二者的共同點和差異,堅持求同存異,以文學為基礎和源泉,以電影為升華,充分利用彼此的優(yōu)點,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促進英美文學和英美電影的互動發(fā)展,將藝術事業(yè)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參考文獻
[1] 張景偉.英美文學與英美電影的互動發(fā)展分析[J].芒種,2016(4):112-113.
[2] 韓博然.英美文學與英美電影的互動發(fā)展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2):133-134.
[3] 董宏宇.英美電影與英美文學的互動發(fā)展研究[J].電影評介,2015(21):69-71.
[4] 高廣未.英美文學與英美電影的互動發(fā)展探微[J].電影文學,2014(11):53-54.
[5] 張景偉.英美文學與英美電影的互動發(fā)展分析[J].芒種,2016(4):112-113.
[6] 夏彩霞.英美文學作品與電影關系探究[J].電影文學,2013(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