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影
寫作教學中,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被稱為“不走心”的作文,比如運動會上堅持跑到終點的堅強,深夜挑燈夜戰(zhàn)時母親遞上的那杯熱牛奶,以及勇敢戰(zhàn)勝困難的勵志故事……這些情節(jié)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弱爆了?這就是“不走心”的作文。這里說的“不走心”,就是用了虛情假意寫的作文。這樣的寫作缺失了真實的生活體驗,缺失了自我本真,沒有“我”真誠地參與其中,因此宿構套作,言語空洞,給人虛假的感覺。
為什么“不走心”?顯然是為了完成寫作任務。當寫作淪為完成任務時,虛假套作就產(chǎn)生了。寫作應當成為一種表達的需要,提筆先須問性情,“我手寫我心”,好的作文一定是自我真性情的流露,“我”在現(xiàn)場,“我”的心、“我”的情感融入到寫作中,寫的是與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關的經(jīng)歷。無論是一件小事、一點感慨,還是一點幻想、一點頓悟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動力和源泉。寫“我”所見,寫“我”所想,一切的寫作,從“我”出發(fā),這就是深刻的人生作文,哪怕這作文結構笨拙一點、文辭粗糙一點又何妨?
寫作中有“我”須先有情?!案腥诵恼吣群跚椤保切┙?jīng)典之作多來自“我”的親身經(jīng)歷,讓人產(chǎn)生強烈共鳴,感慨良深。
朱自清的《背影》看上去樸素、平淡、無奇?!拔铱匆娝髦诓夹∶?,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作者寫的無非是平常人的平凡事,為什么這“背影”卻歷久彌新,經(jīng)歷過歲月的洗禮仍能感動無數(shù)讀者?著名作家李廣田說:“《背影》之所以能歷久傳誦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只是憑了他的老實,憑了其中所表達的真情?!边@細致樸素的文字寫出了父親在千難萬苦的逆境中為兒子所做的艱難努力,也寫出了兒子對父愛的細微體察。朱自清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备赣H與兒子不相見已兩年多了,主動給兒子寫了封信,這令朱自清頓時不勝羞愧、傷懷悲嘆,念叨起父親的好,而反省自己的不是。
透過這“背影”,我們可以看到背后站立的“我”,“我”的真誠的心,“我”的質(zhì)樸的情,這是寫作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導引,寫作不僅是表現(xiàn)自我,還是超越自我。
寫作中有“我”,還體現(xiàn)在我們要用真誠的寫作態(tài)度與自己(或假想讀者)真誠對話。假如在寫作中,我們有一個期盼傾訴的對象,可以毫不設防地傾訴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者淋漓盡致地抒寫自己的感慨,寫作成為我們交流情感的方式和需要,而不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務,我們會把自己的情感梳理得更豐富細膩,內(nèi)容選擇得更精當,表達方式更容易讓人接受。
作文中立著一個“我”,一個有血有肉的“我”,一個與眾不同的“我”,寫作中有“我”才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