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娜 許發(fā)金
作為語文教師,教學一篇童話,不僅要關注其故事性,而且應當更多地關注文字背后的言語秘妙,發(fā)現(xiàn)并挖掘文本隱性的言語價值。《小稻秧脫險記》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雜草對于稻秧生長的危害,以及噴灑除草劑對保護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作者以“小稻秧脫險記”為題,既突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激發(fā)讀者的興趣——
第一,文體鮮明,脈絡清晰。《小稻秧脫險記》是一篇科普性童話故事,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為“遇險”“脫險”兩大部分。第1、2自然段圍繞“激烈的爭吵”,將雜草的蠻橫無理、小稻秧的柔弱無奈形象地展現(xiàn)了出來。第3~5自然段通過三個角色的對話,讓讀者了解除草劑與噴霧器大夫的作用,生動地描寫了小稻秧順利脫險的過程。故事簡單,但情節(jié)起伏,結構緊密,扣人心弦,且童話特點明顯,寓農業(yè)常識于生動的故事之中,適合第二學段學生閱讀。
第二,詞匯豐富,形象生動。本課最具特色的是四字詞語的使用,如“團團圍住、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一擁而上、臉色蠟黃、有氣無力”,將雜草、小稻秧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來,讀起來節(jié)奏感強,饒有趣味。再如“激烈、拼命、警覺、紛紛”用得準確到位,使童話故事更富有畫面感。
第三,對話多元,重點突出。《小稻秧脫險記》一課主要以對話形式展開故事敘述。在“遇險”部分,作者采用辯白體方式來敘述。雜草叫道:“快把營養(yǎng)交出來!”“我剛搬到大田來,正需要營養(yǎng),怎么可以交給你們呢?”盡管小稻秧只辯駁了一句話,卻給讀者無限想象的空間。在“脫險”部分,作者采用對白體方式來敘述,通過雜草和噴霧器大夫的三次對話表現(xiàn)噴霧器大夫用除草劑消除雜草的過程。課后思考題要求分角色朗讀課文,再演一演。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口語獨白的方式,對這個童話故事進行復述。
第四,生字新詞,蘊含規(guī)律。課文共有10個生字,其中8個是左右結構,兩個為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的生字中“險、吵、擁、拼、誰、紛、跟”均為左窄右寬結構,“欺”為左右等寬結構。識字的歸類,能使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生字都是形聲字,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有助于學生對生字新詞的理解。
在一個教學設計的單位時間里,我們不可能涉及一篇課文所有具備教學價值的信息,因而,教師必須立足語文課程觀,對“這一課”在這一階段所要傳遞的語文核心價值做出相對科學的判斷,確定精準的教學內容。
課標在第二學段要求學生在語言方面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理解詞句的意思,并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缎〉狙砻撾U記》中處處可見“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如:“一群雜草把小稻秧團團圍住,氣勢洶洶地嚷道:‘快把營養(yǎng)交出來!’”有動作,有神態(tài),雜草蠻不講理的形象躍然紙上?!耙魂囄L吹過,小稻秧高興得跳起舞來。他們吸足了營養(yǎng),又向上挺了挺身子。”“跳、吸、挺”等一串連續(xù)性動作再現(xiàn)了小稻秧脫險后快樂的心情。“這群雜草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搶營養(yǎng)?!蔽闹兴淖衷~語的連續(xù)使用,生動精彩。教學點如此之多,究竟哪些應當作為教學核心價值呢?課標在第二學段明確提出“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因此,對四字詞語的理解和運用理應作為本課學習的重點,而動作、神態(tài)詞的準確運用,既非本文獨有,也非第二學段學習重點,可不作為核心教學目標來定位。
第二學段要求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小稻秧脫險記》這篇童話中,學生可以嘗試抓住段落中的關鍵詞句,先概括各個自然段的內容,再過渡到概括全篇的內容,也可以通過課題聯(lián)想的方式來概括,還可以圍繞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這六個要素來概括。把握這些內容的方法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可學可用的。
本單元共有三篇課文——《石頭書》《小稻秧脫險記》《航天飛機》,均以故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熱愛科學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但體裁卻不相同,《石頭書》《航天飛機》兩篇為科學小品文,《小稻秧脫險記》則屬于科普童話。從課后思考題可以看出,《小稻秧脫險記》不僅要求分角色朗讀課文,還要求演一演。這顯然在要求上更多地傾向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第二學段口語交際的要求是:“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边@就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雜草與小稻秧的辯論該辯什么?如何辯?雜草與噴霧器該如何對話?他們說話時的表情、動作、語氣又當如何?課后第三道思考題中要求用“激烈、紛紛”兩個詞造句,筆者以為編者的意圖并不僅僅停留在學生對這兩個詞的理解上,更多地在于促使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培養(yǎng)運用詞語的能力。詞義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教學的重點應放在相近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準確運用,如“激烈”與“猛烈、強烈、熱烈”等詞的辨析上。
