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天
布置作文題目、指導作文方法、提出寫作要求、學生動筆寫作、教師檢查批閱,這是初中作文教學的一般過程,這個過程因過于程序化而顯得單調枯燥,這也是大多數(shù)學生不喜歡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教師就應該用點心智,讓作文教學過程因不斷泛出新奇漣漪而富有情趣,使學生從中不斷獲得啟迪,從而增強學生寫作文的信心。
一、巧寫贈言為學生作文激趣
為了讓學生喜歡作文,每學期作文課開始時,筆者就在每位學生作文本的封面寫上幾句贈言,學生拿到作文本一看到老師的贈言,就感到親切和自豪,這既增強了師生間的親和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學生作文情趣,有了這份情趣,還怕無文可作嗎?
寫贈言至少要把握以下三點:其一,要圍繞作文這個主題,為作文服務,這樣才不至于漫無邊際,流于形式;其二,要是教師原創(chuàng),不抄名人名言。學生對名人名言司空見慣,如果抄襲名人名言,不僅無法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反而使他們認為教師沒能耐,所以每則贈言必須是教師原創(chuàng);其三,內容要靈活多樣,切忌千篇一律,最好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而寫。比如,我給一個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的贈言是:“妙筆生花,意圓情真,也許一個作家將從此誕生”;對感情細膩的學生,用詩化語言激發(fā)他們寫作熱情;有的學生名字很有特點,我就把名字演化出一段雙關語。有個學生叫潘蕾,學習非常認真,又愛好作文,我就給她寫上這樣一句話:“筆隨心走,讓筆下的蓓蕾綻放得更加鮮艷”;贈言千姿百態(tài),各有特色,學生滿懷喜悅,作文情趣因此倍增。
二、精心指導解學生作文之難
一是引導學生從身邊找話題,把作文寫實。比如一次作文寫春天,大多數(shù)同學都模仿朱自清的《春》來寫,什么花呀、草呀之類。講評時我問同學們“你們寫的是什么地方的春天?這樣寫想說明什么問題?”沒有一個同學說得出所以然。于是筆者就啟發(fā)他們:“不同的地方、不同人眼里春天是不一樣的,你們應該寫出區(qū)別于他人筆下的春天,要把春天寫實?!笔艽藛l(fā),同學們都進行重寫。有個同學把作文題目命為《春天,你在哪里》。寫的是他們村有一塊地,前幾年在農(nóng)村產(chǎn)業(yè)調整時種了一地白楊樹,后來覺得白楊樹不值錢了,就把樹砍掉種莊稼。由于種樹幾年使地力受到破壞,種的莊稼都不長。當別處已是春色滿園的時候,這塊地還幾乎是一片空白。這位同學就此發(fā)出尋找春天的感嘆。
二是指導學生調換寫作角度,深化文章主題。初中生的作文往往人云亦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常常就學生作文具體情況,指導他們調換寫作角度,把作文盡量寫深刻一些。有個同學寫一次放學回家,看見一個老奶奶提個沉重的包裹過馬路,自己要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學生,就主動上前幫她提包裹。我說:“事情就這么簡單嗎?”他很不好意思地說:“其實當時我不想幫她提,就說筆忘到教室里了,轉回去拿筆,可是又不好意思走開,就躲在遠處看。這時另一個同學上來想幫她提東西,這個老奶奶說,‘有個小同學說幫我,他拿筆去了,我走了他會失望的。不知他找到筆了沒有。聽了這話,我很感動,急忙跑來幫助她。”他這樣一說,我故作驚訝地說;“哎呀,這么好的素材你怎么不寫?你可以寫老奶奶對你的掛念呀?”我這樣一說,他立刻領悟了,于是把作文主題轉換成表現(xiàn)老奶奶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這樣一調換,主題深刻多了。
三是激活學生想象力,增強文章的韻味。初中學生作文常常打不開思路,就是因為缺乏想象力,如果教師給以恰當點撥,學生的思維就會被激活,想象力就會迸發(fā)。一次作文題目是《我心中那顆閃亮的星》。同學們千篇一律地“空中星星如何明亮”、“某某明星那樣瀟灑”等等。筆者就啟發(fā)學生:“空中的星星是凌空的,你心中的星星應該是具體、實在的?,F(xiàn)實生活中給你溫暖、給你光明、給你希望的人和事就是你心中的星星?!边@樣一說,同學們紛紛改寫作文。有個同學寫他心中的星星就是父親。他寫道:“父親終年勞動,為我學習操心,送我上學、接我回家”。文章最后發(fā)出感慨:“當我學業(yè)有成,像太陽一樣放射光芒的時候,父親將像黎明前的星星一樣慢慢隱去,直至消失……”文章寫得相當優(yōu)美,新奇自然、富有韻味。
三、用中肯評語引導學生悟作文之道
給學生作文寫評語,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寫評語,老師們卻各有看法。很多老師認為,寫評語要多用鼓勵性語言,使他們增強寫作文的信心。其實這個認識有一定的片面性,初中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省能力,不切實際的“鼓勵”即使再動聽,他們也未必接受,對于作文能力差的學生來說,善意的鼓勵很可能使他們誤認為是諷刺,結果適得其反。倒是實事求是、態(tài)度中肯、感情真摯的評語才能打動他們。比如我給一個作文能力一般化的學生寫了這樣的評語:“誰說作文難寫?這個‘難字不是被你輕易攻破了嗎?此文的寫法,就是你作文的有效方法,如果把畫線句子稍作疏通,這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边@段評語沒有把老師的標準強加給學生,而是立足于學生作文實際,啟發(fā)他自己去領悟哪樣為好,哪樣為不好,讓他慢慢去參悟作文門道。
教師的有效引導,就像為他們插上高飛的翅膀,一旦他們悟出一些作文門道,就可能情思涌動、放飛思維,假以時日,他們必將飛進作文的自由王國。
總之,對老師來說,作文教學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對學生來說,作文應該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過程,只要教師不斷使這個過程鮮活而富有情趣,學生就會飽含熱情,與老師一起去完成一次次美好的旅行,作文能力也就會因此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