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大學畢業(yè),是我人生中的一個新起點。這一年,我在北京大學修完了全部學業(yè)并且留校任教。不是因為我的成績多么優(yōu)秀才留校,而是當時北大公共英語迅速發(fā)展,師資嚴重缺乏,結果把我這個中英文水平都殘缺不全的人留了下來。
有那么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周圍的朋友們都失蹤了,最后接到他們從海外發(fā)來的明信片,才知道他們已經登上了北美大陸。從1988年開始,我就被迫為了出國而努力學習,終于考過了TOEFL,又戰(zhàn)勝了GRE。盡管分數(shù)不算很高,但畢竟可以聯(lián)系美國的大學了。結果沒有愿意給我提供獎學金或者助學金的學校,去美國至少需要2萬美元,折算成人民幣得十幾萬元,在那個時候這可是天文數(shù)字。那一年,我為了積攢赴美國求學的各種費用,就約了幾個同學一塊兒出去代課。
從1991年起,我便開始用“東方大學外語培訓部”的名義招生,而且已經有收入。
我的事業(yè)初具規(guī)模之后,為了管理,思量要讓我的家族成員退出,但這在感情上很難開口。老媽、姐夫、老婆那邊的姐姐和姐夫,我怎么開口呢?而且我是看見我老媽就會害怕得發(fā)抖的那種人,更別說讓他們離開新東方了。自從我老媽來到了新東方,老太太覺得在新東方管理后勤很開心,又是自己兒子的事業(yè),輪得到外人來說話嗎?但老太太不會想到這是一個集體,在一起奮斗什么的,她哪兒想得到這些大道理呢?
當時提出讓我老媽離開新東方,是在她過生日的時候。我們請了三桌新東方的人一起吃飯,在飯桌上,我說到要家族成員離開新東方。老媽火了,上來就要打我。徐小平在邊上看得目瞪口呆,他認定了俞敏洪你想把你老媽趕走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那就讓時間來消化這一頓難以下咽的晚餐吧。慢慢地,老媽開始有點理解我的處境,一年半以后她發(fā)現(xiàn),如果這樣下去,兒子受苦更多。因為我那個時候就像是“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那邊推著我要把家族成員弄走,家族這邊的人又不退出。最后我姐夫第一個退出了。他說,在這個問題上不能讓弟弟為難,我?guī)ь^先走。
那時我姐夫已經是書店的經理,而且是當時新東方書店中經營得最好的一個單位。結果姐夫辭職走了,一分錢的補貼都沒拿到。后來分股份的時候,家族成員不予考慮,所以我的家族成員除了我以外,沒有一個拿到股份的。
我家族的成員陸續(xù)地退出新東方,最后親屬中只剩下我媽一個人。老太太慢慢看明白了,我姐夫也在私下里勸她,她知道我面臨的處境,知道我很苦。老太太后來心疼我,說那我也退出吧。
當時剛好新東方有了住宿部了,然后我就說,老媽,你去包食堂吧。這個食堂原計劃就是外包的,等于說是從主營業(yè)務中間給她劃出了一個副業(yè)。
這樣一來,我老媽就徹底退出去了。這一退就好辦了,其他幾個新東方的領導一看我動真格的,三天之內就開始全面展開清退工作,什么姐姐、弟弟、外孫,在新東方的都不留。大概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所有家族成員全部清退了。所幸,這次清退家族成員雖然有摩擦、有沖突,最終還是過了河。新東方依然是完整的,精神文化依舊存在,組織結構、管理結構、發(fā)展方向也逐步明確。所有這些正是通過這一兩年的摩擦斗爭換取的。
(裴金超摘自《廉政望》2017年第3期 圖/關節(jié)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