前面已經學過《蒲公英》《三袋麥子》兩篇童話,比較之后會發(fā)現(xiàn)這兩篇課文課后思考題分別提出了“朗讀課文,復述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講講這個故事”的要求,可見在童話教學中口語交際的訓練應當作為重點,獨白體、對白體、辯白體的教學應當有層次、有重點地進行安排。這兩篇課文在課后還提出了說理性的思考題:“假如你是太陽公公,會怎樣勸告那兩顆想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種子?”“小豬、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贊成誰的?為什么?”顯而易見,這兩篇童話屬于說理性童話,教學應注重說理?!缎〉狙砻撾U記》屬于科普性童話,教學應注重科學知識的滲透,并不僅是就童話教童話。
綜上所述,本課的核心教學目標主要有四:第一,學習概括,培養(yǎng)學生從課題、語段中直接或間接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第二,科普知識的滲透,了解小稻秧的成長;第三,四字詞語的理解與積累運用;第四,展開想象,說(寫)好主人公之間的辯論、對白。我們把以上四項核心目標放在一起考量,會發(fā)現(xiàn)四者并非孤立的個體,而是彼此關聯(lián)的?!罢归_想象,說(寫)好主人公之間的辯論、對白”具有統(tǒng)領功能,可兼容“學習概括”“了解小稻秧的成長”及“四字詞語的理解與積累運用”這三項目標。因為“展開想象,說(寫)好主人公之間的辯論、對白”的前提是了解課文主要內容,了解小稻秧的成長經歷;而在展開說寫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四字詞語的學習運用。如此,本課的核心教學價值可進一步整合為:展開想象,說(寫)好人物之間的辯論、對白,并嘗試運用四字詞語。
閱讀教學要為學生的表達做好充分的語言準備,簡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課文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文本語言,通過大量、反復的表達實踐,豐富其構建話語的經驗。本課中,筆者設計了四大板塊的教學:
板塊一:學習概括。教師可從課題入手,提出問題,讓學生結合預習進行概括。從文中直接提取關鍵詞(如激烈的爭吵、搶營養(yǎng)、脫險等),并在提取信息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概括的方法?;虺鍪咎羁招问剑簳r間________、 地點________、人物________、起因________、經過________、結果________。 再讓學生獲取信息后進行概括。
板塊二:學習詞語。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表演讀、選詞辨析等方式,來理解運用四字詞語。
板塊三:學習辯白體。在了解內容的基礎上,重點聚焦雜草與小稻秧的辯論,體會說話要說清楚,講明白,說得有理有據(jù),將理解內容與學習表達整合起來。
板塊四:綜合運用。統(tǒng)整以上三個教學點,設置綜合運用題:讓學生選擇“遇險”或“脫險”的部分,說一說、辯一辯、演一演、寫一寫(想象擴寫),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真正將基于表達的“語用”落到實處。
附教學設計:
1.根據(jù)課題提出疑問: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險的?誰幫助了小稻秧?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解決問題。試著用一句話或一個詞語概括地說說課文的意思。(提示學生可借文中語句,也可根據(jù)理解自己概括為一個詞語)
1.讓學生自讀課文第1、2自然段,畫出爭吵激烈的詞句,和同桌說說自己的感受。
2.請學生選讀詞句,說說感受。
團團圍住、氣勢洶洶——指導學生抓住“洶洶”與“兇”作比較,了解“洶洶”指的是如同洪水一般洶涌,氣勢盛大的樣子。讀出一群雜草盛氣凌人的感覺。最后加上相應的動作和表情,齊讀。
蠻不講理、不由分說、一擁而上——通過創(chuàng)設雜草與小稻秧搶營養(yǎng)的情境,理解這三個詞語。再通過自由練讀,讀出詞語的味道來。
有氣無力——重點指導學生配圖感受小稻秧有氣無力的樣子,并拓展想象小稻秧可能會說些什么,通過演示加深理解。
3.讓學生通過選詞游戲,給圖片搭配正確的詞語,辨析“激烈”的意思:
猛烈 激烈 熱烈 強烈
______的足球賽
______的掌聲
______的陽光
______的臺風
1.學生配上動作,朗讀雜草的話。
2.個性化朗讀小稻秧的話。將反問句轉換為陳述句、感嘆句,然后朗讀,體會不同的情感。
3.通過微課介紹雜草會搶走小稻秧哪些營養(yǎng),小稻秧又會面臨哪些危險。繼而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小稻秧遇到的險情。
4.想一想、寫一寫小稻秧不能讓雜草搶營養(yǎng)的理由??梢杂蒙喜煌涫絹韺?,反問、感嘆、陳述均可,理由要寫清楚,寫得有說服力。
雜草:“快把營養(yǎng)交出來!”
小稻秧:“____________”
5.教師(雜草)與學生(小稻秧)分角色辯一辯,辯得要有理有據(jù)。
1.分角色朗讀雜草與噴霧器大夫的對話。重點抓住“警覺、大聲”兩個詞語想象情境,搭配表情朗讀,做到朗讀自然,不拿腔拿調。
2.為無提示語的對話加上提示語。通過想象,加上神態(tài)、動作描寫等提示語,使主人公形象更豐滿。
1.創(chuàng)編童話,把故事寫得更加具體生動。
2.組織故事大王比賽,自己繪聲繪色地講一講這個童話故事。
3.同學合作演一演童話,展示成果,上傳拍攝的錄像。