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河
文壇的好拳腳,原先充斥于作品之中,從熒屏到銀幕,自網(wǎng)絡(luò)而紙質(zhì),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早已成了不變的“套路”。
但文壇的“武功”,又不光在作品里頭,還充斥在生活中間呢。這不,就在不久前一個月黑風高的半夜,貴州省懷仁市文聯(lián)主席戴某人,不知何故手指外傷了,于是跑到市人民醫(yī)院就診。夏醫(yī)生精心給戴主席施行包扎,又告訴他半夜里頭急診不能縫合,要上九樓去手術(shù)。于是戴主席“情緒激動”,操起右腿就“橫掃”夏醫(yī)生的下腹,又用鐵拳猛擊醫(yī)生頭部,因為“感到自已沒有被重視”——戴主席毆人致傷被處行政拘留十天,也算做了一回“網(wǎng)紅”。
其實文壇之上的“打師”,并非文聯(lián)戴主席一人,比如某地召開某大作家作品研討會,袞袞諸公,一片頌揚,好話談了大半天,忽然有不識時務(wù)者,“委婉”給了幾句批評,無非是“也有不足”云云,不料大作家徑直跑到那“異見者”面前,左右開弓,“啪啪”就是兩個耳光;比如堂堂“高等學府”的文科教授,因為一言不合,便與也是文科的女研究生網(wǎng)上“約架”,而且如期相見,在通衢大街上大打出手呢!
文壇的好拳腳,據(jù)說原來也是“君子動口不動手”,是以口頭的叫罵聲而始的——一位美女作家,好不容易有了作品,但是網(wǎng)絡(luò)之上竟有“不同聲音”,原先的粉絲,竟也發(fā)出不屑之言,于是美女作家,一改淑女之狀,連用三個“TMD”回敬粉絲,也算是文壇一樁公案。就是號稱文圣多少代孫的“教授”,因為記者采訪,稍有不尊,不是也宣以三番國罵嗎?
文壇的“武打”,并非從今日而始,所以說“再秀”好拳腳,那是早有來由的——多年之前,一位曾經(jīng)名揚南北的丹青高手,帶著一位同樣出名的女演員到了西南邊陲,是因為州長沒有出來親迎而只指派了一名秘書長“面圣”,還是因為這秘書長“沒有文化”,不曉得“大師”的足夠份量,總之是“接持不周”,于是那大文人便操起一個偌大的瓷花瓶朝秘書長頭上砸去,直砸得他血濺賓館,連地毯上都是血,“砸爛”了別人的“狗頭”之后,還不解氣,還要他“作出深刻檢查”呢——于是便有猜測,說“大師”何來這般怒氣,是因為美女演員在側(cè),要表現(xiàn)“男人的雄武”,還是文壇之上,本來就流行一股戾氣,而文人身上,又向來有著一身“武行”,就只有天知道啦!
文壇之下,某些粉絲們的“不文”也是不絕于耳,比如“百家講壇”的主講,口若懸河滿腹經(jīng)綸的國學大師,因為幾句不中聽的話,竟被“下面”的聽眾跑上來打了耳光;又比如紹興的周府門口,因為排隊小事,“魯粉”們竟拳腳互加,打得一片狼藉。所以有識之士嘆息,說真不明白這些奔“文化”而來的人們,怎么動不動就是全武行,而且拳腳這么厲害。
【原載《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